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委感言

2015-11-08

中国摄影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展商业摄影

历届国展评选之后进行的评委总结会议,都是国展最大的看点之一,这里既有对评选工作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各种中肯而殷切的建设性意见,同时对广大摄影人今后两年的创作参展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

本届的各位评委感言根据会议速记摘要而成。本刊除了将纪录类评委刘宇的感言完整刊登外,还摘编了本届所有评委的精彩感言,以飨读者。

——编者

25届国展在数位专家评委从初评到终评,辛劳认真并公平公正的评选结束了。这次评选的组织安排无可挑剔,但让评委眼前一亮的作品为数不多,题材过多重复。艺术类方面创意独特、拍摄手法新颖的作品也不是太多;后期制作方面水平各异。总的来说本届国展还是成功的。我认为摄影作品必须在镜头上下功夫,在创意上下功夫。通过这次评选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中国的摄影事业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李学亮(艺术类评委)

国展到这届已经举办了25届,历经48年。在这48年中,中国的社会以及摄影本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大众、娱乐、融合……这些属性都成为摄影新的标签,并且自然而然地投射到国展之中。这一切既为它带来新的活力,也为它带来新的课题。比如如何平衡国展中摄影的专业性与普及性之间的关系。12万幅的来稿,从专业展览的角度讲,数最可观;从全民摄影的角度看,又在情理之中。如此巨大的来稿量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作品题材雷同、手法重复等问题,甚至每年的获奖作品都成为下一届的投稿导向。所以评委们一边在大量的图片中埋头苦看,一边又在感叹出新出彩的作品凤毛麟角。国展如何在适应摄影大众化的当下,区别于一般影展影赛,保持对专业摄影人的吸引力是此次评选中讨论最集中的问题之一。细化分类、改变设奖方式、建立推荐机制、划分参展组别等都值得深入探讨。虽然这些话题都可归为老生常谈,但创新发展又确实迫在眉睫。

——徐艳娟(艺术类评委)

上次参加全国摄影艺术展的评选已经是13年前的事了。这次参加,感觉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当年一模一样。比如来稿海量,水平不高,分类不清,重复投稿等等。国展离真正的前沿性的摄影文化现象越来越远,就像尘封多年的老酒,味道一点没变。由于没有进步,国展成了刚进门的摄影发烧友们的游戏乐园,在那里分抢一大堆带“国”字的奖项蛋糕。

国展的名称是权威的,但是其内容必须与之相配。要精心设计征稿分类和组织有学识的评委,逐步改变引导投稿者的水平。因为,每一次的评选结果,都是对下一届的导向暗示。

——鲍昆(艺术类评委)

在几乎所有门类的艺术中,评奖都是衡量艺术品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评奖,从来就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艺术品的生产以及价值衡最,都是一定的艺术生态以及艺术之上的意识形态的产物,而评奖结果,又势必对一定范围内的群体在未来的艺术创作方向乃至相当时期内的艺术思潮,造成直接的影响。

和其他的评委一样,无论是初评时从电脑上观看还是终评时对每一幅纸质作品的审视,每一天,我们都期待着眼睛一亮的时刻,都希望有从视觉到内涵全然一新的作品出现;但是直至最终金银铜作品的产生,这样的感觉始终稀缺和罕见。

评选中发现的诸多问题,既非每一个有志于摄影艺术者所乐见,更非国展主办者所愿。深究起来,从历史渊源看今日中国的摄影生态,却可以多多少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并对中国摄影的未来走向获得一个相对明晰的思路。

——孙慨(艺术类评委)

浏览了国展的获奖历程,从艺术类来说,这次评选出的得奖作品较前几届已经在专业的可信度上有些提高,比如黑白开始作为摄影母体的提升,另外,获奖作品的风格和类型有明显的区别,往届完全不可能人选的小众类摄影风格,诸如哲思型、精神型等摄影风格也能挤入得奖区域。而类似像往届的伪风情、甜风景、过度依赖于Ps技术的伪摄影开始淡出。这反映出中摄协今年全力努力的结果,一方面广纳摄影专业届人士的加盟委员会、一方面大尺度调整评委结构,这些在这次的获奖作品的呈现里被验证,是国展向她本应该有的地位的迈进的好兆头。当然,鉴于长期以来国展留下的关于沙龙效应的影响,期待优秀作品,专业作品的回归需要一个时间,也是任重道远。

——储楚(艺术类评委)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组织、宣传、征集、评选、展览、传播机制,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本届国展的来稿虽然数量巨大,但质量尚有不少欠缺,若说代表了中国摄影的最高水平,是名不副实的。其实这是中国艺术界的通病,不只摄影界独有。鉴于国展的定位且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再配备一个邀请展是非常适宜的。今后可采用专家(团体会员)推荐与自由征稿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相对保证国展的质最。重展、轻奖,也是可取的,注重对获奖作者的关注和扶持。

——杨越峦(艺术类评委)

俗话说,“没有千里马就没有伯乐”。我认为评选就是评委与作者的一次碰撞、同时产生火花,如果是评委“赢了”,那就是作者落选了,因为评委首要的任务是在12万多幅来稿中大最的淘汰一般作品,如果是作者“赢了”那就是作者入选了。看似简单的选择,其实更是思想观念和拍摄手法及艺术技巧的对话,为了对一幅作品的评价,有时评委各持几见,争论不休,我倒是认为,文艺需要争论、需要批评,这也是让国展获奖作品真正走向高峰,具有生命力、影响力、突破旧模式的有效途经,因为进入奖项的作品都是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好作品,作品一旦入选、或进入等级奖,无疑是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摄影艺术领域最权威、最佳理念、最高奖项。

——原瑞伦(艺术类评委)

本届国展纪录类作品的评选过程特点有三:一、严循规则,程序上每一步均有据可查;二、评委较真,因观点、理念、看法不同而面红耳赤的争论此起彼伏,从而更加优化了评选结果;三、建言献策,对今后国展纪录类评选的定位、样式及理念提出了许多中肯的见解。

本届纪录类的单幅作品质量明显低于评委的预期,组照的质量却令大家刮目相看。这个现象说明来稿数量上的大繁荣替代不了质量上应有的高水准,国展今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亟待明确。

——邓维(纪录类评委)

全国摄影展览的评选过程是评选,是学习,也是对全国摄影发展状态的一次回顾。就我个人所看到的近十万件作品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寥寥。中国摄影文化也未能免俗,没有跳出“媚俗文化”和“快餐文化”的陷阱。

面对参选作品,我们不但要面对“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而且要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渴求。我很高兴我所在的记录组的评委们能够达成一些共识:鼓励真正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作品;不鼓励经久不衰的“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作品;不鼓励千人一面,扎堆拍摄的假“民俗”作品。

我们的投票可能会令一些往日热门题材的作品落选,但我们所传达的态度和信息是明确的。我们衷心希望更多参赛者能够真正地关注社会民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希望中国不但是一个摄影大国、而且成为一个摄影强国。

——石志民(纪录类评委)

一个摄影者是否敬畏摄影?一个摄影者是否是内心有感拍照片而不是为了功利拍照片?一个摄影者是否诚实真诚地摁下快门?一个摄影者是否是跟风拍照片?这些,从照片上是能看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张好的照片是不会骗人的。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之语,某某专题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内或几天内拍出来的,某张照片一看就是假的没有真情实感功利之作。确然,一个摄影者拍的对象和你的生活和你的生命经验没有关系,而你又没能花较长的时间走进你的拍摄对象,让你的拍摄对象接受你,怎么能拍出有深度的专题作品呢?怎么能拍出诚实的感动你进而才可能感动观者的照片呢?在易摄影的当下,缺乏深度的作品、缺乏有真情实感的诚恳之作和每天海量的表面化照片的生成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关系。

——曾星明(纪录类评委)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展评委。感谢组委会对我的信任。

看了纪录类3万张来稿,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风光、沙龙、表演性的伪民俗照片,还有来自同一个拍摄景点、同一个画面、大量的雷同照片。而当代中国优秀的、有影响力的摄影家们,几乎都不送作品参加。国展已经代表不了中国摄影的最高水平。

针对上述情况,纪录类评委形成一个共识:本届纪录类只评选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真实可信”的作品,那些缺乏原创性、似曾相识、模仿克隆、赶潮流的照片一律不入选。宁缺勿滥,总比那一贯的模式化的虚假照片强,期望这是一个转折,一个新的开端。

特别一提的是那张获纪录类(单幅)金奖的“重大题材”照片,本人认为仅是一张普通的一般化的新闻照片,评金奖对组织者和年轻摄影人都有不可估量的误导、负面影响。

——吴家林(纪录类评委)

在纪录类摄影作品的海洋里浸泡的日子里,每天都是头晕眼花的。秉持着关注生命本质、真情实感、时代印记的评选理念,一张张地过筛子,一遍遍地审视琢磨,我的心,有雀跃,但更多的是焦灼。虽然摄影人的投稿热情很高,但优秀作品着实难找,老面孔、伪民俗、似曾相识的模仿比比皆是,繁荣难掩浮躁,低水准淹没高质量……我不想给大家泼冷水,但炎天暑日里,洗个凉水澡也是有益健康的。在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国展的引领意义毋庸置疑。作为评委,对于国展的参赛者,想说的话很多,但择其要者,建言有三:首先要动脑。其次要动心。最后才是动手动脚拍摄。因为,摄影的本质就是用相机记录人与自然,社会现实,表达思想。之所以说三句,是希望大家能真正地在拍摄之前先认真思考,在感动别人、感动评委之前先感动自己,也就是说在打仗之前先武装好自己。当纪录类获奖作品展现在我眼前这一刻感慨的是:我坚信,摄影能够改变生活,摄影能够成就人生!一个人在利益驱使下创作的艺术,其价值是有限的,但在精神的激励下,其创造力是无穷的。你脚上粘了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你眼中流了多少泪水,笔端和镜头就会凝聚多少真诚。

——线云强(纪录类评委)

《国展》从1957年创办到今天,已历25届。可以说,这一品牌,是多少摄影前辈和摄影人精心打造的。几十年来,国展推出了许多中国优秀的摄影家,这些人引领着中国摄影的发展走向,围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摄影的标杆,其导向性,不客置疑,因此走过的路不容易,但更知发展的路更艰难。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只要解放思想,百花齐放,我相信作为一个具有权威性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国家级摄影赛事,在高原之上,必会有高峰拨地而起。愿《国展》永远唤发青春活力,越办越好!

——王悦(商业类评委)

摄影进入到数码影像的时代,已经普及到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程度,而摄影展览里面的“商业类”照片,也都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着过去的概念,很多的参与者并非商业摄影的“职业”,但是却在这一领域里面“挺进”着自己的意念,商业摄影的创意、设计、拍摄技巧在这里,多成为摄影者展示技能,展现智慧的空间。对于摄影的文化,这可能是一个不小的转变。

真正的“商业摄影”一定还得是职业摄影工作者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摄影朋友却可以通过这样的锻炼,这样的参与,增强对于“商业摄影”的理解,及至提升鉴赏的水准。

对于今后全国摄影展览里面对于“商业类”作品的定义,我建议进一步细化奖项的设置,若如“拍摄技巧奖”、“平面设计奖”、“广告创意奖”等等,或许会使得此类别的展示更加专业,更加利于比较,更加便于摄影者参与。

——陈仲元(商业类评委)

本届“国展”参选“商业类”来稿为1018件,与“纪录类”(82025件)和“艺术类”(38239件)相差甚远,我们感到与国内广大职业商业摄影的业界现状有相当大的差距。真正以“商业类”的职业要求来划分参选作品类别,已经使国展这一部分作品的征集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导致征集作品数最过少。

从本届商业类参选作品来看,我们认为真正能够符合职业商业摄影要求的作品不足三分之一。其余大部分参选商业类的摄影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广告创意性的摄影作品。因此纯粹以商业类摄影的职业水准,很难适用大部分商业类参选作品。

基于国展在国内业界影响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要求,我们建议将“商业类”作品评选类别和类别释义改为“商业创意类”:商业创意类是指以推介某种产品、服务理念或消费方式为目标的创意性摄影作品,包括但不局限于广告、设计、人像、时装展现、城市建筑等,对创作技法不作限制。

——舒阳(商业类评委)

商业类全国来搞1018件,初看感觉不是很好,认为征稿效果不是很理想。评审第二天,入选所有作品评出后,认为还是不错的。经过三天仔细认真的评选,从评审出来金、银、铜等作品看,水平还是比较棒。和以往比,作品水平有所提高,金奖作品的时代性、艺术性等表现还是很突出的。建议:将来下届艺术展加大、加细分类的内容标志,使作者对自己作品投稿及评委对评审目的有所了解,减少误差,是未来的全国摄影艺术展更上一层楼。

——王琛(商业类评委)

第二次做国展评委,看了这届商业组的参评作品,无论题材、创意、品质及参赛人群较往届并无变化,作品数量却有见少,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商业组评委首轮通览作品时集体扼腕感叹:高手寥寥,三尺之遥听邻桌纪实及艺术组的评委亦发出同样叹息,语气声调如出一辙,当然,大浪淘沙方得珍珠,要全是精品力作,评委们又难免舌战争锋至面红耳赤。

“国展”二字对全中国的摄影人而言有根深蒂固的认知,它象征着权威与荣誉。多年前我作为选手参加国展,为了作品在这一舞台亮相,真是穷其心力去拍摄,只为国展华美绽放,一晃八年过去,我的身份虽有变化,但对国展这份情怀与尊重依然浓厚,只是今日舞台依旧,舞者日新月异了。

如何在拓展这个舞台宽广度的基础上维系其尊卑礼仪的荣耀,可能需要就当下作出一些思考。如果能将通道疏通,让更多鲜活的摄影人引流进入国展这个舞台,这剂血液相信会让国展在商业板块带来耳目一新的清凉。

——颜志雄(商业类评委)

这次国展,大量的来稿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全民摄影大潮势不可挡的强大势头。与此同时,也看到了摄影创作进一步提高的巨大空间。加强摄影作品文体及其规范的研究,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摄影作品及其规范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涉及到摄影家个人创作问题,也影响到全民摄影大潮健康发展问题;既是当前的问题,也是关乎长远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一定会有利于摄影队伍建设,有利于摄影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索久林(多媒体类评委)

毫无疑问,从来稿的数量和质最来说。多媒体组别任重而道远,首先从展览的来源来说,很明显大多来自原本就是摄影师之手,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卡拉OK”片,“延时摄影”片或者“音乐+图片幻灯”片,这反应了国展中对“多媒体”的阐释和参赛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都处在一个初级的水准;或者说,“国展”对多媒体组别的推广,依然还仅仅限于目前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原来的会员队伍。这使得很多作品一看就老气横秋,变成了“图片+声音”的简单叠加和制作,而没有多媒体“图片+声音”之外动态影像、交互设计、剪辑组合和时间控制、镜头长短带来的综合语言的丰富性,为主题的升华做出的努力。尤其是最后入围的十件作品,有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创作作品,足以证明来稿的捉襟见肘。所以,很遗憾,不得不说,这一届“国展”的多媒体作品展示,是无法代表中国目前多媒体作品的整体最高水准的。

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组别的评委(包括我个人),大多来自传统的新闻报道领域。最后入选的作品,大多数是“看得懂”的,以讲故事的纪实片、视觉优美的风光片和反应社会现实生活的剧情片为主。当然最后评选出的作品,从任何向度上来说,都是禁得起考验的。但就我个人的遗憾来说,我们对探索性的多媒体片,由于评委们的“顽固”,我们还无法达成一致的宽容,这使得最后的结果,实验性和探索性可能被扼杀。

——严志刚(多媒体类评委)

几天评选下来,令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些感人的关注时下中国社会现象的题材的多媒体影像作品:从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到对豆腐渣民生工程的批评;从对大学就业的现状到孤独证、自闭症的关爱与警示;从文化传承到对生态文化的讲述。

但纵观国展来稿多媒体影像作品,我认为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从来稿上,本届缺乏运用新媒体的富有视觉冲击力新闻报道的作品,是较大的遗憾。另外学生实验性作品在技术运用达到情感表达和故事讲述显得有些不成熟。大部分作品在叙事结构上,在剪辑和动态影像处理上随意,粗糙。仅仅限于图片配乐的摄影作品展示仍占据很大的比例。

作为新媒体影像作品,作为国展本身还需要大力的推广,吸引更多的社会媒体和从事多媒体影像创作的人士参与进来,吸纳更多的好作品。

——赵迎新(多媒体类评委)

此次评选中曾听到其他组评委有组照水平高于单幅的说法,而纵观不同界别的评选,我也产生了单幅水平高于多媒体的感觉。

那如何使全国影展多媒体类评选获得更多专业发烧友的参赛,从而提升专业水准,促进整体多媒体影像的发展?个人以为,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多媒体类征稿时,应更加明确细化评选标准,强化一些细节要求。同时加大在专业院校的宣传力度、调动起青年专业人才参赛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弥补当下艺术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或者设置推荐人环节,由专业人员推送有创意的多媒体类作品,多做多媒体类的推广讲座活动。考虑到许多中国知名摄影家有大最优秀的摄影作品,是否可在多媒体类增设编辑类奖项,鼓励年轻人在他人作品上经过自己的艺术构思(取得版权所有者的同意),产生优秀的多媒体类创作作品,让沉睡的摄影作品焕发出生机。

——裴斐(多媒体类评委)

本次多媒体参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传统纪实类,创意实验类和剧情类。其中,70%以上是传统纪实类,创意和剧情类作品明显偏少。后两类形式在互联网生态中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和不可限最的商业价值。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我认为,多媒体形式,归根到底还是互联网时代的视听媒体产品。作为产品,传播效果是其最重要的价值标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效果如何衡量,起码应该是受众导向的。从这个角度思考,作为评委的我总有些惴惴不安。但我想,如果我们的国展多媒体单元评选能够尽最放宽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地体现包容,让获奖作品最大限度地体现多样性,实验性甚至争议性,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郭磊(多媒体类评委)

猜你喜欢

国展商业摄影
商业前沿
“国展”评委
商业前沿
2017中国军民融合材料与装备配套展览会在国展举办
商业前沿
外乘国际风 内修运营力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