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研究报告

2015-11-09

科技视界 2015年3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价值观心理

陶 然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健全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建立健全正确的价值观已经是各大高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1 世纪是一个文化、思想都格外开放和动乱的时代,价值观念多元、社会瞬息万变、新闻舆论冲击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得影响。当代的国内外人才竞争也日渐激烈,而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心理素质的竞争,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要人才会在任何时刻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受挫能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文化多元的社会中得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在21 世纪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教育大学生求知、求学,还应包含做事、共处、做人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学术期刊的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的共性问题以及在心理素质建设上的现状和隐患。结合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现状,探讨改善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西方价值观现代化经历了几百年的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极端利己阶段、合理利己阶段、利己利他阶段、为己利他阶段。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利益,个人必须为他人提供优质服务,不仅是使他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能够使他人感到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共进。

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价值观方面的研究论述也多种多样。学术界对价值的认识、价值理论、价值观的核心意识和外围意识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研究性划分;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学术界目前在一些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和深入。

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有利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贡献,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更加需要每一个有积极向上价值观的人参与,其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无疑是坚实的后备力量。

1.2.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不同的方式方法面对不同的大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在大学生的教育观念中,各种因素对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产生实际的效用。

2 现状分析

2.1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鲜明的一些个人特点,尤其体现在生活上较为依赖父母、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更加注重自我实现等。而大学正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学生们在这里逐渐建立健全人生未来的主要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都是形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有调查显示,当今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过于关注自我价值实现而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欲和占有欲,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而产生消极甚至偏斜的价值观念。可见,当下形势并非完全乐观。

2.2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是在素质教育的摇篮中成长起来的,总体上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都较好,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自身各方面的问题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压抑、抑郁、躁动、心理障碍等。典型的例子是近年来经常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有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自杀案例不断攀升,中国媒体报道的不完全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 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 人死亡,72 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2005-2010 数据攀升新高。这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上的弱势群体,多数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

3 出现问题的原因

3.1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动的原因

3.1.1 社会因素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各种现象充斥其中,尤其是被大肆宣扬的不正之风和腐败事件都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在象牙塔中学习和生活,几乎不与外界社会有过多直接的接触,一些不良社会习惯就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与模仿,以此歪曲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

3.1.2 学生自身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独身子女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关怀之下,大学生们往往不能够很好的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大学期间,又是一个广泛交友、互换思想的时期,一般很难有一个特定的价值体系存在,这也是使得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容易变动的又一大原因。

3.1.3 大众传媒的影响

不可否认,这是网络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自媒体的兴盛让信息处于爆炸式的传播和增长中,另外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让无数的大学生得以在“虚拟化”的时空中“真实的”存在着。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观念时刻面临着更换的机会,大众传媒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彰显了大学生独特的个性。因此,传媒在当代是一个改变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3.2 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3.2.1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终身的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都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思想观念越开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越少;反之,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3.2.2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大学生在工作之前一直汲取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摇篮。不当的学校教育会直接在大学生的心理上步下阴影,严重的导致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3.2.3 自身压力的影响

对于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常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进而发展为自身压力。如对未来工作的迷茫、恋爱的失意、父母的过高期望等等都是造成心理压力的诱因。

4 解决问题的措施

4.1 培养高素质教师,健全教育机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大学生在学校能够信任和依赖的长辈,是一个能够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应该健全教育机制,培育更多的高素质教师,真诚的关心学生,热爱学生。高校教师应经常深入性地和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地发现学生不良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问题,通过开设心理讲座、培训或座谈会的形式,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积极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

4.2 提高大学生品质,增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不能过分的依赖他人。由他律转为自律,大学生们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

4.3 丰富校园内文化,提供和谐环境

学校是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外在条件,校园文化质量也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学校应丰富充实校园文化,提高品质和品位,为大学生创造一个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有益舞台。大学的办学理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大学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是起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

4.4 邀请家长同加入,给予正确引导

家长作为大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和子女的关系最为亲密,是实行价值观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最佳人选。因此,家长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和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动情况,及时的进行疏导和帮助,给予关爱和呵护。在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须加强他们的理想意识和责任意识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完善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5 总结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教育都是亘古不变的课题。“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要熔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良好心理素质的建立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表现仍然是呈积极的趋势,不过在经济形势和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取向容易发生多样性的变化,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格外值得人们关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在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里,与所有的大学生们一起,共同承担重任,创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1][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美]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胡启先,易法建,等.当代大学生社会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译者前言.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价值观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