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调研报告
2015-11-09
忻州市忻府区是山西省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县之一,为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了解全区农民的生产现状及培训需求,忻州区农广校于2015年4月组织教师积极深入乡村,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问卷调查,以充分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掌握他们的培训需求,探索和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培育质量,提升培育效果的目标。
一、 调查范围、对象及方法
(一) 调查范围及对象
从忻府区土陵桥、佐城、安邑和永茂庄四个村中每村随机抽取15户农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问卷调查,共计调查60户,收集到有效问卷50份。调查对象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及农民社员。
(二) 调查方法
座谈式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目的,精心制作问卷,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大棚开展座谈的形式,将问卷发给调查对象,由调查对象认真选择填写相关选项,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 性别组成:从调查对象的性别来看,男性3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 女性2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0%。
2. 年龄构成:从调查对象的年龄来看,18~25岁0人,26~35岁7人,36~45岁14人,46~60岁29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0%,14%,28%,58%。
3. 文化程度: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看,中专或高中文化13人,初中文化34人,小学文化及以下3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6%、68%和6%。
4. 农业背景:从调查对象的农业背景来看,复转军人1人,打工返乡8人,在职村干部2人,长期务农29人,边打工边务农10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16%、4%、58%和20%。
(二)调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
1. 生产规模:调查显示,承包土地面积100亩以上3人,51~100亩0人,21~50亩8人,11~20亩9人,10亩以下30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6%、0 %、16%、18%和60%。
2. 调查对象的收入情况: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有45人,10万~20万元的有4人,50万元以上的有1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90%、8%和2%。
3. 调查对象获取农业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选择通过农业部门获取农业知识和信息的占21人次,通过广播电视获取的占19人次,通过网络获取的占12人次,通过农药店获取的9人次,通过其他培训机构获取的占7人次,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占3人次。(注:本项为多项选择)
(三)调查对象的培训需求
1. 培训意愿:被调查对象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较高,41人愿意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占总调查人数的82%;2人不愿意参加,占总调查人数的4%;7人无所谓,占总调查人数的14%。
2. 参加培训的目的:选择增加收入的27人次,选择提升素质成为职业农民的23人次,选择提高技能的21人次,选择提高学历的11人次。(注:本项为多项选择)
3. 培训内容:调查对象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种植技术35人次;其次是农产品营销17人次;第三农业政策15人次;第四是农产品深加工11人次;第五是其他人的成功经验10人次;第六是经营管理知识8人次;第七是文化知识和农产品储藏法律法规均为7人次;最后是农机使用维护知识3人次。当问到在蔬菜瓜果及粮食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时,21人次选择病虫害防治;20人次选择合理施肥;19人次选择种植方式;13人次选择品种选择;13人次选择栽培管理其他方面;10人次选择秸秆还田。(注:本项为多项选择)
4. 培训形式:最喜爱的培训形式是老师现场指导25人次;其次是教室听老师讲课18人次;第三是多种方式结合17人次;第四是看电视、网络、听广播学习11人次;第五是看VCD光盘10人次。(注:本项为多项选择)
5. 培训地点:21人次选择在本村培训;17人次选择到县外参观交流;5人次选择在乡政府培训;5人次选择在县城培训;2人次选择到农业企业培训。
6. 培训季节和时间:24人次选择农闲季节培训;17人选择根据生产需要随时集中培训;5人次选择到农业企业实训;4人次选择脱产去农业院校学习。23人选择培训一周,18人选择培训3天,6人选择培训半个月以上,3人选择培训半个月。由此看来,大部分调查对象希望在农闲时进行短期培训,同时希望随时得到指导。
(四)培训师资
24人次选择农业专家,16人次选择农民骨干(土专家),10人次选择职业院校教师。
(五)调查对象从事生产经营的困难
1. 生产经营困难:对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显示,23人次选择资金困难;19人次选择销售渠道不畅;16人次选择基础设施不具备;11人次选择难以获得土地;3人次选择产品附加值低。(注:本项为多项选择)
2. 对政府的期望:调查显示,29人次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优惠政策,并大力宣传以提高农民对培训的认识;18人次希望政府加大培训补贴力度,使培训办的更好;18人次希望各级政府能选出好的带头人;16人次希望政府经常举办实用性培训;50人次希望得到项目资金资助或贷款优惠。(注:本项为多项选择)
三、调研的结论与启示
(一)综合素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民大多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6%。年龄在45岁以上的农民约占60%,年龄在35岁以下的仅占14%,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现象,而且现在的农民大都缺乏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素质和农业创业谋划能力,加之愿意学农、从事农业生产,希望当职业农民的青壮年不足20%,导致目前农村人才严重不足。因而,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调查对象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农民社员等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很高,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指标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名额;另一方面必须对培训对象进行严格遴选,好钢用在刀刃上。应优先选择有创业基础,有一定社会责任心,培训意愿强烈,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职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进行培训,并注重向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的农民倾斜。
(三)培训类型
参与调查的培育对象从事的产业绝大多数为种植业,所以针对种植为主的职业农民培育,应以相应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等专业技能型培育为主。调研对象中有一定比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他们迫切需要参与生产经营型的培训,并且他们希望培训时间在半月或更长。
(四)对培训内容、形式、地点、季节及时间的需求
调查显示,最受培训对象欢迎的培训内容是种植技术,其次是农产品营销,第三是农业政策,第四是贮藏加工技术;最受欢迎的培训形式是老师现场指导,其次是在教室听老师讲课,第三是多种方式结合,第四是通过电视、网络及广播学习,第五是看VCD光盘;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大都希望就近培训,并且希望在培训期间到县外参观学习。最适宜的季节是秋收之后的农闲季节,而对于蔬菜瓜果种植者则更需要培训部门根据生产需要随时组织集中培训及田间指导。培训时间以4~7天最受欢迎,3天排第二,半月以上排第三,一至两周排第四。
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我们认为应根据农民关注的学习内容,采取灵活的、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及时调整培训计划,顺应农民培训需求,以提升培训效果为目标,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重在实用的培训,以收到学有所用、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玉米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选在秋季或冬季,开展为期一周的综合素质与生产经营理论培训,而且应把秸秆还田理论技术措施作为主要内容;以设施蔬菜瓜果为主导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选在冬季,开展为期一周的综合素质与生产经营理论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与生产经营管理理论为主,时间应在半月以上。
(五)最希望获得的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培育对象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技术、贷款、基础设施、土地、信息等方面;最期望政府为其生产提供技术、政策、项目资金等资助。因此,必须在搞好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的同时,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配套支持,对积极参加培训并通过资格认定,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有一定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从业者,要给予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技术服务、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政策扶持,将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才能让农民学有动力、干有劲头、致富有盼头,以培养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从调研结果分析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应依据农民成长规律及相应需求,搞好典型培植,配套相关政策,要以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和农业从业技能为核心,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开展“一点两线”式培训,对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要结合农事季节,关键农时就地就近对培训学员进行现场指导,开展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并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组建培训学员QQ群,构建培训基地专家与学员的互动网络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全程跟踪服务,形成重实效、可操作、有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忻府区分校
孔庆华 张兰花 常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