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物教学法在电子认知实习中的应用

2015-11-07许金叶懋吴姝芹

科技视界 2015年32期

许金 叶懋 吴姝芹

【摘 要】针对工科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实践课程,电子认知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知识点混乱问题,提出了在元器件知识授课阶段使用实物教学法的改革方案,设计元器件展示平台,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现场实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综合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电子认知实习;实物教学法;元器件识别

0 引言

电子认知实习是工科院校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实践课程,其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客观来讲,此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工具使用、元器件认知基础、电路基础等电子技术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一个起点较低、综合性程度较高的实习内容,但是由于学生进行此实习内容时处大一新生,对于实习内容只有兴趣所向,而并未专业基础,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个人水平差异等因素,教学模式和方法较为呆板,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结合学生的专业和个人水平,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潜能的任务迫在眉睫。

1 电子认知实习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校电子工程训练中心开出的“电子认知实习”课程是一门综合较强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常用工具的使用、各种元器件的识别、元器件参数的测量、直插元件的焊接、贴片元件的焊接、电子产品的组装、产品的调试等[2],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认知实习过程

从电子认知实习过程可以看出,常用元器件知识的讲解是整个实习过程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培养学生对元器件的识别及测量各种参数的能力。在后期的实习过程都需要利用这个环节的知识,特别是功能电路的组装及调试、电子产品(FM收音机)的组装和调试、参数测量报告等阶段,因此这个环节的授课成效直接关系着学生后期实习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传统的元器件知识的讲解都是教师使用PPT幻灯片进行集中授课,使用丰富的实物图片实现元器件相关知识的教学。但是由于元器件种类及参数较多,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短暂性记忆”的现象,导致课堂上听懂并记得,课后就忘记的结果。

2 实物教学法的提出与实施

元器件认知及参数测量是电子认知实习中较为基础及重要的一环节,其为后期实习内容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使用现代化教育工具,呈现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但还是局限于二维非直观的图像氛围,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实物直观的感受,短时间内学生就对讲解的元器件印象模糊,参数混乱搞不清楚。针对学生在这一环节容易出现的这种“短暂性记忆”现象,提出了实物教学法[3],意在解决由于元器件种类及参数较多而引起学生对元器件识别混乱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

实物教学法在电子认知课程中的实现方案具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实施,形成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互动性的教学,通过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电子元器件相关知识。

在教学内容上,选取目前在行业里流行使用的元器件种类进行教学,摒弃一些经典但是却被市场抛弃了的类型,与时俱进,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联想到生活,能将课堂所学内容和生活所见相对应。例如电阻,可以选择常用的色环电阻、贴片电阻、可调电阻、特殊电阻等组织教学内容,但由于生活中色环电阻、贴片电阻最常见,因此重点对色环电阻、贴片电阻进行讲解,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识别各种电阻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在不使用万用表或电桥等相关测量仪表的情况下,根据电阻标示识别电阻阻值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使用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对于实物展示的实现,可将一些常用元器件制作成一个小的展示实验台,上课时发放给每一个学生。通过多媒体讲解元器件的外形特点、重要参数、参数测量方法、常用电路等知识,使学生对此种元器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使用展示实验台进行现场教学,每讲完一种类别的元器件及其相关参数后,就要求学生对展示实验台中的对应元器件进行识别并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参数测量,使学生对此种元器件有一个理性、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参数测量加深学生对元器件的印象和对元器件参数的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再停留在以往二维的图像认识层面上,让学生对元器件有一个三维、全面的认识,并能现场掌握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理解各种参数具体的意义。另外,在参数测量阶段可以采用按组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师素质。

在评价体系上,加入现场元器件参数测量环节,提高实践操作在评分系统中的比例。在这一环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元器件参数测量综合操作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对元器件的识别、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各参数的准确测量等,并记入总分系统。在后期焊接练习、功能电路的组装等环节都要求学生在焊接之前对每个元件进行参数测量并填写相关测量报告,以此促进学生对元器件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为后期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电子实习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电子实习的入门实习课程,融入了实物教学法的电子认知实习虽然只是短短一周时间,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其不仅只是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习过程中让他们理解了团队合作精神,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虽然实物教学法在电子认知实习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还有些不足,比如对于实物教学展示实验台的设计,其现阶段只是一种静态的展示,学生可以对其展示的元器件进行识别和参数测量,但是学生还是容易忘记一些具体的参数知识。展示实验台可以设计为具有显示屏和操作功能的实验台,其内部可以集成一些教学视频,学生在忘记一些重要参数时,可以及时查看视频内容而进行学习。对此,我校一直在进行研究和设计,改善现有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希望走出有特色的电子实习实践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立新,周原野,叶红.《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4(19):142.

[2]王喜社.高等院校电子实习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7):188-189.

[3]赵宇鸣.特殊工种电学培训的有效方式——实物教学法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12(16):19-20.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