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结尾的艺术

2015-11-09饶秋红

散文百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荆棘鸟孔乙己课文

饶秋红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

初中语文教学结尾的艺术

饶秋红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

结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可以起到首尾呼应、提挈全文、回味无穷的作用,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结尾;艺术

语文课的结尾,指一堂课将要结束时,教师要用简要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已学课文进行小结,从而加深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巩固。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巧妙的结尾。古人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不枝不蔓,提纲挈领,耐人寻味的结尾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对思维的整理,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语文教学也一样,可以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将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种较常见有效的课堂结尾方法:

一、总结归纳式

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可加深学生对课文重、难、精彩点的把握,强化学生印象。

[教例]我在小结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这样说到:

《春》是一篇充满诗意和生机的散文,作者为我们描写了鲜绿的春草图,争艳的春花图,和煦的春风图,缠绵的春雨图和人们的惜春图。这五幅绚丽的画面为我们奏响了一曲赞美春天和生命的颂歌。通过这样的小结,既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又让学生回味了文中饱含深情、优美动人的语句,从而让学生再次感悟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二、画龙点睛式

“画龙点睛”原指画家张僧繇画龙不点睛,人问何故,他说点睛龙要飞去。人不信,他便画上眼睛,果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龙腾云驾雾而去。现比喻作文、讲话在关键地方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中心或主题,从而使内容更生动有力。

在语文课小结时,不妨也用这种方式,可以突出要点,热点或焦点问题,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例]我在总结《孔乙己》一文时,这样说:

《孔乙己》一文中多次提到了一个“笑”字。如:“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他在笑声中走来,又在笑声中永远的离去。可见他命运的悲惨。但请深思一下:他是不是确有让人嘲笑的地方?人们嘲笑他什么?作者又是怎么看的?人们嘲笑他的迂腐无能,清高寒酸,四体不勤和孤芳自赏。从而进一步领会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戕害。作者在“笑”中表达了深沉的感情,那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样结尾,抓住了课文的关键,画龙点睛,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点,也给学生今后学习鲁迅先生其他文章很有益的启示。

三、延伸畅想式

延伸畅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例]我在上完《登上地球之巅》一文后,这样结尾:

刘连满最终未能登上珠峰顶峰,那么他算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们的看法呢??

学生讨论热烈,气氛活跃。正当大家争论不止时,我出了《我心中的英雄》一题,让同学们课后各抒己见。这样就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训练多向思维能力,并把思、说、写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四、余音绕梁式

古人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在教学结束之际,抓住要点,让其再现,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教例]我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倾听满文军的《懂你》“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把爱全给了我,把全世界给了我……”这些催人泪下的歌词、演唱者饱含深情的凝望、画面上母亲艰难的步履,都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这种结尾扣人心弦,无需教师多说就可以使学生与课文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收到了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五、引导开拓式

这种结尾方式,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到课外探求知识,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而有意识地开辟第二课堂。

[教例]我在教《蝉》一文后,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们了解了有关蝉的一些知识,但请大家注意文章最后有这样几句话“心灵手巧,乐于与受苦者分享利益的工匠,那是蝉……歌唱家尽情欢乐的五六个星期。这段已不算短的日子过去后,它从树上跌落下来,生活耗尽了它的生命。……人们也常常遇见垂死的蝉,临终前翅膀还在尘土里微微颤抖,……。此时此刻的它忍受的是极度的忧伤。”才知道在我们人类听来它那单调、枯燥、恼人的叫声原本是小小的蝉儿在生命终结前的绝唱,是对生的强烈渴望和追求啊!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科林?麦卡洛在她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中对荆棘鸟的诠释:胸中带着荆棘的小鸟将荆棘刺进了自己的胸膛,唱出了一生中最美的绝唱,接着便悄然死去。……如果同学们对文学感兴趣,不妨课后阅读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荆棘鸟》。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昆虫世界的知识的话,可以去看看法国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却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昆虫学家J.-H.法布尔著的《昆虫记》。

这样的结尾,使同学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延伸,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拓展了知识面。

六、设疑点拨式

这样的结尾,可以充分调动同学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自觉参与课文讨论,提出疑问,深入思考,从中得出新知,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猜你喜欢

荆棘鸟孔乙己课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背课文
《荆棘鸟》
《荆棘鸟》主要人物的《圣经》原型解读——基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在荆棘中歌唱——《荆棘鸟》与《红字》女主人公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