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1号高炉长期休风复风后快速恢复炉况实践
2015-11-05供稿宋永刚SONGYonggang
供稿|宋永刚 / SONG Yong-gang
本钢新1号高炉(4747 m3)于2013年5月31日计划休风16 h,但因发电风机无法正常启动送风,共计休风57 h29 min,意外延长休风时间41 h29 min。休风前炉况稳定顺行,渣铁物理热充沛,炉缸热量充足、工作状态活跃;休风期间加强对冷却系统的检测及高炉本体的密封保温工作,降低热量损失;炉况恢复过程中控制加风速度、合理匹配操作参数与开风口进程、掌握热量收支平衡、加强渣铁排放管理及炉温趋势管理,复风后用时17 h将操作参数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实现富氧、喷煤的良好衔接。
休风前炉况及休风过程控制
同正常炉况相比,长期休风后料柱受挤压严重,软熔带焦窗的透气性和透液性明显变差,恢复阶段压差可能偏高,同时有滑尺塌料现象,严重时可能崩料、悬料;恢复期间炉内煤气流重新分布,复风开始阶段风量和煤气量偏小,导致边缘气流显著发展,容易造成下料不均匀;长期休风炉缸热损失大,复风恢复渣铁物理热不足,渣铁流动性较差,炉前渣铁排放不良,压差升高,容易烧损风口,耽误恢复进程。因此,在此次休风前后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炉况顺利恢复。
休风前炉况
休风前新1高炉顺行状态良好,炉缸工作状态活跃,操作炉型稳定,料柱透气性良好(见表1),这为炉况的顺利恢复打下了基础。
表1 休风前各参数
休风减风过程控制
为保证休风后炉缸热量充足,在休风前8 h加净焦15 t,隔1 h后变料轻负荷矿批重由120 t退到115 t,保证了休风前最后一次出铁炉温在0.65%,铁水温度在1515 ℃。减风过程分两个阶段,分别为定风量操作和定风压操作,见表2、3。
从铁口见喷减风开始到风休下来约1.5 h,减风注意事项:(1)“三喷”减风。铁口见喷时减风量要适中,以铁口不喷为止,长休时需要将炉缸的渣铁彻底放净。(2)休风时实际渣量要比计算渣量多50~100 t,休风时渣流不能大于1 t,否则风口易来渣。(3)风压100 kPa以下定风压操作,要有足够的低压时间间隔。
休风负荷处理
为了保证复风恢复过程顺利进行,休风前加净焦与轻负荷的位置与数量需要经过认真计算,过凉、过热都会对恢复带来困难,耽误恢复进度。此次休风前对加净焦的数量和位置做了准确的计算和安排。
表2 定风量操作
表3 定风压操作
表4 休风负荷处理情况
休风后的密封保温工作
此次季修计划16 h,但因发电风机故障无法送风,共计休风57 h29 min,意外休风延长41 h29 min。因此,高炉的密封及保温工作是重点。
休风后立即更换风口,更换完毕后所有风口堵泥,每隔两小时检查风口、二套及十字测温并做好记录。休风后1 h高压水泵、Ⅰ系、Ⅱ系软水泵各停一台,3 h后Ⅱ系软水泵再停一台,保证最低冷却强度,减少热量损失。复风时间不确定,将炉底冷却水量关闭75%,复风后首次铁期间将其控制在正常水量的50%,首次铁完后即可保持正常。在炉顶检修项目完毕后,联系煤气技师关一个倒流休风阀,降低热风管道热量损耗。
炉况快速恢复操作
由于非计划休风时间延长,炉缸热量不足,料柱透气性变差,为加速炉况恢复可临时堵部分风口[2]。为此炉况恢复采用“控制风压前慢后快上风、堵风口与操作参数合理搭配、加负荷与喷煤富氧有效衔接”的操作思路,将堵风口数量相应增加至12个,然后根据休风炉顶压料及休风时间计算补加100 t净焦。具体恢复步骤如下。
第一步:控制风压缓慢上风
新1号高炉采用电鼓风机送风,送风初期定风压操作,起步送风定风压80 kPa,当炉顶温度逐步上升超过100 ℃后,联系引煤气,并将送风压力定到120 kPa,风量2600 m3/min,随后定风量操作。此次恢复参数明显高于以往,料尺下降的速率也较慢,改高压之前须将压差控制在130 kPa以内。此时正是考验操作者的心态,如果急于上风,必将导致参数不对称,煤气流不稳定,下料不正常,从而引起崩、塌料,严重者可造成风口损坏,得不偿失。因此加风时可选定最小的加风单位,每次50 m3/min,加风后风压涨幅在2 kPa以内具备下一次加风条件;反之,风压涨幅超过10 kPa需要减风处理,防止悬料。另外,必须控制装料,前后两次装料的料线保持在0.2 m以内,并且要关注顶温的变化,当顶温向上舒展时进行装料。当风量增加到2900 m3/min时,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逐渐增强,小幅加风后风压仍保持在原有水平,因此,增大加风幅度,改为每次100 m3/min,直至3500 m3/min。
第二步:炉前渣铁排放的合理组织
复风恢复第一次的渣铁排放比较关键。铁口开得早,炉缸内的凉渣铁得不到充分的预热,炉缸热量不足,导致渣铁流动性差,渣铁流小铁口易喷溅,给炉前增加工作量,影响恢复进程;铁口开得晚,炉内的渣铁存量多,造成高炉压差升高,同样耽误恢复的时间。此次新1号高炉送风后2 h安排开铁口排放渣铁,按计算量累计生成渣铁共150 t。首次渣铁物理温度较低,主铁沟、渣沟结壳现象严重,这给炉前工作造成较大困难,为此及时的抽调了两台钩机来清理渣铁沟,保证了渣铁排放的顺利进行,为高炉的恢复强化创造条件。
第三步:开风口进程与操作参数的逐步正常
恢复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风量已经达到高压的水平,渣铁排放也正常进行,余下的工作是如何快速恢复风量,这需要开风口来配合。通过我们的实践经验证明,当鼓风动能达到13000 kg·m/s以上时,开风口加风对炉况恢复更有利。因此,根据动能情况,结合炉内参数逐步加风。每次开两个风口,加风量在400 m3/min左右。风量加到4550 m³/min时,100 t净焦到达炉缸,渣铁物理热逐渐好转,流动性得到改善,炉内及时恢复喷吹,保持燃料比在550 kg/t。恢复风量与顶压见图1、图2。
图1 计划恢复风量与实际恢复风量
第四步:加料上负荷与富氧、喷煤的良好衔接
随着风口全部捅开,风量逐步恢复至6300 m3/min,立即着手增加矿批。首先将矿批增加到116 t,焦批缩至22.8 t,2 h后增加煤量,与增加的负荷相衔接。负荷增加后煤气利用率大幅增加,由之前的42.5%增加到46%,按照煤气利用率每提高1%降低燃料比6 kg/t的关系,适当增加喷煤量。增加煤量的同时恢复富氧。富氧鼓风与煤粉喷吹适当搭配,可以减少热流比的变化,也可以使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使高炉处于稳定顺行状态[1]。但二者必须有效的衔接,杜绝因喷煤量、送煤时间不对,造成的炉温急剧波动,此时再富氧不但影响炉缸热量,而且会使高炉参数不对称,给炉况恢复带来恶劣影响。
图2 计划恢复顶压与实际恢复顶压
结语
(1) 休风前调整好炉况,确保操作炉型合理、煤气流分布合理、渣铁物理热充沛、良好的炉缸工况,利于复风后炉况快速恢复。
(2) 炉况恢复的关键在于及时将渣铁温恢复到正常水平,把握加风时机与加风速度,控制好操作压差。
(3) 在长期休风的情况下,要良好的把握开风口与风量、顶压,富氧与喷煤的有效衔接。
(4) 及时、合理的安排首次开铁口,保证渣铁的良好排放,稳定气流,为高炉的快速加风创造必要条件。
[1] 项钟庸,王筱留. 高炉设计——炼铁工艺设计理论与实践.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2] 周传典.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