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的永夜

2015-11-06青果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阿德里安李维凯拉

青果

★编辑推荐

上一期,小编推荐了马克·李维的《第一日》,本期推荐的《第一夜》是《第一日》的下部完结篇。好的作家是会讲故事的人,马克·李维便是如此,看过了《第一日》,如何能让人不想读完整个故事呢?于是,小编继续努力,为大家推荐本书——《第一夜》。本书犹如史诗,却平易近人,奇幻冒险的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不忍释卷。

★本书评论

马克·李维的才华在于,他能让读者轻而易举地接受不可思议的事,并且对爱情、失去的幸福,以及错过的机会有合理的反思。作者以精密的架构描写了一场清醒的梦。

——《东部共和报》

年复一年,马克·李维已经吸引了上百万读者,他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令读者对文字触之可感,于混乱中写尽爱与友情的精髓、生命的奥妙。

——Paris Match

★选段批读

乡镇和村庄在整个旅途中交替出现,我们的车顺着河道,开始往令人眩晕的高处爬行。我应该还没有完全康复,浑身打战。听着马达的轰隆声,我时不时打个盹儿,直到一阵摇晃将我弄醒。

左边,白云低低地掠过冰川。我们到了整个行程的最高点。在海拔接近4300米的高处,我感到太阳穴直跳,头也开始痛起来。我又想到阿塔卡马,不知我的朋友埃尔文怎么样了。我好久都没有他的消息了。如果我几个月前没有在智利感觉不适,如果我没有违反安全命令,如果我听了埃尔文的话,那么,我就不会来到此地,凯拉也就不会在浑浊的黄河水中消失了。

我记得在伊兹拉岛,为了安慰我,妈妈告诉我:“失去所爱的人确实很可怕,然而最可怕的是未曾与之相遇相知。”她想到了父亲。然而,如果对爱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意义就大为不同了。

窗外的湖水平静无波,像镜子一样倒映出白雪皑皑的封顶。向某座山谷进发的途中,我们加快了速度。与阿塔卡马沙漠不同,这里遍地都是茂盛的草木。牦牛群从肥沃的草丛中走过,白桦树和白蜡树在这片镶嵌在群山中的宽阔草场上相得益彰。我们从海拔4000米的高处往下走,头痛也大为减轻,不再折磨我。然后,汽车猛然停下。司机回头看看我,该下车了。除了这条大路,我只看到一条碎石路。司机挥舞着手臂,嘟哝了几个词。我猜想,他是请我去门外思考。他刚刚打开折叠门,冰冷的空气就直钻进来。

我把包放在脚边,寒冷直袭双颊。我瑟瑟发抖地看着汽车远去,直到它消失在转弯处。

在这空旷之地,风沿着山丘袭来,目之所及,只有我一个人。

这里的风景没有时间的痕迹,土地已是大麦茶和黄沙的颜色……我却没有看到一丝我要寻找的寺庙的痕迹。露宿旷野必死无疑,应该迈开脚步。可是要走向哪里?我不知道,但唯有前进才能抵御寒冷造成的麻木,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自救的办法。

带着逃避夜晚来临的荒唐希望,我小跑起来,从一个山坡跑到另一个山坡,奔向夕阳。

在这一望无际的荒原上,一个藏族小女孩朝我走来。她大约三四岁,是一个脸蛋红得像苹果、双眼亮晶晶的小不点。我这个陌生人并没有让她感到害怕,在她看来,谁都不会令自己惧怕,她自由地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我的不同让她感觉有趣,她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间回荡。她张开手臂,朝我奔跑过来。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她停下来,又朝她的家人跑去。一个男人走出帐篷,迎接我的到来。我朝他伸出手,他则双手合十,弯腰致意,请我跟他进去。

用木头柱子支起几块巨大的黑色帆布,就形成了一顶帐篷,里面很宽敞。在一个石炉里面,干柴“噼啪”作响,一个女人正在做一种肉汤,食物的香气充满了整个空间。男人示意我坐下,他为我倒了一碗米酒,与我干杯。

我和牧民一起享用了他们的家庭晚餐。打破寂静的,只有那有着红苹果脸蛋的小女孩的笑声。最后,她蜷缩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夜幕降临了,牧民把我拉到帐篷外面。他在一块石头上坐下,给了我一支他自己裹的烟卷。我们一起看着夜空。我很久都没有这样观察天空了,我认出只有在秋天才会在仙女座东边看到的一个美丽星座。我指着星星,把它的名字告诉这家的主人。“英仙座。”我大声说。男人顺着我的目光,重复着“英仙座”;他笑了,和他女儿一样的笑声,灿烂得就像我们头顶上方照亮苍穹的星光。

我睡在他们的帐篷里,躲避了严寒和刺骨的风。一大早,我就把字条拿给男主人看。他不识字,因而并没有注意;况且天亮了,他有许多活要做。

在帮忙收集木柴的时候,我冒险说出我要去的地方,每次都改变发音,希望有一个能让他有所反应。但毫无作用,他依然没有反应。

收集完木柴,我们去取水。牧民给我一只空的羊皮袋,并把另一只扛到肩膀上,给我示范怎样保持平衡,然后,我们走上一条通往南方的小道。

我们走了足足两个小时。我从山丘顶部看到一条河在茂密的草丛中流淌。牧民比我早到了许多。当我赶到的时候,他已经在洗澡了。我也脱下衬衫,跃入水中。河水冰冷彻骨,这条河的源头应该就在我们远远看到的冰川那里。

牧民把羊皮袋按入水中,我模仿着他的动作。两只羊皮袋鼓了起来,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我的羊皮袋拖到河岸上。

一踩上坚实的土地,他就拔了一束草,使劲擦着身体。擦干以后,他穿上衣服,席地坐下来休息。“英仙座。”牧民说着,用手指了指天空。然后,他指给我看一处河湾。就在离我们几百米远的河的下游,有二十来个男人在那里洗澡,还有四十多个在耕田,他们推着犁铧,划出笔直的犁沟。他们的着装立即让我认了出来。

我向他道了谢,准备向僧人们冲去,但是牧民站起身,拉住了我的手臂。他神情忧郁,摇头示意我别过去,然后拉着我的衣袖,给我指了指回去的路。我能看出他脸上的惊恐,于是,我同意了,跟着他爬上斜坡。走到山丘的高处,我又回头看了看那些僧人。那些刚才还在洗澡的僧人已经穿上僧袍,开始干活。他们在田里划出奇怪的犁沟,像巨型心电图一样弯弯曲曲。当我们沿着山丘的斜坡往下走的时候,那些僧人离开了我的视线。一找到机会,我将离开这家人,回到这座山谷。endprint

虽然我受到了这个牧民家庭的热情接待,但按照他们的风俗,我应该配得上每天分给我的食物。

女人走出帐篷,把我带到正在一块田里吃草的牦牛群那里。当她哼着歌,吃力地拖着一个容器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加注意,直到她在一头四足动物旁跪下来,开始挤奶。过了一会儿,她似乎觉得示范的时间已经足够长,就把位置让给了我。她把我留在那里,离开的时候,眼睛看着奶桶,于是我明白,不挤满一桶奶是不能回去的。

事情并没有如她预计的那么简单。由于我缺乏信心,或者由于这头该死的亚洲奶牛不配合,每次我向她的乳房伸手,她就会前进一步或后退一步……我用了各种计谋,诱惑、说教、请求、发火、赌气,她一概不回应。

向我伸出援手的,是那个只有四岁的小姑娘。我没什么好自豪的,恰恰相反,但情况确实如此。

脸颊像苹果一样又红又圆的小姑娘突然出现在田里。我想,她应该在那儿待好久了,以这番景象为消遣,在发出那爽朗的笑声之前,她应该已经憋了许久,而这笑声暴露了她的存在。她似乎为嘲笑我而感到不好意思,于是走上前来,用肩膀轻轻碰了我一下,然后一把抓住牦牛的乳房。当牛奶开始汩汩地流到桶里时,她又一次开心地笑起来。挤奶竟这么简单,她把我推到牦牛身侧,我应该接受她发出的挑战。我跪下来,她审视着我的动作,当我终于成功地挤出几滴牛奶时,她鼓起掌来。她在草地上躺下来,双臂交叉,就这样待在那里看着我。虽然她只是个小不点,但她的存在让我有些心安。那个下午宁静而愉快。不久,我们结伴返回。

另外有两顶帐篷靠着我昨夜借住的那顶帐篷扎了起来,从此,三个家庭在一个篝火边相聚。我在我的小主人的陪伴下回到了营地,男人们迎上来,男主人示意我继续往前走。女人们在等着我,而他们要去赶牲口。比起她们交给我的任务,这项我被排除在外的工作更有男人气概,这让我很恼火。

一天结束了,我看着太阳,最多一个小时后,夜幕就会降临。我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偷偷地离开我的牧民朋友,去看看下面的山谷里会发生什么。我想跟随那些即将回到寺庙的僧人。然而,正当这些想法在脑海中盘旋的时候,接待我的男主人回来了。他拥抱了妻子,又抱起女儿,把她紧紧地拥在怀里,然后,他走进帐篷。片刻后,他洗漱完毕,从帐篷里走了出来,正好看到我远远地坐着,凝视着地平线。他在我旁边坐下,递给我一支烟卷。我谢绝了。他把烟卷点燃,也静静地看着山丘的顶端。不知为什么,我想给他看看你的面孔。或许是因为我想你想得发疯,或许是因为这是再看一眼你的照片的最好借口。你的照片,是我能与他分享的最珍贵的东西。

我从衣兜里掏出照片,递给他看。他冲我笑了笑,还给了我。然后,他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用手指掐灭烟头,离开了我。

夜幕降临了,另外两家人加入了我们,我们一起分享了炖肉。小女孩坐在我旁边,对于我们的亲密,她的父母似乎并不介意。相反,她的妈妈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把她的名字告诉了我。她叫热达。后来我才知道,只有当前头一个孩子夭折,人们才会给接下来出生的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以避免悲惨的命运。是因为可以抹去在她出生前上演的悲剧,热达的笑声才如此清澈吗?这是要提醒她的父母,她已将欢乐带到了这个家庭吗?热达在妈妈的膝上睡着了,即使在看似沉沉的睡眠中,她仍然一脸笑意。

看过《第一日》便一定会知道,男主角长时间一直惦记着女主角的生死,惦记着那几块神奇的石头有没有凑齐、到底能揭示出怎样的宇宙奥秘。

与《第一日》的开篇直接导入的方式不同,《第一夜》的开端有些缓慢。当然,这是为了与上一本书衔接。所以,你得有耐心缓冲并续接这样的开篇。

在《第一日》的尾声,阿德里安与凯拉在中国黄河边的遇难让人揪心不已。自然,对他们命运的关注将成为打开《第一夜》的首要动机。只是,马克·李维偏要故弄玄虚,所谓癔症中景象的真实,远远大过后来的真相。于是,便有读者会问这一篇章所为何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映照现实的平淡,还是拖了一个长长的无意义的番外?

在焦急地寻找凯拉的过程中,阿德里安的内心无疑是焦虑不安的,但这个牧民家庭和有着红脸蛋的藏族小姑娘的出现,不仅解决了阿德里安的温饱问题,也让他的心情有了片刻的宁静。探险、寻找的未知与此刻获得的宁静融合,让本书,读起来十分过瘾。

小编之所以选取这一篇章来读,一则是因为这章写的是阿德里安寻找凯拉,即将见到凯拉之前的曙光。你可以看到,阿德里安也可以说是马克·李维对中国西南与西藏的一个观感:就像上部书《第一日》里写到的对临汾的污染的第一印象一样,中国西南和西藏无疑是让所有外来人会深感震撼的一个地方。不论是这里的风景还是风俗人情,探索和发现的新奇随处可见。而,这一章的描写也让读者可以把阅读的节奏放慢下来。

★精彩书评

最可怕的是未曾与之相遇相知

◎水秀乡

在《第一夜》中,阿德里安的妈妈告诉他:“失去所爱的人确实很可怕,然而最可怕的是未曾与之相遇相知。”

围绕“人类、创世纪、谜底”这些关键词展开的惊心动魄、局中布局、险象环生、生死一拼的寻宝之路,在《第一日》尚未呈现大结局之后,在《第一夜》中尽数收官。当然,所谓的寻宝也不尽准确,因为凯拉和阿德里安横跨亚非欧美万里寻找的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珍宝,它是人类的远古神话,是未解的宇宙之谜,是在开天辟地的混沌当中的一点清明。

当美丽的考古学家凯拉表达自己对天体物理学家阿德里安的爱恋时,她的言辞是:“自从我认识他,我的生活的确完全变了样,他让我笑,给我感动,引诱我,又让我安心。”这些措辞固然指向男女之间的爱恋,也在《第一夜》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叙述当中印证,然而我认为,未尝不可将它用来象征更为宽阔更加博大的追索——凯拉和阿德里安在九死一生中的对人类终极谜题的追寻。

他们也许并不畏惧“失去”,在每一个激烈冲撞的场景面前,哪怕以性命作为赌注,也不曾看到某个人的退缩。只要相遇相知,就义无反顾,这种勇气与坚持应当是这本书给予读者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正如书中反复言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鲁滨孙的影子,我们都有一个新世界要发现,都有一个星期五要遇见。”

也许,这就是生而为人的宿命。我们不得不“失去”,也不得不拼尽全力地去“遇见”。结果呢,也许如凯拉在父亲坟前所言:“我跑遍全世界,只有回到这里,我才感觉双手充实,心里满满。我想,我一直以来寻找的,只有他而已。”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德里安李维凯拉
米凯拉的财富
迷雾里的爱人
為李维世點贊
看不见的隐形黑手
凯拉·奈特利 别样美
犯错的母亲
棒球初体验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Oral English Classes in China
阿德里安·莱恩电影中的人性命题
车主“维权”弄巧成拙,行车记录仪引发情仇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