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夷陵区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11-06谢合平胡世全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夷陵区柑桔

文/谢合平 刘 进 胡世全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享有“全国早熟柑桔之乡”“中国柑桔之乡”称号。“十二五”期间,夷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国知名“桔都”的目标。为此,笔者全面分析了夷陵区柑桔生产情况、市场流通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现有14个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19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39.3万;共有11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和试验区114个村近6万农户以柑桔为主业,有6个主产乡镇(街道、开发区)柑桔面积超过667 hm2,有6个乡镇产量突破1万t;培育了鸦鹊岭、龙泉、小溪塔等3个柑桔专业镇(街道)和66个柑桔专业村,基本形成了小(小溪塔)鸦(鸦鹊岭)路沿线为主的百里柑桔走廊。未来,夷陵区将按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总体思路,力争到2020年,实现柑桔总面积稳定在2万hm2,特早、早、中、晚熟结构比例优化为3︰4︰2︰1,柑桔总产量达到80万t,3家龙头企业加工销售达到10万t以上,深加工年消耗鲜果10万t,总产值突破40亿元,努力建成全国知名桔都的总体目标。

一、夷陵区柑桔产业现状

栽培面积和产量。 2004年,夷陵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桔都茶乡”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整村推进”项目,全区柑桔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全区柑桔总面积2.23万hm2, 较 2001年增长 1.2万 hm2,增幅达116.5%,产量达67.28万t,比 2001 年增产 50.2 万 t,增幅293.6%,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六位和第五位,位居湖北省第一位(见表 1)。

品种结构及产地分布。 夷陵区柑桔以温州蜜柑为主,甜橙、杂柑为辅,特早、早、中、晚熟比例为1︰4︰4︰1,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10、11月。特早熟柑桔有大分四号、日南一号、大浦等,面积0.22万 hm2,成熟上市时间为9月;早熟柑桔有国庆、龟井、兴津等,面积0.92万 hm2;中熟柑桔为尾张,面积0.88万 hm2,早中熟成熟上市时间为10—11月;晚熟为椪柑、夏橙及其他,面积0.21万 hm2,成熟上市时间为12月以后。2015年各主产乡镇柑桔面积及产量见表2。

销售情况。内销方面,夷陵区柑桔鲜果销售市场除西藏、云南、海南和贵州4省(区)以外,内地其他省(区、市)均有销售,主要集中在“三北”市场。销量比例较大的有北京、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销量较小的有上海、福建、陕西、天津、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江苏和湖北等,重庆、新疆、甘肃、山西、青海、江西、广东和广西等也有销售,但销售量不到总销量的1%[1]。出口方面,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越南、新加坡、泰国、缅甸、日本、欧盟等市场。2014年,扩大了俄罗斯市场出口份额,加大对东南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宣传推介力度。全年出口柑桔12.6万t,其中鲜果出口11.6万 t,罐头出口1万 t,总贸易额5.3亿元,出口量比2013年的4.7万 t增加62.7%,总贸易额比2013年2.6亿元增加50.9%。销售价格方面,通过对近十年夷陵区柑桔销售价格统计,鲜果产地售价基本都在1.10~1.40元/kg间变动,仅2008年因“虫柑事件”销售价格在0.66元/kg,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平均销售价格2.00元/kg。从品种看,每年特早熟柑桔上市价格较高,均价在1.80元/kg以上,早熟柑桔平均价格稳定在1.00~1.30元/kg,中熟柑桔销售价格有小幅回升。晚熟柑桔售价爬升较高,一般在2.00~3.00 元/kg。

表1 2001—2014年夷陵区柑桔栽培面积和产量

柑桔产后加工。截至2014年,夷陵区有73家柑桔产后加工企业,其中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跻身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示范专业合作社,洋红农贸公司成为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标准化生产、产品销售等领域发挥了领军作用,每年柑桔销售量占全区总产量的40%,出口量的100%。全区拥有产后处理生产线76条,处理能力达到700 t/h,商品化处理占当年产量的90%。全区已有荣盛、嘉源、宜昌等3家桔瓣罐头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5万 t,可处理鲜果7.5万 t,实际生产桔瓣罐头2.5万t。此外,全区柑桔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0个,其中专业合作社63个,专业协会15个,专业服务公司2个。网络柑桔生产专业户2万多户,涉及1万hm2柑桔园,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表2 2014年夷陵区各乡镇各类柑桔生产情况

品牌创建。全区现注册有“晓曦红”“洋红”“夷陵红”“四季红”“小溪塔”“金银岗”“宜品贡”等十多个品牌,通过举办柑桔节和产品进都市、进高校、进社区等促推活动,一些品牌脱颖而出。其中,“晓曦红”“小溪塔”“金银岗”等品牌柑桔先后通过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晓曦红”品牌2014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以柑桔为主打产品的中国驰名商标。

二、存在问题

分户小规模生产模式与标准化生产要求不相适应。根据调查,全区95%的农户柑桔种植面积在0.3~0.5 hm2,家庭分散化种植仍是当地柑桔种植的主要特点。小农户生产模式导致专业化生产程度低,造成产业链条延伸受阻,资源优势无法最大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与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极不适应。

劳动力老龄化,生产成本上升,柑桔种植的效益下降。夷陵区柑桔主产区从事桔园管理的通常为老人和妇女,大多年龄在4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2]。同时,近10年来,生产投入品成本、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造成柑桔产业的比较效益下降,新技术推广应用难度加大,弃管、失管桔园日益增多。

桔园更新速度慢,制约了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夷陵区柑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发展,大部分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和高品质栽培。目前1/3柑桔基地已进入衰老期,产量低,桔园更新换代迫在眉睫,每年至少要更新改造0.2万 hm2的桔园。

三、优势所在

地理位置优越。夷陵区地处长江西陵峡两岸,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年均温16.9℃,日照时数1 669 h,年降雨量1 177 mm,无霜期272天,≥10℃有效积温5 100~5 400℃,是全国柑桔区划“温州蜜柑适宜区”、全国优质宽皮柑桔出口基地之一,先后荣获 “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中国柑桔之乡”称号,2008年又被纳入全国26个 “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之一。

产品质量上乘。近年来,夷陵区大力实施标准果园创建,累计建设标准园1万hm2。示范推广的以“隔年结果、立柱固枝、配方施肥、覆膜增糖、绿色防控”为主的高品质栽培模式,使标准桔园平均单产达到3 000 kg以上,优质果率达到90%,实现了单产高、品质优、效益好。国家现代柑桔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现场鉴评柑桔果实后,一致认定“柑桔果实外形扁圆,色泽橙红,果皮光亮细薄,果肉脆嫩,爽口化渣,风味浓郁,香气怡人,可溶性固形物12.3%,是早熟温州蜜柑中的上品”。

销售市场稳定。夷陵区按照 “巩固华北市场,主攻东北市场,开发西北市场,抢占高端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已建立了比较稳定的销售市场,与全国12个省(区、市)38个大中型果品批发市场、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产品畅销全国27个省(区、市)及俄罗斯、欧盟及东南亚国际市场。

消费需求增加。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柑桔鲜果的消费空间还有较大增长幅度。根据农业部预测,未来5~10年柑桔的人均消费年均增速约6%,国际柑桔贸易将稳步攀升,国际市场柑桔罐头、柑桔汁需求将稳中有升,柑桔加工品前景广阔。

四、发展建议

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一是做强优势产业。按优势区域的要求,进一步调优柑桔产业的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全区建设标准化果园基地1.33万 hm2,全面建成小鸦路“百里精品柑桔走廊”。二是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按照公路硬化到园、沟渠贯通到园、水电供应到园、机械普及到园、综合防治到园的总体目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力实施“建标准园、创万元田”的引导示范工程,要使精品果园平均每667 m2产量4 000 kg,优质果率90%,产品质量100%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三是发展观光桔园。抓住“二圈一带”战略实施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以自选自采趣味活动为形式的晓鸦路金色桔园观光旅游农业,以柑桔产业为平台,以产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全方面融入旅游观光和柑桔文化元素。

发展精深加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大园区建设力度。重点抓好鸦鹊岭食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加工企业。围绕柑桔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年销售过亿元、过10亿元的国家级或省级大型龙头企业,进一步巩固壮大“晓曦红”“荣盛柑桔加工”“洋红农贸”“星翔联合社”等骨干龙头企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大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支持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不断开拓产品的国内国外市场,通过大中城市设立销售中心、农产品进超市、农产品出口、电商等手段,提高夷陵区柑桔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 “晓曦红”产品品牌和中国宜昌(夷陵)柑桔节品牌。

健全完善三大体系,全面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健全完善产品可追溯体系。二是健全完善绿色防控体系。指导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产品生产记录,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三是健全完善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体系。实行农业投入品入市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违法销售行为,大力开展诚信农资下乡活动。

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采取租赁开发、合股开发等形式使土地向种田能人、专业合作组织等流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二是提高产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形成以企业拓市场、以基地带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格局。三是大力发展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专业服务,实现柑桔生产关键环节由专业服务组织完成,有效化解农村劳力素质低下和短缺矛盾,提高柑桔生产管理水平。

强化科技创新,逐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打破行政区划,按产业布局,成立中心区域推广站,建立管理在区,服务在基层的管理模式。二是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以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以示范基地、示范户为载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应产业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是加大人才、技术支撑力度。区委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尽快解决全区柑桔专业技术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状,为全区桔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1]陈世林,汤先锡,胡世全,等.夷陵区柑桔销售历史与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5):24-26

[2]贺昌蓉,陈西芬,谢合平,等.夷陵区柑桔产业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果业信息,2014,31(2):16-17

猜你喜欢

夷陵区柑桔
不再靠农药 一只小螨化身柑桔守护神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销售超八成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宜昌市夷陵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宜昌市夷陵区公办园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