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创新政治课堂浅探
2015-11-10宋良辉
宋良辉
甘肃省2010年秋季已正式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然而,我们看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大量地存在着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现象和问题,如不能很好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讲述多,学生动手少;不能积极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课堂缺乏活力;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忽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好地改革评价手段,应试教育充斥课堂,不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没有认真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未能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因此,高中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创新教学和适应性问题,找到问题,采取措施,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整合学科教学资源,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更好地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生发兴趣创新
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魏书生说:“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一旦建立起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大大增强,甚至会疯狂地进取。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而且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其次,教学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在教学中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深入浅出,多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努力改变“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方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个性化,把思想政治课中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
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说过:“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可能增加一倍半,这就是教学的潜力所在。”魏书生说:“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在他那里不起作用,正是兴趣创造高效率的原因。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得更加深刻、中肯。他说:“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了谜自然勤奋、有毅力,最终达到忘我,因此我特别想说的是: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程中,作为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法设计创新
学生对活动有着天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活动式”的教学方法。任何课堂教学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就其教学容量来说,总是有限的。但是,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能通过创造超越时空的教学意境,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
教师应该课前充分备课,精巧设计,很好地理解教材的安排意图,做到将情景引入与学习资源的构建合二为一,并持续为后续学习提供支持。而且这样的情景设计让学生在知识的认知与建构之初就形成正确、正常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农村的高中生相对于城市的高中生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认知悬念和解决问题欲望的冲突,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悟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道理。重视学生经历政治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会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氛围浓厚,气氛活跃的理想课堂。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少用“听懂了吗?”“明白不明白?”等带有预期限制的设问,要有师生共同创设的学习情景对话,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对话。因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与文本“交流”而营造出浓浓的、催人奋进的学习情景,使对话本身多了一个“主体”,教师的设计以能力去培养能力,以民主造就民主,通过对话交流升华主题,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三、情感创新
课堂上,教师创设出的情感气氛,能让学生自由地呼吸,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探索,无拘无束地表达,他讲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有不同意见,不会受到批评。教师和学生共同用一种进取的精神,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进行智力的搏斗,这种交流和搏斗能够有效地、深层次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这种教学的实质是教师跟学生以心换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情无味、无精打采,必然不能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入生命的激情,把教学内容中情思形象、富有理性的观点,出神入化地展现出来,传递给学生。政治课教师应该是一部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教科书,一个具有巨大教育力量的榜样,可以给学生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教材对教师来说,只不过是其善于弹离的跳板,教师应达到扬弃教材的境界。而学生在课堂里所进行的学习必须是一种发展学习。这种学习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高潮体验,即人处于最欢喜、最幸福、最完善的时刻。兴趣与积极的情感相伴随,较高级的兴趣具有意志的特征,从而使道德认识经过情感的催化和意志的作用,形成道德信念和行动,有利于思想觉悟的提高。另外,从认识来看,任何行动和觉悟,形成的基础是认识,认识不深入、不系统、不彻底,就不可能形成觉悟,就不可能达到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材料,指导引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用心去发现问题,而且要善于帮助学生建构提问思路,学会问问题,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都不再是拘泥于课本的信息,而是信息的一种拓展创新。
教无定法,贵在创新。农村政治课教师对教学意境的创新任重而道远,要使教师在课堂的有限时空里,使学生回味无穷,还需同仁不懈努力。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是相倚相生辩证统一的,为教师进行教学艺术探索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将吸引我们在这块自由的天地里展翅翱翔!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