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2015-11-07丁建峰

科技视界 2015年3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人才

丁建峰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213164)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不愁没有下家,政府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为高学历人才你争我夺,近乎于现今世界大国的能源争夺大战,但如今大学生的这种优越感却消失殆尽,更多的是面对毕业何去何从的感叹。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空有一纸文凭和一番雄心壮志,面临的却是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状。即使政府和社会每年都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但对于几百万的毕业生群体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容乐观。

1 大学生就业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不争的社会现实,而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4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1年的6倍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至749万,近几年都以每年20多万的速度递增再加上几百万名中专、职高、技校生等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

2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1 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

以往大学生毕业生都是包分配,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毕业生数量暴涨,国家也改革了毕业生从包分配到自主择业的这样一种机制,但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用人机制不够健全,就业市场不规范,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在毕业生觉得“一职难求”的同时,很多用人单位也感叹招不到满意的人才。

2.2 大学毕业生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当然这种供求关系不是单纯的数量关系,而是质的关系,简单说就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社会需求是脱节的,导致了大批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2.3 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首选是与之相关的专业,其次是高素质的人,导致了专业性不强的一批人率先淘汰,当然也有企业把不对口的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成自己所需要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2.4 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是一到工作岗位就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而当代的大学生大都是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缺少社会实践,只会纸上谈兵,不能为企业马上带来效益。

企业需要通过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给予足够的实践锻炼,但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等的,更多的公司愿意通过招募社会高端人才和优秀技术骨干来提升企业的战斗力获取更高的利益。

2.5 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就业期望过高,理想比较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落差较大。

主要表现在自视过高,眼高手低,对薪水和福利待遇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屑录用;对于就业区域选择过高,追求大城市,不愿到中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高不成低不就。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3.1 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应抛弃“夜郎自大”的观念,清楚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同时切忌盲目自大,先从社会基层工作做起,立足中小城市,甚至是西部地区,要有长远目标和眼光,脚踏实地积累社会经验,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当前国家和地方为大学生创业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很多高校为开设了创业街、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基地,使得不少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经历了创业的洗礼,为踏上社会走上创业地方之路提供了实践经验。自主创业为一大批毕业生解决了就业问题,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3.2 高校要适时调整就业工作策略,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一是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调整办学结构,招生和就业相结合,加大社会需求专业的招生人数,对于一些含金量不高的冷门专业减少招生甚至停招。二是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除了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之外,要定期进行相关讲座、活动和比赛,将就业工作贯穿到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学生。三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对于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四是以服务就业为目标,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创造就业实践的的培养模式,开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3 国家和政府各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一是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建立健全可行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工作,加大法律保护力度。二是利用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建设和支援贫困地区,在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安家落户。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困难,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措施,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4 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

一是要认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根据目标规划学习和实践,并能进行正确自我分析,看看自己适合什么职业,能从事什么职业,再根据所选择的职业意向规划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要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本身就是个“小社会”,在校期间应当多积累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毕业后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三是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影响到了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不少学生抗压能力差,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在求职中,要有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四是要培养良好的职业德道。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优秀职业品质是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少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大学毕业生只有结合实际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认真规划好大学生涯,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那么就有可能在就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1]宋海峰.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观察,2012(6)

[2]杨海,符星。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3]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4]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5]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人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人才云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