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贸出口“稳走向上”解析
2015-11-06张钱江任锦群
张钱江 任锦群
浙江外贸出口“稳走向上”解析
张钱江 任锦群
2014年,浙江外贸出口实现了低开稳走向上的良好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5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734亿美元,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为11.7%,比去年底提高0.4个百分点,是所有省份中提高最快的。全年出口较上年增长9.9%,在沿海主要省市中居第一位,高于全国平均3.8个百分点,高于年初预期目标2.4个百分点。浙江出口增长对全国出口增量贡献率达18.5%,拉动全国出口增长1.1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主要省份出口增长普遍趋缓的同时,浙江外贸出口依然能实现了稳走向上发展,其中的原因值得深入分析。
从运行特点看增长
从出口运行角度来看,拉动浙江出口快速增长有三大因素。
民营企业是拉动浙江出口增长的主力军。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一直是浙江外贸出口的主力军。2014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继续呈现出比重高、增速快的特点。全省民营企业出口190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70%,较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比重27个百分点。全省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沿海主要省市第一。民营企业出口实现增量238亿美元,占浙江出口增量的97%。
一般贸易出口方式是拉动浙江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产业带动能力强,抗国际市场波动风险相对较强,浙江一般贸易出口占比(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2014年,浙江一般贸易出口2168亿美元,新增出口20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增量的83%,拉动全省出口增长8.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相对较大,全国普遍呈现不景气情况,2014年,占全国出口额39%的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仅为1.8%,上海、江苏、广东的加工贸易还是负增长。浙江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速也仅为1.3%,但由于占比小,对全省出口的影响有限。
小微及新增企业是拉动浙江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浙江近年来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出口热情,小微企业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新增出口企业不断涌现,有力地拉动了全省出口的增长。2014年,38000多家小微企业(2013年出口300万美元以下)出口3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实现增量的94亿美元,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8个百分点。全省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61000多家,比上年底净增加3100家,净增企业的出口69亿美元,拉动全省出口增长2.8个百分点。小微及新增企业合计拉动全省出口增长6.6个百分点。
增长较快的深层次原因
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增速高于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持续较快增长,浙江外贸出口实现了9.9%的增长,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还是浙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在不断增强,通过开拓国际市场,使得浙货销得多、销得好,流通环节能力的增强,不断提高了浙江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具体分析有三大原因:
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加快是浙江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是这二年来浙江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抓手。2014年初李强省长就指示要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网络,提出了明确的数量目标。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符合浙江一般贸易出口为主的实际,符合企业巩固扩大市场份额、培育自主品牌的需求。截至2014年底,浙江经核准设立的境外营销网络累计达3500多家,分布在香港、美国、瑞典、德国和阿联酋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境外营销网络,快速地带动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并提高了出口的附加值。根据对1000家境外营销网络建设重点企业的统计,2014年,境外营销网络重点企业出口39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15%,同比增长11.2%,增速是浙江大中型(300万美元以上)出口企业平均增速(3.9%)近3倍,出口增量为40亿美元,拉动全省出口增长1.6个百分点。如银都餐饮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在英国、美国等地建立5个销售网点,通过境外营销网点的带动,公司出口从2010年的不到600万美元,提升到2013年的3000万美元,2014年公司出口5666万美元,同比增长83%,发展势头迅猛。
▲浙江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出口热情,小微企业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新增出口企业不断涌现,有力地拉动了全省出口的增长。图为宁波港集装箱储运场
展会依然是浙江企业开拓市场的主要渠道。参加各类展会是浙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初始渠道,也是企业接订单、扩出口的最好途径。根据“浙江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50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企业通过境外参展获取的新订单约占企业新接订单的30%左右。根据省政府“参展多、贴得多”的政策,2014年浙江省内各级商务部门加大了对企业参展的支持力度,为企业进入国际中高端展会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多参展,多拿订单。全年组织和支持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1100多个,展位数达3.5万个,取得了多接订单的良好效果。如组织了近400家企业参加科隆五金展,通过参展获取了新订单。这些企业全年出口增长14.5%,高于五金制品全行业出口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如衢州的威诗朗照明有限公司通过连续参加里昂、迪拜、雅加达3个专业照明展,迅速打开国际市场,2014年出口1121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倍多。
商业模式创新为浙江外贸出口创造了新增长点。近年来,一些新型开拓国际市场的商业模式正在迅速崛起,浙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新的手段、方式开拓市场,换取新的市场空间,在带动出口较快增长上逐渐发挥更多作用。一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深入推进,带动并辐射周边地区出口增长。2014年,“市场采购”方式出口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出口增量占全省出口增量的20%。同时也带动了金华、衢州等周边地区出口的快速增长,衢州、金华出口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2013年不同,2014年“市场采购”方式出口的增长是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之上实现的,是真正的净增长。
二是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开始起步。深圳一达通2014年9月已在浙江正式落地。同时,还确定了国贸通、宁波小树等12家试点企业,加快本土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培育步伐,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外贸服务,促进出口较快增长。2014年,这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出口21.6亿美元,同比增长44%。
三是跨境电子商务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是新的出口增长点,潜力巨大。全省已有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约3万多个,开设各类网店超过30多万家,产品涉及几十个品类,出口目的地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金义都市新区“跨境通”平台日通关量已突破4万票,在全国30多个试点城市中位列前茅,浙江2014年跨境电商出口6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增长一倍。
综上分析,在沿海省市普遍放缓的情况下,浙江出口还能保持稳走向上的良好势头,这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保持了较强的活力,是由于一般贸易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是由于小微企业、新增企业对浙江出口形成了良好支撑;深层次的原因是浙江在自主营销网络建设、利用展会接订单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使企业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市场话语权不断增强,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市场话语权不断增强,使浙江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浙江省商务厅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