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区的创设和教师的指导

2015-11-09河南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刘振民

幼儿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经验事物创设

河南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刘振民

科学区的创设和教师的指导

河南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刘振民

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是操作性和探究性的过程。幼儿是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属性,感知事物的变化,从而积累经验,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科学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地方。幼儿在科学区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的多元互动,感知事物的特性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体验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科学思维方式。

一、科学区的创设

为了帮助幼儿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和体验,科学区的创设要考虑内容和方式。一个操作材料贫乏的科学区和一个操作材料丰富的科学区相比,后者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操作材料的取放是否便利则会影响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此外,幼儿能否持续探究和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操作材料是否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适宜的支架。

1.科学区的环境创设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经验是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即是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并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修正和深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区不只是陈列操作材料和展示信息的地方,更应是一个可以让幼儿与之发生持续多元互动的地方。

科学区环境可以细分出资料区、工具区、实验区、制作区、游戏区、分享区等,以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资料区可陈列一些便于幼儿翻阅的资料,工具区可提供一些常用工具,实验区宜放在光线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制作区要便于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开展制作活动,游戏区可供幼儿把玩各种隐含科学原理的材料,分享区是幼儿分享实验结果、经验心得的地方。这样的分类有利于体现科学区资源的条理性、系统性,也便于幼儿的自主管理。

幼儿在科学区需要专注地观察和操作,因此科学区一般要放在光线较充足、环境较安静的地方,操作空间要足够大,以避免幼儿之间相互干扰;宜使用分层的架子或操作盒展示和收纳各种材料,以便幼儿自主取放;宜使用专用的操作台或带有边框的桌面,以方便幼儿操作。

2.科学区的材料选择

操作材料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易操作。所谓安全就是应当避免选择那些尖锐、易破碎、易散落、会散发有害气体的操作材料;所谓易操作就是不需要教师示范,幼儿通过简单的图示或说明书即可操作。(2)耐用、易补充、易替代。幼儿的操作是探究性、反复性的,因此工具应当耐用,其他材料宜多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以便及时补充或替代。(3)特征和变化要明显。特征明显的材料便于幼儿观察和对比,变化明显的材料便于幼儿在操作或观察中发现引发事物变化的原因或变化的规律。(4)具有不同的结构化程度。有利于幼儿形成概念的材料通常是主题性、结构化的套装材料,低结构材料则有利于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大班科学区“人体的器官”活动中,幼儿可以将布制器官围裙系在身上,以了解器官的位置,也可将所有“器官”拆解下来,再根据前期的认知经验将它们放回原处。这个操作材料集触摸感知、操作探索、互动交流功能于一体,将原本看不见的人体器官真实地呈现在了幼儿面前。

二、科学区中教师的指导

1.引导幼儿开展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系统设计材料的投放次序。初期可投放多变的材料以引发幼儿的兴趣,然后不断改变材料的组合方法以维持幼儿的兴趣,也可以不断提升任务难度以挑战幼儿的操作能力。实践证明,玩法有变化、操作有挑战性的材料,幼儿更喜欢,幼儿的探究也更持久。比如,在“筷子夹豆”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大小的豆豆和准备不同材质以及长短不一、形状尖圆不同的筷子来设计难度水平不同的任务,以供幼儿自主选择。

教师要“搭好平台,备好材料,闭上嘴巴,退后一步”。教师的退后一步,也即假装不会,让幼儿自己去学习探究或和同伴共同学习。教师的“退后一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损失”的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数量,但实际上更有利于幼儿获得自主学习的经验以及满足感。在这里,教师只是幼儿学习中的引导者、陪伴者。

2.引导幼儿分享经验

幼儿之间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不一样,这就有了交流分享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经验分享是重要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分享来扩展经验,让幼儿个体的科学经验变成幼儿共同的经验。

比如,大班科学区活动“食物去哪里了”,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知道吃进嘴里的食物最终会变成大小便排出体外,而且已不是原来食物的形状。但有幼儿疑窦丛生:“为什么自己的便便有时候像香蕉一样长长的,有时候像石头一样硬硬的,有时候又像冰淇淋一样稀稀的?”经过讨论,大家发现每个人几乎都有类似的经验。通过分享,大家知道了偏食可能会导致自己拉出硬硬的便便,贪吃冷食可能会导致自己拉出稀稀的便便。最后得出只有不挑食、营养均衡,才能拉出健康的香蕉状便便的结论。

3.引导幼儿注意区域间的横向联系

每个领域的知识虽有各自不同的体系,但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教师可以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科学区活动后,将其他各区域活动与之联系起来,以引导幼儿融会贯通,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在科学区“光影游戏”中,幼儿通过探索影子的形成、光的叠加、透射等现象,对光影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在语言区表演了皮影戏“三打白骨精”,帮助幼儿感受了影子成像的神奇。而后,教师又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将投射出的影子轮廓描画下来并加以涂色。最后,教师还引导幼儿在益智区玩了影子和实物配对的游戏。在这几个区域中,幼儿通过不同的角度感知了光影成像的现象。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培养幼儿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解决问题。

科学区的环境创设和指导策略直接体现了教师对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幼儿学习方式及其规律的理解。如果我们将幼儿看作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将幼儿教育定位于培养幼儿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品质,就应当注重在科学区活动中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等的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深度的学习,从而让幼儿在这种多元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分享经验。

猜你喜欢

经验事物创设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美好的事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另一种事物(组诗)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