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画不出直线的画家

2015-11-07杨思敏

人物 2015年11期
关键词:汉森局限菲尔

文|杨思敏

一个画不出直线的画家

文|杨思敏

用颤抖的笔尖发出剧烈的震撼

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当身体的极限触及创作的底线,说得更直白一点,当一个画家没有办法画出一条直线,他笔下的世界变得颤抖而不可控,这意味着什么?

菲尔·汉森(Phil Hansen)先生用他的身体和作品告诉我们答案。

菲尔,一个曾经闻名全球的点画艺术家,利用小点创作了很多价值不菲的艺术作品。但是有一天,当菲尔像往常一样伏案创作,他发觉自己的手有些颤抖,他笔下小圆点也变成了“小蝌蚪”。后来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握笔都非常困难。

这无疑是一个噩梦,一开始,他决定离开艺术学院,与艺术分道扬镳。但几年之后,菲尔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艺术的圈子。他不得不求助医师,而得到的答案却是毁灭性的——神经永久受损。绝望之际,医生看了他画出的扭曲的线条,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提议:“为何不试着与颤抖做朋友呢?”医生的话像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重新开始在纸上涂鸦,用多变线条勾勒出大幅鲜活人像。然而,这还不够。

“要突破限制,先要回到限制。”菲尔·汉森(Phil Hansen),36岁,美国艺术家。神经永久受损启发他试着跟颤抖做朋友。接受毁灭让他学会了放下结果、失败、不完美。

身体的局限,让他开始更多地尝试,以其他方式分割、创造图像。比如,他用脚沾颜料,直接在画布上“走”出一幅作品。他渐渐发现,如果使用大型素材从事大型创作,手部的问题完全不会造成影响。他第一次领悟到这个观点——处于局限中确实能激发创造力。

但是,在有了开阔的意识之后,菲尔却再次遇到了创作的黑暗期,他丢了灵感。他常常在成堆的美术用品中苦思冥想,试图创造“跳出局限”的作品,他突然发现自己一个点子都想不出来。他思索:难道追寻极限使人变得更有创造力吗?

如果只能用价值一美元的素材创作呢?菲尔用了他在星巴克要来的50个杯子和1支8毛钱的铅笔,拼接了一个非洲儿童的画像。

如果有一天你不能用画笔来作画呢?菲尔用手沾墨“砍”出了一幅李小龙的经典造型。这是他创作的黄金期。“要突破限制,先要回到限制。”他不再将自己的精力消耗在无谓的选择当中,而是把自己推入了有限的框架内,利用“有限”来寻找“无限”的可能。

这还不够,他仍在思考。艺术作品没有永恒,“毁灭”是它们的必经之路。他曾创作过一系列23件不同作品——却不曾留下任何可展示的实体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在“毁灭”的过程中展现它的艺术价值。他将这系列作品命名为“Goodbye Art”。

他说,接受毁灭让他学会了放下,放下结果、放下失败、放下不完美。最终限制成了解放。他最近努力的方向,是将他学到的创作诀窍,转变成可让他人复制的技巧。他想让更多的人来拥抱极限:“学习在自我极限中发挥创造力,是改变自我的最佳方式。集合众人的力量,将可改变世界。”没错,菲尔的确画不好一条直线——但他却用颤抖的笔尖搅乱了这个世界,并使它发出剧烈的震颤和深刻的影响。

猜你喜欢

汉森局限菲尔
最终,菲尔兹奖二次花落女得主
徐汉森作品赏析
康菲尔科技
汉森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
图画的局限
看戏
保险柜中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