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态度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5-11-09康兰英
康兰英
摘 要:高中英语在教学模式上已经逐渐摆脱了应试教学的禁锢,但以升学为目的的英语学习仍然主导着学生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良好的情感教学是学生不断求知、不断进步的动力。教学中要针对情感态度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巧妙设计课堂,整合利用教材,以理激情;挖掘单元主题,以情动情;巧设互动平台,以情激趣,从而推动情感态度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感 态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用积极、高尚的情感去影响、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心理、意志力和智力等方面,以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将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魅力,促使学生知情并举,达到“知情合一”。
一、实施情感教学的难处
有研究者指出:“可从教学环境方面进行情感处理的教师只有8.2%。”在新课标中,情感态度目标是高中英语课程五大目标之一。虽然其内容不像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那样明确,也不像其他教学目标那样可以分割成明确的教学单元,但其内容决定了其结果很难直接显现出来。教师不可能像讲解知识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也很难通过对情感态度的明确考核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但很多教师却错把情感态度当作一种教学手段或途经,认为情感态度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可有可无的。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中难以正确实施情感态度教育,也就无法正确理解新课标所设立的情感态度目标的意义,就更谈不上如何有效运用了。
二、情感态度目标的策略及途径
英语教师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着情感,关注着情感教学,使其真正得以贯彻和实施。教学实践证明,恰当地使用情感态度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和生动,还可以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和实施了情感教学策略,以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1.整合利用教材,以理激情,渗透社会责任感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成一个整体,从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展现教学材料中的隐含情感,挖掘其中的强烈情感,并用心、情、理去想象、感知、体验文章的内涵,以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案例1 Module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The Amber Room 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教学Careful Reading 环节中,我通过展示琥珀屋在1716年和1944年两个不同时期与不同人物之间关系的两张脉络图,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信息,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也为后文的Summary提前做了铺垫。一方面,我借着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隐含着的人类文明史、战争史记、人类追求发展与进步的内涵。另一方面,为设计Discussion与Presentation环节提前埋下伏笔,通过展示英国友人威廉·林赛清洁美化长城,保护我国文化,20年始终如一地在长城上捡垃圾的图片及相关事迹,介绍深入人心的口号“Take nothing but photographs, leave nothing but footprints”(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联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身边的旅游景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即“How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Ningde Global Geopark?”学生就此问题在行动反思与合作探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自主参与、合作与探究。让学生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在课后写一篇文章,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充分挖掘单元主题,以情动情,丰富个人情感体验
人教版教学教材中有许多名人故事,他们在各自领域中都取得了非凡成绩,通过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价值观,对于提高学生心智水平,丰富人生阅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直白、生硬、说教式的情感态度教育只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在认知过程中得到自然的升华,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
案例2 Module 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热身活动教学设计及实施
在设计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热身活动环节时,我以曼德拉在2010年世界杯闭幕式上的视频及黄家驹的歌曲《光辉岁月》为素材,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以问题“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 Glorious Days?”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兴奋点。因为学生大都喜欢这首歌曲,但很少有学生知道黄家驹创作的这首歌曲与本单元的主人公纳尔逊·曼德拉有着直接关系。我通过引入解说黄家驹创作《光辉岁月》的初衷,学生对这首歌曲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的内心有了更深的感触与震撼。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以及有关曼德拉情况的分享,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曼德拉。在学生情感被触动之时,我展开了“头脑风暴”,让学生思考并探讨“What qualities does a great person have ?”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在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我及时地进行了点拨和总结,为下一步的Speaking环节做好铺垫。我继续向学生提问:“Who do you think is a great person? What qualities does he have? What makes you think he is great? What has he done?”让学生区分名人与伟人之间的不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像曼德拉这样的英雄才是人类正义斗争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遗产,也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更好的理解与体验。
3.巧设互动平台,以情激趣,开启智慧之窗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智慧,寓情感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教材内容特点而精心策划、巧妙构思,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和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把自己的情感充分融入学习中来。
案例3 Module 3 Unit 2 Come and Eat Here 阅读教学设计及实施
第一环节:Lead-in。通过动画视频把主人公王鹏和雍慧的对比照片呈现出来,让学生从展示的系列图片中判断两人所使用的菜单,以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话题的兴趣。第二环节:Skimming。通过限时阅读,让学生根据三个主要地点划分段落大意。第三环节:Scanning。利用表格中的问题提示,让学生根据每个段落的重点内容,以抢答的方式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拓展思维,增长智慧。
在设置Discussion环节时,以学生熟悉的《健康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How to keep a healthy diet”。以组为单位,由每组代表把各组的建议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Creative Activities环节中, 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留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及特点,设计一份自己喜欢的菜单(包括菜名、原料、制作过程、分类及是否有益等),把课堂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延伸,菜单设计竞赛活动使课堂生成更加丰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也培养了写作能力。
因此,教学应从学生心理出发,精心构思,巧设活动平台,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和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充分融入英语学习中来。
四、结束语
总之,情感教育并非一朝一夕或一堂课所能奏效的,只要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心理学,并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体会,不断创新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情感教育。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知”与“情”,“教”与“化”的有机结合,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智等情感领域得到了发展,最终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周榕,何广铿.对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感因素的现状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