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张掖民俗文化的神秘面纱
2015-11-05高振茂
高振茂
张掖是一座神奇而美丽的城市,它深居西北腹地、大漠南缘,但它并不孤寂。它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新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要道,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金张掖,银武威,皋兰坐罢坐天水。”这是晚清至民国期间流传于甘肃的一句常言。据考证,古代张掖、武威、兰州和天水是甘肃最富庶的几个地方,这里水丰粮足,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商贸活跃,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顺畅的交通条件,凡是考取功名到甘肃任职的人,都想着能到这些地方去做官,既可干事又能获取最大的荣誉和利益,这也正是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本位意识体现。张掖位列其首,足见张掖往日之繁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段历史生一段情。
民俗是由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和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张掖大地,散布着数十个少数民族,拥有近百处人文景观,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民俗风情曾经吸引了无数游客。走进张掖,走近张掖如火如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掀开张掖民俗文化的神秘面纱,便成为人们了解张掖的又一扇窗口。
幽远的宗教文化与繁杂的婚嫁文化
历史上,张掖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地区,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道教与佛教在东汉后期的河西一带已有传播,两宋时期,伊斯兰教随丝绸之路传入河西地区,元代时张掖就建有天主教堂,19世纪后半期基督教也传入西北诸地。
张掖大佛寺是河西走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佛教经卷、文化比较丰富的佛寺之一。大殿檐下的额枋上雕有龙、狮、虎、鹿、象等走兽,形象生动、逼真。大殿正门两侧嵌有砖雕两副,左为“祗园演法”,右为“西方圣境”。雕刻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中的优秀之作。
据民间统计,在目前张掖的信教群众中,除了儒、道两教在民众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外,佛教徒最多,其次便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作为保存张掖宗教历史文献的载体之一,碑刻发挥着重大作用。张掖的宗教碑刻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前人留下的有关于张掖宗教的碑刻历史,为研究张掖官方宗教(儒、释、道)和民间宗教的产生发展传播状况,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融合状况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在张掖地区,除了肃南县的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寺、红湾寺,民乐县的圣天寺、圆通寺和山丹县的大佛寺等较大的寺院外,仅甘州区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大佛寺和西来寺、木塔寺、东山寺等,可见古代张掖佛教的兴盛。另外,除了正统的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外,张掖各地出现的大小道观、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也顺应了各教教徒不同的心愿。
张掖文化历经千百年来的流变整合与融通积淀,浸润了深深的地域烙印。因此,张掖文化就是长期以来以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相融合为核心,以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文化为辅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一种多元文化。就婚俗文化来说,既带有儒家文化的主流,又带有宗教的色彩,让人难以忘怀。
如催妆,结婚头天晚上,男方家相关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装,以便第二天来迎娶。实际上,这是男方家来办理诸如财礼等各方面的手续,以免第二天遭闭门羹。办完手续,双方开始痛饮,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个海量的人物才不至于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再如嫁娶,古时候张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从看相到订婚,一般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新迎等六礼程序。婚礼不仅繁杂,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订亲后,择定成婚吉日,男方用娶亲车(或轿子)迎新娘到家。娶亲车到男方家门口时,鳏寡孤独、孕妇、属相相克者一律回避。娶亲车到门口后由年龄较大的妇女端凉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车前向后泼水,用火把燎绕新娘脚后,新郎、新娘从铺着红毡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厅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参灶。进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门锁、跳马鞍,同时道士将五谷杂粮、红枣核桃、铜钱撒向新郎、新娘,并念喜庆之词:祝新人进门享受大福大贵。
入洞房后,饮交杯茶。以两个茶杯系以红绳,新婚夫妇交杯共饮团圆茶,象征欢乐好合,百年偕老。然后由婆家的婶婶或嫂嫂为新娘开脸,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尽。晚上闹新房,亲友即景说些韵脚相同、比兴手法的吉利话,如:“两根筷子一样长,小两口生活赛蜜糖;大大盘子圆又圆,养个儿子中状元。”同时,有些地方还进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动。
筵客之前,将女方陪嫁的物品摆在男方院中,让双亲、乡亲观赏评论,名曰“摆针线”。男女双方各有一名长辈妇女致谦逊言词致谢。民国以来,婚俗有所改变。坐轿、跨马鞍、红纱遮面、拜天地等旧的形式逐渐废止。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 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
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
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
大同小异的年节文化
春节是张掖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张掖地区的春节从腊八节开始,直到正月二十结束,时间跨度长,家家户户忙。除了当地少数民族特殊的年节习俗外,张掖的汉族风俗基本上与全国其他地方大同小异。
腊八粥:从周朝开始,人们把农历十二月初八视为释迦牟尼成道日,佛教徒常在这一天举行诵经,并效法佛祖成道之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以后便在民间沿袭成俗。
腊八粥多用各种豆类、米类熬制,还有用各种不同形状面食煮成的腊八饭。如:猫耳朵、刺儿子、蛆牙子等都用白面做成。张掖民间还有背冰的习俗,是把冰块放在粪堆、粮仓、房屋、牛羊圈,树枝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牛羊满圈,五谷丰登。
扫尘:扫尘是春节前迎接新年的一次彻底大扫除,要赶在送灶那天做完,因为要让灶王爷没有可挑的毛病。
祭灶:又称“送灶”(“辞灶”)和“接灶”。传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一年中全家的是非善恶,他都看在眼里,灶王爷到了年底要向玉皇大帝报告,所以祭灶时家家都要备一副香烛和一碟糖果点心,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腊月二十三晚上称为“送灶”,腊月三十晚上称为“接灶”。
年夜饭:除夕这一天,要“除旧布新”,庭院内外要整洁一新,贴春联、门神、窗花等,太阳一落山,先要祭祖,给祖先烧纸钱,俗称“烧纸”。然后,迎接灶王爷回家。做完这些才可以吃年夜饭(也叫“年饭”)。年夜饭,一般有冷盘、热炒、点心,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张掖人吃饺子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大年三十吃一顿,正月初一穿一身。除夕要大吃,初一要全穿新。
守岁:年夜饭后,全家聚在一起,就开始辞年了。进入新的一年,堂屋里灯火通明,香炉里点上万寿香,合家依次三跪九叩首,礼毕,长辈们得给小辈红包,谓之“压岁钱”,之后更换新衣、新裤、新帽、新鞋、新袜。
“除夕饺子初一盘”,这其中的“盘”是“盘菜”,就是猪肉、大白菜、菠菜、粉皮、粉条、面筋炒在一起的菜。从前人们家里不太宽裕,过年也是一定要炒这样一盘菜的。“初二馄饨元宝汤,初三菜盒子团团转。”
破五:初五破五,又称“扫穷”(大扫除)。
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大节,颇为重要。元宵节因为其逛灯的风俗也叫“灯节”、“灯夕”,道教传承中也叫“上元节”。当日要吃汤圆,还要聚集起来搞社火秧歌、舞龙耍狮、踩高跷等活动。
张掖今天的元宵节不同以往,各县城内最红火,家家户户吃元霄,挂彩灯,欢声笑语,游人如织。元霄之夜,灯光闪烁,霓虹灯大放异彩,动感灯、宝塔灯、孔雀灯、卡通灯、广告灯等声、光、电现代技术融合于各式灯展中,体现出浓浓的现代气息。有些商贾,还把灯节与广告宣传融为一体,以自己的企业文化为主题,举办猜灯迷、演节目活动,进行广告宣传。
吃煎饼:正月二十家家户户吃煎饼,纪念女娲补天。淀粉加水成糊,再加入鸡蛋拌匀,有些人家再放些葱花等,有些人家放些韭菜末,锅底抹油,一张张摊上去,就摊成了补天的煎饼。春节基本上结束,剩下的日子要节俭来过,所以煎饼要摊得很薄,呈半透明状,沾着蒜醋汁享用。
二月二:又称“龙抬头”,各家各户油炸面泡子,祭献龙王,期盼风调雨顺,来年有个丰收年。
三月三: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旧时不论官绅学士还是庶民百姓,都出城踏青游春放风筝,对新的一年寄予厚望。
清明节:家家户户上坟祭奠祖先,相关组织共同祭扫烈士陵园。张掖人习惯在清明节前上坟扫墓,而民乐、山丹人则必须是清明节这一天扫墓。
惊蛰:张掖农谚“早上惊了蛰,后晌拿犁蹩”,意为惊蛰这天,土地开化,可以开犁。农村人这天要吃油炸鸡蛋、面蛋子,还要给牲口灌一些加大黄或拌糜子的清油,保障牲畜健壮无疾病。
端阳节:五月初五,家家门口插柳枝以“避邪”,吃棕子以纪念屈原,农村也叫吃“粘糕”,有盛在盘中吃的,有用油饼卷上粘糕拿在手上吃的。小孩还要在手腕、脚腕拴狗绳,佩带荷包。这些习俗都含有去病除邪之意。
六月六:夏祭日,家家户户将衣服、被褥翻出来,在强光下晾晒,驱虫灭菌。有腰腿疼的病人还要在沙滩上用热沙烘烤,解除疾病。山丹、民乐还有六月六赶庙会的习俗。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妇女们在院子里摆瓜果祭品,以求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姑娘配佳婿、媳妇生儿子。
中秋节:八月十五月儿圆,是民间祭月的节日。农村家家户户和面蒸出脸盆大的千层饼供养,还要在铁锅上烙出月饼,刻绘上月亮、玉兔、桂树等图案,涂上颜色,使之美观诱人,同时,还为儿童们烤制出各种动物形状的面饼。十五晚上,家家在院子里摆上各式月饼、各种水果,把西瓜切成提篮状瓜牙奉上,开始拜月,之后边欣赏苍穹中的月亮,边给儿孙们讲月亮的故事,以庆贺丰收和团圆。
重阳节:又称九九重阳日,民间有登高饮葡萄酒、妇女带茱萸的习俗,目的在于丰收之后,登高对天表示敬意,离天愈近,祭之愈诚。现时,九九重阳日成为老人的节日,祝愿老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十月初一:也叫“十月一”、“冬祭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蒸上麻腐包子,晚上在门前烧纸钱,意为给祖先送寒衣。
冬至:农历十一月初四日,家家吃馄饨,互相祝贺“冬至大似年”。
另外,社火与唱戏也是张掖春节民俗的重要内容。
张掖的社火有秧羔子、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铁芯子、地蹦子,还有八仙子、霸王鞭、倒羊角等。秧羔子是张掖社火的核心和主体,每个社火队必有秧羔子。秧羔子是一种以打击乐伴奏的跑跳集体舞,领舞者为指挥,此角色一般由善于言辞又灵活多变者扮演,在舞蹈进行的间歇时,由他插一段类似戏剧噱头的“杂话”,俗称“卖膏药”,因此,又叫他“膏药匠”。
民乐县倒羊角、膏药灯与秧羔子大同小异,基本一样,实质上是秧羔子的不同流派。太平鼓是社火队一大支柱,鼓槌上彩绸飘舞,舞者身姿整齐划一,鼓声震天,场面宏大,深受群众喜爱。
临泽县吊钱、门神与对联是春节时门户上必不可少的年俗,吊钱上的图案以吉祥语或图案组成。用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张掖的唱戏主要集中在一些较大的村社,主要有甘州小调、张掖皮影、宝卷吟唱、黄河灯阵、秦腔和陇剧等,其形式多样,异彩纷呈。除春节演出外,其他一些重要节日或喜庆活动也会闪亮登台。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有10多个民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宗教节日的正月大会,寺院里要举办酥油花展,僧人们头戴牛头马面的面具跳“昌术”(护法)舞,边跳边吟唱经文,场面十分隆重。年夜饭主要有抓肉、油果、馓子、奶茶等食品。这些都与汉族春节习俗有很大的区别,民族色彩浓厚。
丰富多元的文化载体
文化需要传承和记录,这就应运而生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
张掖在汉代时期的文化活动主要在官府官僚间进行,现存的文学作品较少,主要有细君公主的诗歌《悲愁歌》及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赐窦融玺书》、《报窦融诏》、《又报窦融求代诏》,河西五郡大将军安丰候窦融的《上光武帝书》、《让隗嚣书》、《请伐隗嚣书》等散文。两晋以后,佛教文化开始兴盛。唐末五代的俗讲到西夏发展为宝卷。自明代开始,张掖出现了一些较有成就的画家,其中著名的有贾式古、张心斋、周家惠和周家志兄弟、冯琳等。隋朝皇帝杨广派尚书左丞裴矩驻张掖专掌西域诸国的互市贸易。近代,张掖在文学、美术、新闻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林则徐、李銮宣、裴景福、罗家伦的诗歌脍炙人口。吴可读、阎汶、左宗棠、龙锡庆、曹设的散文不仅记录了历史重大事件,而且也有骇世醒俗之言。民国中后期,欧风东渐,西洋画、水彩画、油画、木刻等也传到张掖,山丹画家王孝,研习油画及水粉画。张掖执教画家陆其清,擅长油画,其作品有《夜行图》、《行乞图》、《成吉思汗》。清末民初,《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等报相继进入张掖。
整个古代时期的文化载体显得非常单调,除了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卷、纸质资料外,主要是散落于民间的言传口授及相关物件。
解放后,张掖延续下来的诸如社火、戏曲、音乐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在文学创作方面,以张掖市文联的成立及《甘泉》、《焉支山》、《祁连风》、《枣林》、《黑河水》、《牧笛》、《大湖湾》等内部文学刊物的创办为标志,培养出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七一秦腔剧团推出的以《西域情》为代表的剧作,将戏曲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2004年,市委、市政府设立“金张掖文艺奖”,并进行首届评奖活动以来,张掖的文学艺术创作更加活跃,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以2004年市委、市政府设立“张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标志,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生机盎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这些文化载体的繁荣,对挖掘张掖历史文化内涵,扩大对外宣传,让外界了解张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掖市委党校蒋兴国在高度推介和赞扬《品读张掖文化》一书时,从某一侧面为我们展示了张掖文化的传承与多彩。他认为张掖文化是张掖世居民族的血脉,是张掖人民的精神家园。张掖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孕育了张掖独特的文化根基。
《品读张掖文化》是由任积泉、王国华经过数十年精心编撰而成的一部洋洋大观,全书图文并茂,共计34万字。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张掖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繁荣的进程,以及张掖文化的精髓、张掖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全书以丰富的资料、完整的内容、鲜明的特色,集科学性、学术性、资料性、通俗性和工具性于一体,是一本全面了解张掖文化的优秀读本。
张掖近年来通过挖潜、扶持、资助、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推动,发展了玉石、刺绣、烙画、根雕、民族服饰、文物复制、图书出版、音像制作等一批文化产业,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赋予了新的内涵。
除此之外,《河西宝卷》精品故事集(张掖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张掖市文化部门组织本土专家编纂而成,卷中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宗教轶闻、民间传说等,题材取自各朝的历史文化作品,如《三国演义》、《西厢记》、《三言》、《二拍》、《包公案》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朴素自然,曲调韵律鲜明,凝聚了河西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由张志纯、何成才、安培兰主编,由原市长田宝忠作序,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张掖民间传说故事》一书收编了73位作者搜集整理的218篇民间传说故事,约44.5万字。该书对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弘扬继承张掖民间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也是研究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以及语言学的珍贵资料。
还有《张掖史话》系列丛书及各县区文化方面的各种单行本,加上影视与电子网络的传播,让我进一步感受到张掖文化的厚重与悠远。此时此刻,面对散落于民间的各种文化,我被丰富多元的文化载体所吸引,更被传承、挖掘、记录、整理过这些即将流失的文化的人们所感动,他们或多或少、或苦或乐地坚守某一领域或某一项目,默默耕耘,为人们了解张掖、熟知张掖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是张掖文化的实践者、记录者和传播者,他们是一群热爱故土、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文化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张掖与世界联系起来,他们是张掖走出甘肃、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感谢立体化传承文化的各种载体,感谢通过载体给子孙后代留下永恒记忆的文化人!
行文至此,我忽然觉得张掖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远不止这些,还有古老的农耕文化与猎牧文化、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等,只要你有足够的兴趣和奢望,那就请你到张掖来,请你走进张掖立体多元的文化载体。相信你,将会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