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

2015-11-09朱兆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意义策略

朱兆平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主体教育理论越来越重视。通过研究发现,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性,使得学生往往出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高中数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意义进行概述,接着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原则,最后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意义  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的研究意义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

无论是在实际生活还是在新闻报道中都可以看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文主义、以人为主体的时代,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时代也是社会的整体需求。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智已经成熟的前提下对其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加以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之后,能够将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主体参与带到工作学习中去,推动时代的发展。

2.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能型人才

素质教育这一口号在我国已经呼喊了许多年,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在高考大行其道的高中阶段。而课堂教学过程是确保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高中数学课堂在高中阶段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考问题、观察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的原则

1.民主原则

所谓民主原则是指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确保学生与教师之间相处的时候关系融洽。参与意识的培养不仅依靠教师实际方法和技巧,而且还依赖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因此,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民主原则,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出轻松和谐的学习、交流氛围。

2.双主并行原则

双主并行原则是指对学生主体与参与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既以教师为主导,也以学生为主导,两者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情绪及行动。另一方面,教师要恰当把握自己对局面的掌控程度,确保既不过度干预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

3.启发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行培养。例如,多以“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等疑问句代替陈述句,让学生逐渐领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策略

1.树立威严与和蔼并存的形象,赢得学生的喜爱

上文已经提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技巧和方法,而且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作为纽带。它需要的是一种学生既信任老师,又尊重喜爱老师的情感,只有以此情感为前提,才能够创设和谐、平等、愉悦的氛围,确保主体参与意识培养活动的开展。

2.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直接动力,只有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有可能产生主动参与的想法,培养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把与初中数学有关的历史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分段函数》这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分段函数与买西瓜这一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同学们,咱们在炎炎夏日想必都很喜欢吃西瓜消暑对吗?那么,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买西瓜的故事。小李去水果摊买西瓜,看到价格牌上标注购买6斤以下每一斤0.4元,购买6斤以上9斤以下每一斤0.5元,购买9斤以上则每斤0.6元。小李随机挑选了一个西瓜,称过之后摊主说需要付给他5元1角钱,最后小李付给摊主五块钱并十分开心的回家了。”接着,教师在此情境之下提出问题:“那么,请问同学们,小李实际上是多给了摊主钱还是少给了摊主钱呢?”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借助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际上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不仅对于数学课程学习而言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学生个人成长有着深远意义。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在充实个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兆军.“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学数学教学,2009(11):78.

[2] 孙国良. 应开展对数学实验的课题研究[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09):102.

[3] 欧键. 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2):52.

(作者单位: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意义策略
有意义的一天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生之意义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