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绘画研究综述

2015-11-04王巧英岳亚平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美术

王巧英+++岳亚平

【摘要】绘画是儿童美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儿童绘画的本质、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儿童绘画的意义、影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因素四个方面对儿童绘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以加深人们对儿童绘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美术;儿童绘画;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6-0046-06

绘画反映了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儿童情绪情感的表达,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表现。〔1〕儿童绘画的相关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本文尝试从儿童绘画的本质、儿童绘画发展理论、儿童绘画的意义以及儿童绘画发展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儿童绘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儿童绘画的本质

1.绘画反映了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他们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也有差异。〔3〕每个儿童都以有别于他人的方式反映外部世界,这是儿童独特个性的表现。儿童的绘画表现往往就是自己的知识经验、情绪情感等。〔4〕因此,绘画能反映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我国学者孔起英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美国学者罗恩菲尔德(V.Lowenfeld)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性,这种对应关系说明儿童绘画可以视为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孔起英,1996)。有研究也发现,绘画能反映儿童的认知、人格、情绪情感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因而绘画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标准。〔5〕

2.绘画是儿童的人格表现

艾修勒(R.Alschuler)和哈特微克(L.Hattwick)对儿童绘画和儿童人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的绘画不是偶发的行为。儿童的人格特征对儿童绘画的风格和内容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当儿童使用流质绘画材料(如颜料)时,其人格特征对绘画的影响更为明显。〔6〕但是,他们也一再忠告人们,在对儿童进行人格特征分析时,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切不可将其视为唯一的评价依据。

我国台湾学者郑明进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绘画了解儿童的性格。如果画面上出现的又短又直的线条较多而曲线较少,或者锐角出现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明该儿童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如果画面上出现了特殊群体,并且儿童是用黑色去表现的,则表明该儿童可能有性格分裂倾向。〔7〕

3.绘画是儿童情绪情感的表达

无论何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总是蕴含着情绪情感的表达。儿童绘画就是儿童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年幼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有限,绘画的自发性、随意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了儿童表现自己的良好工具。〔8〕有研究者对残障儿童的绘画作品《爸爸、妈妈和我》作了深入分析,发现儿童将爸爸妈妈的形象更多地与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联系起来,从中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而正常儿童同主题的绘画作品表现出更多的幸福感。〔9〕儿童绘画不仅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还具有修复和调节情绪情感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艺术活动具有短时间内对人们的情绪情感进行修复的作用。对儿童亦是如此,Jennifer E. Drake和 Ellen Winner对儿童绘画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表明,绘画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水平。〔10〕

二、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罗恩菲尔德提出了“直线型”儿童绘画能力发展模式理论。这种传统的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理论是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之后,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了“U型曲线”发展模式理论,无论是“直线型”发展模式还是“U型曲线”发展模式理论,均是用单一的发展路线来说明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的(钱初熹,2008)。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视觉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多元路径”的理论。“直线型”和“U型曲线”发展模式理论的着眼点是儿童自身的发展,而“多轴媒体表现”理论则更多地融入了社会文化影响等因素。

1.“直线型”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

罗恩菲尔德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德国有关儿童运动研究的成果,将儿童绘画与儿童发展联系了起来,认为绘画是儿童发展的一种反映。由此,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一书。在书中,他把儿童绘画发展过程分为涂鸦期(2~4岁)、前图式期(4~7岁)、图式期(7~9岁)、写实萌发期(9~11岁)、推理期(11~13岁)、青春危机期(13~17岁)六个阶段。罗恩菲尔德据此从智慧、情感、社会性、知觉、生理、美感和创造性七个方面对儿童各个阶段的绘画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不仅如此,他还从绘画角度把儿童分为视觉型和触觉型两类,不同类型的幼儿在认识世界和自我表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绘画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视觉型儿童比较关注整体和写实,触觉型儿童则更注重情感、细节的表现。

罗恩菲尔德认为,每个阶段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都以上一个阶段的绘画能力为基础,儿童只有经历一个阶段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然而,罗恩菲尔德等人的学说并没有通过科学的实证研究,多为主观感悟。

2.“U型曲线”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

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并且认为儿童的绘画也呈峰谷曲线发展态势(张晓涧,2011)。“U型曲线”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德纳。他将发展心理学与艺术中儿童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研究,阐述了儿童发展过程中艺术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儿童智能的发展是三个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和感受系统)不断发展并相互作用的结果。〔11〕加德纳在《儿童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将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婴儿知觉期(0~2岁)、符号认知期(2~7岁)、写实高峰期(7~9岁)、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期(9~13岁)、审美参与的危机期(13~20岁)。他认为,儿童绘画的发展呈“U型”,5岁左右处于“U型”的左高峰, 8到11岁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儿童持续作出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形成完整的“U型”发展。〔12〕但是,通常情况下,儿童在8~11岁左右便会停止绘画活动,因此,很多儿童的绘画发展呈“L”型。由此,加德纳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在学前阶段,应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材料,鼓励儿童自主表现,成人不宜过多介入。可以看出,加德纳强调的是儿童发展的自发性以及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性,他并不太关注教育的作用。

美国学者戴维斯(Davis,1991)第一个通过实证方法研究“U型曲线”理论。〔13〕此后,帕里松和文德博从跨文化的视角检验了这种发展模式理论的可靠性。研究中,他们以55位蒙特利尔华人的165幅作品为样本,重复了戴维斯的实验,并对两组评价者使用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戴维斯艺术评价体系和“三步”评价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证实了加德纳“U型曲线”发展模式理论的可靠性(钱初熹,2008)。然而,也有研究者指出,此项研究中的评价者太少,因此研究结果缺乏代表性。〔14〕

3.“多轴媒体表现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多元路径”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视觉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新一轮有关儿童绘画发展研究的高潮,有学者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多元路径”理论,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的风格,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15〕“多轴媒体表现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多元路径”理论对 “直线型”发展阶段理论和“U型曲线”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质疑。

日本学者藤江充观察了一名4岁儿童在30分钟内连续画出的9幅作品,发现这其中既有涂鸦,也有蝌蚪人,说明儿童在同一时间段内创作的绘画作品也可以有不同的风格(钱初熹,2008)。我国学者钱初熹对上海地区儿童、青少年和日本茨城县儿童、青少年的美术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他们的作品明显受到了当地视觉文化的影响。此外,这一研究还否定了 “低龄儿童想象力丰富,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逐渐枯竭”的观点,〔16〕支持了“多轴媒体表现”理论,因为在研究中他发现,中日两国儿童的美术能力并非都呈直线型发展,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多元路径发展的倾向。

美国学者菲尔德曼认为过去的发展心理学太关注共性的研究,忽视环境影响的个性研究。〔17〕他认为,事实上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其中也包括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由此,他提出了“非普遍性绘画发展理论”,即认为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此后,关于儿童绘画的研究开始朝着多元方向发展,开始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广泛影响。

三、儿童绘画的意义

1.儿童发展意义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研究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18〕李文馥曾用十余年时间,深入研究了儿童的“自主绘画”。研究表明,实验组儿童在视知觉、词汇、分类、想象、创造等方面的发展显著优于对照组儿童,由此可以看出,绘画能积极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且效果颇佳。〔19〕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也指出,在创作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智慧、知觉、生理、审美和创造性等方面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2.心理学意义

绘画在表现儿童个性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艾修勒和哈特微克对绘画与儿童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沿着画纸边界画交叉线表明儿童不太关注外界环境,画面画得很小可能表明儿童受到限制或者性格内向。〔20〕此外,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人们探索了儿童对于自我、生命、死亡、科学、身体等方面的理解。有研究者从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发现,儿童关于死亡的认识不仅和年龄有关,还与以往的经验有密切联系,曾经遇到过死亡事件的儿童在绘画作品表现出了对死亡更深刻的理解。〔21〕

3.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会将自己的情绪和动机投射到绘画中。为此,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通过绘画活动考察儿童个性的临床-投射研究。〔22〕波恩斯和考夫曼通过家庭绘画活动考察发现,如果儿童在画纸底部没有画基底线,说明儿童的自我保护需求在减少;如果画出了基底线,并且在基底线上画上了家庭成员,说明儿童的家庭可能不稳定。〔23〕这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视角。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绘画也经常被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例如鼓励儿童通过绘画回忆重要事件,如心灵创伤和受虐待事件等。〔24〕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绘画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治疗,如针对自闭症儿童开展的绘画治疗等。

四、影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因素

1.智力因素

在早期的儿童绘画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支持“绘画是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的说法。乔治·克申斯滕尔曾得出这样的结论:智力落后儿童的绘画与正常儿童的绘画存在显著差异,智力落后儿童的绘画作品往往缺少连贯性。〔25〕塞内尔·柏特(1921)和古德伊娜芙(1926)也支持这样的观点。但是,也有研究者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斯波尔(Spoerl,1940)对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绘画作品进行了比较后发现,智力落后儿童的绘画能力远远超过正常儿童。〔26〕1977年,Claire Golomb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合理的任务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组被试(智力落后儿童和智力正常儿童)展开了研究,对两组儿童绘画作品的形象表现、线条、比例、整体布局、细节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儿童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基本是一致的。尽管如此,许多著名的智能筛选检查或诊断性测验,如早期筛选量表(ESI)、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SCA)等都有通过绘画测定智力的项目。有研究发现,智力发展水平差异不仅表现为智力落后和智力正常,还表现为个体差异,某些方面个体差异甚至大于组间差异。〔27〕Morra等人的研究表明,绘画能力的发展就存在个别差异,以场依存-场独立认知方式为测查维度,研究者发现,场独立的儿童比场依存的儿童更易于采用“视觉具体化”的表征策略。〔28〕

2.文化因素

古德伊娜芙以绘人测验作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自1926年以来,人们开始研究它是否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研究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结果差异非常显著。〔29〕因此,人们认为,文化对儿童绘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法国和中国共同开展了一项研究,让三个国家的6岁儿童按照“一只鸡在一棵树前走”的提示进行绘画创作。比较发现,日本和法国儿童更重视造型方面的个性发挥。〔30〕最近的一项研究则发现,日本儿童与美国儿童的绘画也存在显著差异,日本儿童更喜欢画大图形,并注重细节的表现,作品中较少有微笑的表情。〔31〕20世纪 90 年代,我国学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的一项关于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喜好的研究表明,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32〕

3.家庭因素

我国学者对北京市 6 所幼儿园的96名儿童(包括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158幅绘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城市儿童的造型、构图和设色能力得分均高于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也优于流动儿童(史瑾、刘焱,2013)。李艳苹、蔡迎旗等对湖北省黄冈市513 位 3~6 岁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进行的比较分析发现,外出父母回家探望次数、外出父母与儿童的联系频率、监护人与外出父母的沟通频率三个方面与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显著相关,父母外出时间的长短和回家照顾孩子的累积时间和儿童绘画能力的相关并不明显。〔33〕

4.学校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影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美术教育是影响儿童多维空间表现水平的重要因素(陈悭,2011)。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示范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研究表明,图片示范、实物示范、图片示范和现场局部掩饰三种不同的示范方法会对儿童的绘画造成不同的影响。〔34〕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掌握儿童绘画发展的规律,还要关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综上所述,儿童绘画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因此,儿童绘画相关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的空间。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多为量化研究,多为对儿童绘画作品的比较分析,少有长期、系统、深层次的质性研究。研究者多以儿童绘画作品为分析对象,忽视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具体体验以及对作品的自我解读。因此,未来的研究可通过个案、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儿童绘画过程中的具体体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重视儿童对作品的自我解读。

其次,在研究对象上,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个地区儿童绘画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跨区域、跨文化的儿童绘画研究仍然较少。此外,已有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城市儿童,较少关注农村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状况,这说明农村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扩大研究地域,拓展研究对象,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绘画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应关注农村儿童的绘画发展水平。

最后,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儿童绘画能力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幼儿园教育下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家庭或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绘画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家长的美术素养、美术教育观念以及幼儿参加的美术培训等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影响都是非常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4〕〔8〕〔19〕李文馥.幼儿美术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16.

〔2〕〔9〕顾颖颖.5~6岁听力残疾儿童与健听儿童绘画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张曦敏.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0.

〔5〕GERALD D OSTEF,PATRICIA GOULD.绘画评估与治疗: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指南〔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34.

〔6〕〔11〕朱家雄,林琳,吕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

〔7〕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30.

〔10〕JENNIFER E D, ELLEN WINNER. How children use drawing to regulate their emotion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13,(27):512-520.

〔12〕钱初熹.上海市儿童与青少年绘画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6):29-32.

〔13〕DAVIS J. Drawings demise: U-shaped development in graphic symbolization〔J〕.Studies in Art Education,1997,38(3):132-157.

〔14〕PARISER D,VANDEN BERG A.The mind of the beholder:Some provisional doubts about the U-curved aesthetic development thesis〔J〕.Studies in Art Education,1997,38(3):158-178.

〔15〕〔16〕钱初熹.视觉文化下儿童美术心理及能力发展的变化〔J〕.中国美术教育,2005,(2).

〔17〕刘艳.视觉文化下的儿童绘画表现及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18〕王贞琳,李文馥.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1998,(21):459-451.

〔20〕ALSCHULER R H,HATTWICK L W.Painting and personality:A study of young childre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21〕FOTINI BONOTI,et al.Explor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Through drawings and the death concept questionnaire〔J〕.Death Studies,2013,(37):47-60.

〔22〕高雪梅,郑持军,李红.儿童绘画表现性发展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61-64.

〔23〕〔25〕〔29〕CLAIRE GOLOMB.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32.

〔24〕EMILY MACLEOD,et al.The clinical and forensic value of information that children report while drawing〔J〕.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13,(27):564-573.

〔26〕SPOERL D.The drawing ability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J〕.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40,57:259-277.

〔27〕杜丹·皮埃尔·安德列.皮亚杰理论近期的若干发展〔J〕.心理学报,1994,26(2):161-168.

〔28〕MORRA S,ANGI A,TOMAT L.Planning,encoding,and overcoming conflict in partial occlusion drawing:A neo-piagetian model and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996,61:276-301.

〔30〕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8.

〔31〕LAVOY S,et al.Childrens drawings: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from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2,(2).

〔32〕张增慧,林仲贤.3~6 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3):23-26.

〔33〕李艳苹,蔡迎旗.留守儿童绘画能力调查及提高对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447/448(7/8):76-79.

〔34〕穆彦青.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