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登天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2015-11-07顾玥编辑鲁韵子
文|顾玥 编辑|鲁韵子
一步登天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文|顾玥 编辑|鲁韵子
严肃的女音讲着讲着就歪了,“如果您不慎将食物带进剧场,请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妥善地吃掉。”
“这是幸运币,把它放进钱包,你一定会一步登天。”
女孩眨也不眨地鼓着大眼,向你双手奉上一枚一毛硬币。那“好人一生平安”式的真诚神情,让人差点真的相信这平平无奇的镍币确有神奇的能量。若你抵抗不住犹疑着接下钱币,她会立刻递上一本《一步登天》男主角同款成功指南,同时摊开手,喜笑颜开地向你讨要50块钱。
从这一刻起,你已被卷入这出中文版百老汇音乐剧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气氛中。
没有任何“出戏”的机会,剧场中遍布的成功学“大字报”就像那位销售小姐的眼神一样认真得让人发笑。“如何想出一个绝妙的创意?最快的方式就是把别人的创意改一改。”“当怀疑一个下属是否是老板的亲戚时,请考考他的专业技能。”做成报纸模样的场刊前庄后谐——剧目介绍、创作团队采访、音乐剧知识科普之后,副刊乍看一本正经,其实每段小广告都藏着包袱。所有环节都是戏,包括剧场提示。严肃的女音讲着讲着就歪了,“如果您不慎将食物带进剧场,请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妥善地吃掉。”大戏终于开场,原《第十放映室》主播“吐槽帝”龙斌的声音响起,一板一眼的央视腔念起旁白。此时观众已经彻底融化在这样的调性里,洗好耳朵洗好脑,一点即燃。
《一步登天》的英文原名是“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可以直译为“如何不走心地取得事业成功”,听起来颇像一锅微妙的正能量鸡汤。从百老汇首演算起,《一步登天》在50余年里累计演出3000余场,其间一度摘得普利策戏剧奖,晋升1917年至今普利策获奖名单上仅有的八大音乐剧之一。在最近几年的复排中,“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欢乐合唱团》(Glee)中的小鲜肉达伦·克利斯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大熟脸纷纷登台。
故事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职场,老板任人唯亲,职员们就溜须拍马,投其所好,在洗手间讲闲话,与女秘书眉来眼去。大企业的办公室是一汪死水,真正的工作内容只有三样:喝咖啡,吃午饭,下班回家。剧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咖啡机坏了,饥渴难耐的男男女女尖叫着“没有咖啡,灵魂枯萎”,鬼哭狼嚎的架势好似世界末日。而8小时的其余时间,他们沉没在座位里,像海马一样伏在水面下。与此同时,浓烈的“美国梦”却鼓噪每个小人物发着迎娶白富美出任CEO的大梦。男主角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大楼擦窗工为起点,手拿成功指南,选择了一个大到里面的人都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的公司,一步一步走向人生赢家的结局。
美国导演
“我希望观众看剧时忘记这是个英文剧本,就把它当作是中国本土的剧来感受。”剧本总监程何对《人物》说。从1960年代的美国到今日中国,男主角Finch变成了费嘉诚,“李嘉诚的嘉,李嘉诚的诚”。情节本身也没有任何接受障碍,类似的成功学大梦每天都在上演。
多傻呀,勤勤恳恳一辈子也许只能在收发室主任的位子上终老。商业社会真正的生存之道是得情报者得天下,想要一步登天,一定要哄好总经理秘书。上司的家乡母校脾性喜好必须摸个透,以便套好近乎,排除异己。而“不走心”法则就是一切老板看不到的工作就等于没做,与其真的彻夜加班,不如踩着点在老板之前到办公室,先弄乱文件,再装出一副萎靡不振的通宵脸。
女秘书凑一起那更是险恶的江湖。公司的重要宴会上,所有秘书打扮得花枝招展。到齐了一看,一模一样的淘宝爆款,齐齐恨不得抓花对方的脸。其中有3个秘书最具代表性,大秘书严肃古板,一副时刻更年期看谁都不爽的模样,人送外号“容嬷嬷”。小秘书方晴雨一脸傻白甜,脑门上刻着“玛丽苏”3个大字,第一眼见到男主角就编织好了身穿婚纱手握玫瑰的场景。最大亮点是一个叫梦露的新秘书,胸大无脑,自带夜总会背景音乐。自她裹着貂一步三扭地上场后就再没站直过,所有台词要么是东北话要么是撒娇,要么就是用东北话撒娇。抛媚眼是她的五星级专业技能,外加1分钟能打12个字,“运指如飞”。对于这颗糖衣炮弹可得提防着点儿,她很可能是老板的女人,后台硬得可以拿这段绯闻威胁老板要求升职;更妙的是把伊打个蝴蝶结推到对手怀中,“嘭”的一声对方就搭上了发配边境分公司的直通车。
这些看似不走心的胡说八道,背后下了走心的功夫。从台词中的典故、俚语、包袱,到台词下角色的情绪和潜台词,“哏”无处不在。引进方“七幕人生”请来深夜脱口秀译制专家谷大白话担任顾问,此人擅长把一本正经的词汇解构为土得掉渣的字眼,“深受三俗人士喜爱”,他可以信手拈来把美国众议院前议长Newt Gingrich的名字改成牛金贵。“哏”的本土化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翻译,一点即通,无需多言。程何的上一部译配音乐剧作品《Q大道》中有个角色叫Gary Coleman,影射一位落魄的前童星,在美国家喻户晓。搬到中国来,这个“哏”就成了“小龙人”。在这部剧中,有一句台词原文是“Good luck”,其实潜台词是“你小子快去死吧”,从直译的“加油”,变到“呵呵”,变到“好”,最终呈现的结果是这个角色瞟着对方,重重说了声“哦”。
“本土化或者说汉化,它不是信息量流失,不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恰恰相反,我是要表达对原作品最大的尊重,当然这是在汉化得好的情况下。”程何最担心中国观众在看剧时还需要自己进行二次翻译,“那就完了”。语言隔阂或者信息传达不精准在戏剧舞台上是致命的,直接把原剧中的双关语和文字游戏放在字幕上只有死路一条。
尽管剧中有多段或明或暗的暧昧关系,全剧却没有出现一句“我爱你”。程何把原版中的一句“I love you”翻成了“我只要你”,根据上下语境,她觉得角色的情绪是在撒娇。美国导演不理解,和她吵了一架,舞台总监站在程何这边帮着吵,“导演觉得应该说我爱你,但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放‘我只要你’几个字,对中国观众来说会更接近英文说I love you所产生的效果。”舞台上,傻白甜秘书扯着落魄潦倒的男主角的袖子,鞋跟一跺,小嘴一嘟,“我只要你~”。这一架,程何吵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