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来的问题
2015-11-07张剑
张剑
课上,请同学站起来读柳永的《雨霖铃》,读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时,对于“那”字的读音,有同学发出了不赞同的质疑声。那位同学读的是“na”,另一部分同学质疑这个字的读音,认为应该读成第四声“na”,意见不合的两班人马都纷纷翻起了手边的字典、工具书,试图找到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
意见很快就统一了,大家都在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上找到了这样一条注释:“那(na)旧同哪(na)。”当然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本身还有好几个读音,这两个字的字音字义有一些明显的区别,这些同学们稍加理解应该就能区分。在现实生活中,有如下对话:
“哪个是你的朋友啊?”“那个穿着蓝色衬衫的。”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的。”“就在上次那个等车的地方啊。”
类似的对话很多,“那”和“哪”的区别似乎也很明显,原因在于现代汉语中的“那”多读“na”,“na”和“na”这两个读音非常少见,“那”读第四声时主要用作指示代词。而“哪”除了读“na”这个读音作为疑问代词之外,其余两个读音“na”(轻声)和“ne”也都较少出现,一个是指示代词,一个是疑问代词,区分起来不算难事。生活中的不常见、不常用也导致了同学们面对文言文的时候,对于“那”的第三声“na”的运用缺少積累。
其实,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同学们就已经接触到这个字的特别用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里,“那”作疑问代词讲,是“怎么”的意思,读的就是第三声。结合到“哪”作为疑问代词,也有“哪里、怎么”的意思。
如果没有同学们的自我总结,可能关于“那”字的问题,还不会浮现出来。按照一般意义而言,通假是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的一种用字现象。如果“那”通“哪”成立,就意味着在文学文本之中,“哪”(na)应该才是主流,作疑问代词的情况比较多见。
可是上课后,翻阅了一些文本,这样的疑惑就更深了。
在找到的一些文言文读本中,“哪”字出现的频率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极低的。其出现场合也如下列例句:
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辛弃疾)
天哪!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冤》关汉卿)
在这样的语境中,这里的“哪”字不读“na”,而读“na”(轻声),是“啊”受前一字的韵母n的影响而发生的音变,可以看成一种音节助词,而不具有疑问代词的功能。相反的是“那”字,非常活跃,试举几例:
①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题金楼子后》李煜)
②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相和歌辞·铜雀妓》刘商)
③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清平乐》晏几道)
④把酒花前欲问伊。问伊还记那回时。黯淡梨花笼月影。(《定风波》欧阳修)
⑤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关汉卿)
⑥一尺水,一尺波,信人唆,那一个心肠似我。(《正宫·梧叶儿》无名氏)
⑦一片凄凉无计那。离愁还有些些个。(《凤栖梧》杜安世)
在这几个诗句中,“那”出现了三种读音,①②⑥都读“na”,作为疑问代词讲,⑧④⑤都读“na”,是指示代词,第⑦句旧读“nuo”,是语气助词。
还有一个可以作为参照的,元曲中有一个曲调叫“那吒令”,“那吒”即“哪吒”,这大概也可以看出“那”是处在一个强势地位的。
这样一对比,发现“哪”字的运用远不如“那”来得广泛,如果说是通假字,似乎也说不过去。现代汉语字典上的词条“那(na)旧同哪(na)”似乎有些迷惑性和误导性,如果换一个说法,那(na)旧时用法同现代汉语中的哪(na),表述虽然哕唆了一点,但理解起来应该会容易一些。
恰好翻到古代汉语词典,在“那”的词条上,是这么说的:“疑问代词,怎么;后作‘哪。”这样的表述同样便于理解。
这两个字意义的分化,是从“五四”运动之后慢慢开始的,即“哪”来接管“那”所具有的疑问代词功能。在较长的有一段时间内,“那”还没有完全演变,在一些有着文言学养的作家笔下,它也常常会蹦出来。比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写“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比如毛泽东同志60年代发表的一篇文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当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样写无可厚非。但是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如果没有声调的标注,只有文本,那会造成我们理解的偏差,因此从现代汉语规范和符合生活的角度出发,“那”读上声的情况还是不要出现的好。
从“那”(na)到“哪”(na),这是一种随着时代演变而出现的语言演变。这种语言演变,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她”字的出现。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而能否被大众广泛接纳,则在于这个字是否能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