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遇问题的复习思考

2015-11-03刘言林

新课程·小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快车列式路程

刘言林

相遇问题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在以后九册、十册、十一册的教材中,虽然都安排了几道基本模型的练习,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巩固练习,但要复习好相遇问题,让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弄清几个关键术语的意思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向而行)”“相背而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相遇”等术语,这些词语是相遇问题中的关键术语,也是理解题意的重点词语,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其本质。在一次次演示过程中,老师问学生:“你们从活动中感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进行理智的分析,从而搞清楚这种“相遇问题”的本质,即两人面对面行驶,速度不一样(一快一慢),所走的路程不一样(一多一少),但是走的时间一样(遇到即停),他們走的路程和与两地的距离一样。这样,今后无论条件和问题怎样变化,学生都能很好地分析,正确地列式。

二、掌握数量关系式

新课标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必要的公式、定理、数量关系是必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因此,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关系式:(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距路程;相距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然后强调,在遇到相遇问题的问题解答的时候,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对照公式,就能顺利地列式解答。

三、掌握理解题意的方法

相遇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复习时要在学生掌握时间、速度、路程三者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复习。如,甲、乙两城相距109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12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这道题虽然也是求相遇时间,但是出发的时间不同,就不能直接用公式列式解答。因此,教学时就要让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句:“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等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快车和普通客车行驶的时间相同吗?快车和慢车同时行驶的路程是不是1090千米?通过学生的理解,逐步画出线段图,然后通过线段图,让学生直观地找出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1090-70×2=950千米,最后再根据相遇问题的关系式列式解答:950÷(120+70)=950÷190=5(小时)。因此,解决复杂的相遇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四、加强不同题型的对比练习

学生的知识建构,不但要精讲,而且要巧练。练习时我们要尽量地杜绝题海战术,要采用“试一试”“练一练”“考考你”“智力陷阱”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试一试”安排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题,如,(1)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行80千米,乙每小行90千米,经过3.5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客轮、货轮从武汉和上海两地同时出发,相对开出,货轮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轮的速度是货轮的1.2倍,两地相距862.4千米。请问几小时两船可以相遇?(3)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3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那么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安排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的题,如:(1)小李、小刚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向反方向走去。小李每分钟走60米,小刚每分钟走70米,6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工厂出发,相背而行,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3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50千米?

“考考你”安排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不相遇的题,如,(1)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88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4小时后两列火车还相距多少千米?(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53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46个,徒弟每小时加工34个,加工几小时后还剩50个?

“智力陷阱”安排不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题,如,(1)A、B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A车每小时行80千米,B车每小时行70千米,A车开出1小时后,B车才出发,4小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一批零件490个,甲每小时加工45个,乙每小时加工35个,甲先加工2小时余下的两人合作完成,再过几小时完成任务?

猜你喜欢

快车列式路程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多走的路程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健康快车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