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5-11-10霍邦更
霍邦更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明显标志,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操作。
一、让学生自己创新发现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创新发现,因为这种创新发现最理解、最深刻,也最能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例如,教师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两个面积单位后,教师要学生用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模具去测量教室的面积,并问学生有什么感觉,以此来激发学生来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这时并没有让学生看书上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说这更大的面积单位由你们自己去创造,学生都在积极地动脑和动手,最后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出:平方米,这时教师马上鼓励学生,然后继续引导学生,不看书说什么是平方米,它有多大,这时学生的思维和气氛都特别活跃,由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迁移类比中学生自己发现了一个新面积单位——平方米,这样就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基础学科,要想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巧设愉快开头。
小学生都是故事迷,把知识融入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诱他们想学习,想知道,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利用了唐僧师徒西去取经的故事课题,有一天,天气非常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个西瓜回来,回来后悟空说,为了公平,我们每人吃1/4,猪八戒不干了,说:“不行,西瓜是我找回的,我得吃1/6。孙悟空听了哈哈大笑,赶紧给他切了1/6,贪吃的猪八戒看着别人的西瓜觉得不对劲,怎么1/6比1/4还小呢,我真是个傻瓜。到底是1/4大还是1/6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就这样学生在欢快中,带着求知的心理进入课堂,把教学推向了高潮。
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运算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换算过程,学生记,这样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时,我觉得小朋友已经有用钱买东西的经验和体会。于是,我把这节数学课设计成了一节活动课。上课了,我拿着准备好的玩具(布娃娃、小汽车等)还有学习用品等实物,并将每件东西标上了价格,让学生作为顾客来购买,学会 付钱以及找钱的道理。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兴趣得到最大的提高,在些基础上完成了单位的换算和进率的概念。通过此活动,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耳,做到动手、动脑、动口,多种组合,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能以生动的音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体和长方体一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6个面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正方形只有一面,而正方体则有6个面,从而让学生了解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形和长方体的概念。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想象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利用学具操作,展开想象,萌发创新灵感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形象性、概念性、整体性、自由性、学具为开发和利用右脑提供有效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能促进学生大脑左、右半球和谐发展,使学生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让学生拼组图形一课时,让学生带来了很多学具:三角形、圆、扇形等学具。让学生动手拼组图形,结果他们拼组的比教师想象的还要多,拼组了各种各样的图形,还有的学生拼组了人的各种形态:如人走路的姿态,跑的动作,有的还拼组了古代建筑物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学生中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通过学生的操作,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位创造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为每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把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动口质疑,动脑思考,抓住创新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是创新精神形成的关键
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找到正在探讨问题和存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习惯,例如,在讲小数性质时,我只出示下面一道题,比较0.1米、0.10米0.100米大小,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这三个数字到底谁大谁小呢,由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呢?这时学生可以通过前面学过的知识加以思考,并动手独立解决问题。通过比较,此时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大小与小数的末尾“0”无关,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此时学生通过思考,动手观察主动发现了这个新知识——小数的性质。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创新愿望
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提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怎样才会使学生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师提问学生答的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通过“自学—提问—解疑”的方式组织学生自己学习数学。
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这样安排的:布置自学。就是要求学生围绕目标自学,对照目标看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又是什么,本课的学习目标:A.能说出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的道理;B会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C概括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法则。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要转化成问题,自学后要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
创新精神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精神活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用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