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思考

2015-11-09刘长凤

中学课程资源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水循环空调学科

刘长凤

摘 要:地理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科,其教育价值不容置疑,地理教育对学生的培育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让学生学会用地理视角认识世界;用地理理念热爱世界;用地理素养实现自身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理视角 地理理念 地理素养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它联系着社会和经济环境,又具有人文科学属性。地理学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科。

“地理学科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生产力,地理科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早期;还是农业和畜牧业分离、部落形成和发展的奴隶社会;抑或是大航海时代后,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3S技术的不断成熟、对外太空和深海的不断探索,使得地理知识和地理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联在不断地加深。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我结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说明。

一、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眼”看世界

“地理眼”也就是地理视角,即一种地理学的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首先是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眼”看世界,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的真和美。

在学习“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不断追问的问题:请对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诗句的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那么,你认为“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通过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地表径流(黄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所以“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正确的,大多数地表径流最终汇入海洋,海洋水又可以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雨回到陆地,汇入地表径流中,所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不正确的。由于我国的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大多数地表径流(百川)东流入海,而海洋水汽可以通过水汽输送(主要是夏季风和台风)回到陆地上空,并产生降水补给地表径流,从而形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学生使用“地理眼”看到了诗句中的自然规律。

地理教育赋予了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地理学科包罗万象,这其中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也有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还有和谐统一的地理规律。地理教育可以从直觉的形象切入,让学生体验生态的自然美、人工的创造美、人地的和谐美,从而逐步提高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能力。比如,在旅游中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不仅会被那流水的壮观之美所折服,还会想到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中了解到了瀑布的“未来”——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瀑布会出现溯源后退现象,若干年后也许瀑布就会消失,瀑布是地表径流(河流)在漫长的岁月中所塑造出的具有时效性的地貌类型。面对自然景观,拥有“地理眼”的人对自然美更多了一些思考。

二、让学生学会用“地理心”爱世界

高中地理新课程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构建21 世纪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我相信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慢慢学会从全球与区域、宏观与微观等多维地理视角来分析全球环境,并进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仅能从“人地关系”,还能从“圈层关系”“人人关系”的角度,综合地、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区域问题、全球问题,从而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一颗“地理心”关爱世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帮助学生理解“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水空调”能不能推广使用?我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并提供给学生一系列材料供他们选择使用,如(1)“水空调”的工作原理是循环抽取地下水来调节温度:地下15米左右的水温通常是18℃左右,夏天用水泵把水抽上来,经过室内的风机盘管来制冷,冬天则通过这样的循环来制热。(2)市面上的普通空调,每小时用电量在1.2千瓦时左右,而“水空调”一天的用电量却只有0.5千瓦时。(3)每装一台“水空调”必须打一眼深10~20米的水井以供抽水。通过风机循环后的地下水,大部分直接排入下水道流失。(4)“水空调”每小时用水约2吨。一个夏天以50天和每天使用10小时计算,一台“水空调”将耗去近千吨的地下水。(5)地下水的循环更新时间约100年到1400年不等。

通过辩论活动,学生认识到了“水空调”的利与弊,对于地球水资源的认识也达成了共识: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水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但是每种水体都有其自身循环更新的速度,如果我们使用某种水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就会引起这种水资源的枯竭,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水空调”对地下水的浪费问题,就不能使之推广使用。学生不认可为了省钱而选择浪费地下水的“水空调”的做法,不认可以牺牲生态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观点和做法。

三、让学生学会做“地理人”,促进自我与世界的发展

“理论只有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当学生明白了该如何做,拥有了一颗“地理心”时,该如何引导他们做一个“地理人”呢?

地理人首先是拥有地理技能、具有较高生存能力的人。在水循环这节课,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如何利用水循环原理在沙漠中寻找水源?有的学生提出在沙漠植被附近挖井的方案;有的学生指出可以利用植物的指示性寻找季节河;也有的学生指出沙漠中植物本身就能提供一定的水;还有的学生想到利用植物蒸腾作用形成“大气水”的原理,用一个大的塑料袋包扎在一片树枝上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地理人更是拥有地理素养、践行环保理念的人。在本节课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课间调查:找一找学校里有没有漏水的水龙头或其他用水设备?如果有,请马上报到学校后勤处维修。当然,这个活动不仅限于上课当天,在这个活动后学校的后勤服务处及时修理了一批漏水的设施。我希望学生能一直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地理素养的人。无论以后继续在学校学习还是走入社会,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单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当看到有资源在浪费时都要及时地制止。节约地球资源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践行环保理念、约束自我,我们需要更多的人站在更高的高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认为:“科学的教育就是人们主观上掌握科学,生活中利用科学,并使科学纳入人的性格。”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眼”来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助于学生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实现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地理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S].1992.

[3]朱琰.多维地理视角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水循环空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卖空调
我给空调发奖状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空调病是怎么回事
青铜峡灌区水循环主要因子及演变规律研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