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咱身边的“大好人”

2015-11-09

党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入党残疾人志愿

编者按:从2014年6月起,中国志愿服务联 合会推出“10位优秀党员志愿者”、“10个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活动,本期刊登第十三批“10位优秀共 产党员志愿者”的感人故事。与此同时,党建网、党建微信平台、《党建》杂志社与北京交通台合办的“党 员小故事”,也将联动推广。

雍剑:服务连接千万家

今年40岁的雍剑,1997年在部队入党,1998年退役到国家电网乐山市沙湾供电公司工作。2006年,公司成立共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雍剑担任队长,扛起大旗。2010年元旦,沙湾区在迎新灯展安装中,一家药店库房突发火灾。当时,雍剑在第一时间赶到距离火场不到10米的电缆分支箱,断开了所有线路隐患。大火刚被扑灭,雍剑和同志们就冲进了如“水帘洞”般的事故居民楼,展开安全检查工作。很快,除了着火的居民楼,因火灾受累停电的居民楼及附近的商铺全部恢复供电。

雍剑带领大家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对于辖区内的居民住宅多次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对于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家庭,他们热情提供上门服务。同时,每逢过节,为让这些家庭过上一个祥和的节日,他还组织班组成员捐款捐物,购买生活用品、慰问品,前去慰问这些家庭。再有,他的手机号码是对外公开的,居民们有了大事小事,都愿意拨打这个热心小伙子的电话。

张如梅:社区奉献倾真情

今年70岁的张如梅,1984年入党,2000年退休之后,加入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志愿者队伍。她积极参与每项活动,包括社区文明督导队、文化宣传队、治安巡逻队、环保护绿队、交通疏导队、文明祭扫队等,她都是成员之一。从一名社区志愿者到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从社区活动参与者到社区服务组织者,张如梅称自己“在服务中学习,在服务中进步”。

2004年,张如梅担任社区楼栋党支部书记。她组织党员与空巢困难老人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组建社区“为老人服务小分队”,以支部名义发出了“有困难找党员”的庄重承诺。赶上清明祭扫,她承担夜间值班任务,连续几天晚上在社区和周边巡视,劝阻不文明的祭扫行为,清扫纸灰。有的居民不配合,张如梅不急不恼,一面给居民拿来水桶、木棍等工具,一面宣传文明祭扫对于防火、环保的意义,耐心的劝说和周到的服务,化解了居民的怨气。每到祭扫时节,大家都很配合。

2011年,张如梅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策划组织“城乡联动,关爱外来务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秋节前夕,他们将社区内外的外来务工青年请进社区楼门,以“八月十五月儿明,城乡一家共团圆”为题,社区志愿者和外来务工青年一起共度中秋,让外来务工青年深受感动。

李彪庆:自学成才为他人

在广西南宁市衡阳路西一带,住着一位残疾人志愿者,身患小儿麻痹症,他叫李彪庆,2013年入党。多年来,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靠着双手支撑起自己的生活,还竭力帮助很多残疾人,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再创人生奇迹。

2010年,他看到城市街道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便萌生了学习维修电动车的想法。经过一年多的自学和实践,他最终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维修工。之后,他又创立了“标哥电动车维修残疾自主创业服务中心”,免费为残疾人传授电动车维修技术。从2010年至今,李彪庆先后帮助4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在提供吃住条件的同时,他还支付工资,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残疾人,他倾其所有给予资金帮助。从2012年起,李彪庆受聘为南宁市盲聋哑学校“残疾人就业培训班”校外辅导老师。他常年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传授维修技能,还经常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讲给学生听,让众多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

目前,李彪庆的“标哥电动车维修残疾自主创业服务中心”连锁店,坚持为市民免费提供10项修车项目。他说:“我们每个维修点,天天都在学雷锋,不忘党恩,不忘回报社会。”

黄桂芳:志在乡村送文明

今年36岁的黄桂芳,2013年入党,湖北省宜昌市河口乡双坪村人,现任双坪社区村委会妇代会主任。她多方组织乡村留守妇女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一改当地留守妇女多年没有文化活动,闲暇时间不是打牌就是闲扯的落后习气。

目前,黄桂芳在社区妇女当中建起了腰鼓队、广场舞队等,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茶余饭后组织留守妇女在院落、广场开展文体健身活动。双坪村的广场舞队曾多次到县、乡参加比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健康向上的文体健身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当地的留守妇女,大家在亲切和谐的氛围里,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一些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为让更多的留守妇女享受到国家给予的惠民政策,她不辞辛苦,充分利用村广播、村务公开栏、宣传栏、橱窗、展牌等阵地,多方位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传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在她的努力下,乡村里吵架的少了,邻里关系拉近了,社区居民之间相互关爱的氛围浓厚了。

安达娃:雪域高原志愿者

生于1983年的安达娃,藏族女干部,2009年入党,现任西藏曲水县才纳乡妇联主席、团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她组织团员青年走进乡村,为贫困群众送温暖送服务。她还多次走村入户,深入了解全乡妇女的“两癌”(乳腺癌和子宫癌)情况,发现患者及时给予帮助,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安达娃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在全乡的孤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群体中开展亲情互助活动,送去工具书、笔记本、书包等学习用品。她经常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带着他们到拉萨博物馆、游乐场等地参观游玩,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每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是依依不舍地目送她离去。她含着眼泪跟孩子们告别:“过一段时间我再来看你们,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想方设法帮你们解决。”

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安达娃肩负光荣的使命,前往才纳乡雄色寺,以寺庙专职人员身份,驻寺工作一年半之久。当时,在驻雄色寺的干部中,只有安达娃一名女干部。她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努力为寺庙和僧人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广大僧人的心坎上,做到聚人心、稳人心、暖人心,开创了寺庙管理服务教育的新局面。

许享群:心红似火成大爱

今年85岁的许享群,1951年入党,曾经身为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现为江西抚州供电公司一名退休职工。他为了帮助别人,不怕给自己找麻烦、添负担,也不图任何回报。

多年来,许享群秉承“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报答党,回报社会”的坚定信念,为很多人送去温暖。他把自己耕作收获的稻谷瓜果蔬菜,多数送给福利院、敬老院,送给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残障人,高温下坚持工作的电力员工、环卫工人。每逢九九重阳节,他还要带上果蔬、鲜鱼、鸡鸭等,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过节。2003年,许享群收养了一名智障老人,如今已在一起生活了10多年。2008年,许享群在村头遇上一位贫困的八旬老人,当即把他接回家,精心照顾,还上山采药,为老人治好了腿病,直到亲属把老人接回家去。多年来,许享群凭着自己所学医疗技术,先后救治过60多名中暑中毒患者,没收过一分钱。

除了自己乐于助人,许享群还带动一家人播撒爱心。20多年来,他们一家所捐赠的款物多达22.6万元。可是,老人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如今,许享群居住的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李俊熠:雷锋战友学雷锋

李俊熠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今年76岁,1961年参军,1976年入党。他在沈阳军区某汽车教导营学开车时,曾与雷锋有过三个多月的相处和交往。雷锋对于战友的那种春天般温暖,对于工作那种夏天般热情,都深深感染了他。

1995年,他从哈尔滨车辆厂武装部退休,这时,社区正在开展美化亮化楼道的活动,于是,每天早晨,他都用水喷洒楼道,然后逐层清扫,再用拖布擦拭,最后用抹布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每逢换季,他还要把每一层楼道的玻璃窗擦得干干净净,在窗台上摆放绢花,让楼道既干净又靓丽。从那时起,楼里的居民都能自觉维护楼道的公共卫生了,再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就连家门口堆放的杂物也没有了。

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他把自家的电话号码贴在居民大院的公告板上。居民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拨打这个“雷锋电话”。为了做好事,他自掏腰包买了下水疏通器、灯座、灯泡、胶带、扳手等,还给自己立下规矩,只要邻居打来电话,不管多麻烦,一天之内必须完成。近年来,他为居民做好事200多件,从来不计任何报酬。

王洁:海岛竖起红十字

辽宁省长海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洁,1997年入党。他秉持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共产党员博爱的襟怀。截至目前,在长海县红十字会注册的志愿者达60余人,累计服务时间已近1000小时。

从2013年起,长海县红十字会实施独立建制。在王洁看来,初创阶段的红十字会,开拓性工作很多。他在研究《红十字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结合长海县实际,以红十字志愿服务为突破口,成立了“关怀老人·守望夕阳”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该县养老中心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组织志愿者定期到养老中心开展服务。与此同时,他们创建了“红十字在长海”志愿者QQ群,方便志愿者的招募和联络;开通“红十字在长海”微信订阅号,建立长海县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全方位展示红十字会的工作,传播红十字精神,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以来,每个周六下午,王洁都要带领志愿者到养老中心开展服务工作。志愿者们发挥各自专长,为老人们测血糖、量血压,为老人们理发、拍生活照片,还帮着包饺子、清扫卫生,陪着老人聊天谈心,倾听老人的心声,了解老人的困难和需求。他们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服务和帮助,切实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亲情温暖,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安度晚年。

臧彩楼:身残志坚献爱心

臧彩楼2007年入党,家住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乌尔其汗镇。他是一名二级肢体残疾人,曾经有过坎坷的人生经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靠着党的好政策和政府的扶持,走出一条艰苦创业之路,现在经营一家有着50多名员工的华泰饮品有限公司,开了镇上最大的一家手机店、眼镜店,创办了一家老人院。

1997年开始,他作出承诺,对于当地所有残疾人和考入大学的学生们,来到他的眼镜店验光、配镜,都一律免费,目前,已为500多人免费验配了眼镜。从2000年起,他经常利用节假日,背上修理箱,到一家敬老院免费给老人们修理钟表眼镜。2013年,他创办一所孤残人员托养公寓,已经安置16名残疾人、孤寡老人,都是免费入住托养。他经常购买一些木料、水泥等,义务帮助困难家庭维修房屋;经常买米买面,送到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中。此外,他还为一些看不起病的孤残人士提供医疗费用。他说过:“只要有残疾人需要帮助,我不能袖手旁观。”

何国炜:十年风雨助残路

何国炜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2004年入党。10年前,他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帮助残障人士改变生活的困境。2008年,他被推选为助残服务总队的总队长。10年来,他每年坚持志愿服务超过500小时。

2009年,他曾带领团队创立了“心聆感影”项目。这也是华南地区首个为视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电影的项目,得到广大视障人士的大力支持,每次在广州图书馆和中山图书馆举行大型无障碍电影讲解时,都是场场爆满。后来,他们又和青宫电影城、上海无障碍电影工作室、广州图书馆盲人电子阅览室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视障人士提供精神食粮。

志愿之路,永不停步。2012年,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与广东省属众多医院的志愿组织合作,共同组建了广东省医院志愿服务联盟,推动了全市医务工作者志愿服务事业走向新阶段。

(责任编辑:杨连元)

猜你喜欢

入党残疾人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我骄傲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