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络相伍针法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2015-11-08毛翔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原穴针法疗程

毛翔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0)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有情绪淡漠、兴趣减低、食欲差、睡眠障碍、消极悲观[1],现代医学多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其存在疗程长、副反应大等问题[2]。本研究以“主客原络配穴法”为理论依据,观察了原络通经针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来源于2013年至2014年重庆市中医院,将60例诊断为中、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与《国际疾病分类法和诊断标准》(ICD-10)诊断标准。判断轻中度抑郁症的指标为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得积分在20~35分之间[3]。②中医诊断按照“郁病”的诊断,符合中医“肝郁化火”或“肝气郁结”证型。③患者神志无障碍,文化程度、智能状态均可以顺利完成HAMD填写。同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按量坚持所有疗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年龄在18~65岁之间,没有严重脏器功能疾病,并耐受针刺治疗。⑤2个月内无相关神经或精神范畴用药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均包括心理宣教、药物口服以及适当的助眠治疗。心理宣教即由同一治疗者对患者进行抑郁症知识辅导和心理上的疏导。药物治疗选用临床改善抑郁焦虑常用药物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每日每人口服20 mg。

2.1 治疗组

采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取百会、神庭、大陵(双)、神门(双)、丰隆(双)、太冲(双)、飞扬(双)、光明(双)、太白(双)、太溪(双)。患者取半卧位,穴位皮肤用75%乙醇常规消毒,上述穴位采用常规针刺方法,行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4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进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2.2 对照组

依据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中治疗郁证选穴方法,取水沟、百会、内关、神门、膻中、期门穴。患者取半卧位,穴位皮肤用 75%乙醇常规消毒,上述穴位采用常规针刺方法,行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 4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进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1个月对患者进行 HAMD 24项评分。大部分项目症状评分都分为5级,即按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为0~4分,少数项目仅分为3级,即按无、轻至中度、重度分为0~2分。

减分率=[(疗前评分-疗后评分)/疗前评分]×100%。

显效:减分率≥75%。

有效:减分率为50%~74%。

好转:减分率为25%~49%。

无效:减分率<25%。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个月,两组 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t=2.23,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 30 30.29±4.92 17.35±5.221)对照组 30 28.42±5.30 18.63±7.10 F - 0.28 3.91 P - 0.74 0.03

3.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0.0%,两组疗效进行秩和检验, 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原络通经针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传统选穴法。虽然两种方法治疗后HAMD评分都有下降,但原络通经针法更为明显,而且原络通经法的疗效高于传统选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络通经针法更注重原穴与络穴的配合,使脏腑、表里、阴阳之间的经络沟通作用发挥到极致,才能使行气解郁、调和气血、振奋腑脏、通枢开窍的力量增强。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其病因是情志内伤,病理变化与心、肝、脾关系密切。肝喜条达,若情怀抑郁,则肝气不疏;脾主健运,忧愁思虑,脾运失健;心主神明,悲哀过度,则心气受损[4]。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摸索,筛选出神门(心经原穴)、大陵(心包经原穴)、太冲(肝经原穴)、太溪-飞扬(肾经原穴-膀胱经络穴)、太白-丰隆(脾经原穴-胃经络穴),配合一定的针灸补泻手法,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原络配穴及原络通经在防治脏腑疾病具有优势[5-10],人体气血发源于五脏六腑,通过经脉运行气血灌输全身,原络配穴对于五脏六腑经气调节具有独特作用,百会总督诸阳,阳经与阴经相互交会,原络通经可以调动全身元阳之气,贯通全身经络,可解抑郁之结症。

[1]余新良.药物和心理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抑郁性神经症:58例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135-4140.

[2]李淑然,沈渔笛,张维熙,等.中国七个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5-7.

[3]王志强,罗和春.抑郁障碍患病情况的中国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28-6730.

[4]王春霞,孙远征.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3):7-8.

[5]王伟华,张蕴,张维保.主客原络配穴法针刺治疗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401-403.

[6]赵惠,阎成海,孙忠人.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5):96-97.

[7]郭太品,赵凌,张富文.原络配穴法的临床运用概况及展望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374-376.

[8]孙远征,孙兴华,张淼.原络通经针法配合药物治疗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2, 31(1):12-14.

[9]王东岩,孙远征,孙忠人,等.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3,31(2):3-4.

[10]华金双.原络通经针法治疗20例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3,31(1):35. 收稿日期2015-02-20

猜你喜欢

原穴针法疗程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结合原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浅议原穴理论及临床应用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