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汇

2015-11-04

家用汽车 2015年9期
关键词:汽车业汽车产业勇气

千百年来,中国人最崇尚中庸之道。在现代教育中,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依然在提倡这种思想。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庸就是平庸,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劣根性导致了中国人缺乏创新。在汽车行业,我国的汽车企业同样深受其害。今天,我们向大家推送两篇关于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文章节选,作者系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中国汽车报社社长。扫一扫旁边的二维码阅读精彩文章吧。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弱的一般性分析

原创 2015-08-22 李庆文 家用汽车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汽车产业也进入新常态,这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充分体现。未来,中国汽车业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以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成长。当中国汽车业进入新常态之后,能不能继续成为全世界汽车产业的引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关键在于中国汽车业具不具备核心竞争能力,而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就在于有没有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软肋,是致命缺陷,这一观点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共识。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对此,各方人士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分析。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一、中国汽车产业顶层战略缺失

毋庸置疑,这一判断是正确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关于中国汽车业有没有战略的问题,行业内曾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汽车业缺少顶层设计,在战略上有失误。另一种意见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业与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落后,既缺少技术也缺少资金,既缺少产品也缺少人才,既缺少管理也缺少经验。

小编说:中国汽车自主缺乏创新是业内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需要反省。

中国汽车产业最大危机是缺乏自主创新内在动力

原创 2015-08-22 李庆文 家用汽车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大的根本性原因是缺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有的地方政府,或是部分汽车企业自身,都没有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要务。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竞争力弱,核心问题就在于没有形成追求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这个动力一旦形成,它的力量无法估量。可是,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恰恰最缺的就是这个动力。

在本世纪初,笔者曾经发问:中国汽车产业最缺什么?当时,笔者肤浅地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最缺少的是自主创新的勇气,缺少敢于与跨国汽车公司、合资公司亮剑的勇气,缺少攻坚克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今天看来,这种发问和回答只是感性的呐喊、激情的燃烧、力量的迸发,看起来痛快,听起来感人,但离真正做起来、干成功相差甚远。十几年了,笔者仍然不断问自己、问专家、问企业家、问政府官员,探寻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大、进步不快、能力弱的原因,这就是上一篇笔者归纳整理的《中国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弱的一般性分析》。

小编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没有动力,火车自然就跑不动了。

猜你喜欢

汽车业汽车产业勇气
全球汽车业碳博弈升级 中国汽车业面临挑战
寻找勇气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勇气何来?
汽车业四大新政将出台
车易链:做汽车业的“以太坊”
汽车业能否重构新生态
“勇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