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刚:乳业国际合作“一体化”解决方案

2015-11-07本刊编辑部

人物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洋洲人才资源伊利

潘刚:乳业国际合作“一体化”解决方案

正当“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频频显现于国际舞台之际,中国产业也在国际合作中纷纷亮出了中国版解决方案。2014年11月21日,中国乳业就为国际合作模式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共同为目前全球最大一体化乳业基地—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基地由全球乳业10强的伊利集团建造,高达30亿元的总体投资额创下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在乳业专家们看来,这等于是中国对乳业国际合作提交的一份“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全球乳业一体化的趋势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乳业正在探索的重大课题。企业管理专家周放生表示:“目前,海外寻‘奶’也好、资本运作也好、技术合作也好,都是手段和过程。中国乳业国际化的终点一定是融入到世界乳品生产的大链条中去,而这就是乳业的一体化。”

那么,对于乳业一体化的必备要素、乳业达到一体化的路线图等问题,专家们纷纷表示,地理资源、全产业链、高端人才是实现乳业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条件1:寻找全球优质乳业资源

大洋洲是全球优质乳业资源的重要区域。而在大洋洲,新西兰又具有特别优势。业内资深专家宋亮分析道:“新西兰是全球最具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牛奶生产国。即使中澳自贸协定中关税政策的落地,至少也要在4-5年之后。况且澳大利亚的出口关税在10%至15%左右,即使完全取消,新西兰等国的成本优势依然存在。因此,从成本和资源两个角度看,新西兰比同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拥有更多优势。”

对于新西兰的乳业资源价值,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在全球乳品行业中,中新两国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加深合作,尽快把各自的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为消费者带去全球最好、最优质的产品。”

条件2:贯通乳业全产业链

通过覆盖包装、生产、深加工、科研等众多领域,从而贯通全产业链是乳业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宋亮以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为例,进行了深度剖析。他表示:“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伊利集团对大洋洲生产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和全方位的布局。因为该项目包括了新西兰最大的、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牛乳深加工项目,新西兰最大的UHT液态奶项目,投资额度最大的新建奶粉生产及包装项目。同时,伊利集团还和南半球唯一的农业和食品专业大学—林肯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全面聚焦乳业全产业链策略研究。这贯通了乳业全产业链,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条件3:整合高端人才资源

一体化乳业基地除了实现全产业链的贯通,整合高端人才资源也是题中之义。在很多专家看来,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将为整合国内外高端人才资源、促进中国乳业的整体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相关专家表示:“‘一体化’模式将促使乳企把培养、引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作为目前全球最大一体化乳业基地,在整合乳业高端人才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其所积累的经验也将对其他乳企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并向约翰·基介绍伊利的情况

猜你喜欢

大洋洲人才资源伊利
Penguins Are in Danger
传统土著艺术和大洋洲艺术
“人才有价”充分释放人才资源市场活力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大洋洲的朗伊罗阿环礁
天润乳业、合生元、伊利、三元等2015年报披露
伊利升至全球乳业八强
82.7%
人才资源开发的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