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2015-11-03程晶张剑峰王玥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3期
关键词:事故建筑工程评估

程晶 张剑峰 王玥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8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程晶张剑峰王玥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目前,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仅次于采矿行业的第二大高危行业,而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内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为此,本文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全管理概念及内涵的界定,以及对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分析,构建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随后利用网络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要素的权值进行了计算,基于三元区间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建立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为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寻找了关键点和突破口。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网络分析法;三元区间数;综合评价

1 引言

随着我国在新世纪取得的经济腾飞,国内建筑业实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跨越式发展,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总数连年增加,重大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长。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这种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环境之下,却显露出一个十分突出的关键问题,即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行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安全管理能力开展的评估工作,合理判断企业安全管理所处的水平和区间,寻找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有针对性进行改进;通过持续的改进和提高,使建筑企业加强自身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强化安全管理能力,预防及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健康及企业的经济利益。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在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当中,含有若干具有一些特定功能的子系统,而安全管理就是这些子系统当中的一个。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建筑业、工业这些从事实际生产的企业当中。为此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所谓安全管理能力就是一个企业利用管理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处置与保险补偿相结合,最终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能力,简单来讲就是科学、合理的实施安全管理的能力。

为构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估模型,首先就要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出发,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目前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在,研究事故的致因。为此,本文统计了2005~2014年这10年间在建筑工程领域内发生的事故次数、造成的死亡人数及单次事故平均死亡人数,如图1所示。

在构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些构建指标体系时所必须的通用原则和标准:①一致性原则;②代表性与差异性原则;③准确性与易理解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基于上述四项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通过管理、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建立了反映建筑工程安全能力层次结构化的评价体系。最后结合经典评估模型的等级划分方法,确定了安全管理能力所处于的全部等级,而评价体系和能力等级这两方面的集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模型,为开展综合评价活动奠定了基础。

图1 2005~2014年间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统计图

3 基于ANP和区间数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对被评价对象开展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AHP是一种将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进行量化并对目标对象进行描述的过程和方法,ANP可以看作是AHP的升级版,用以解决各要素间存在反馈和相互支配作用下的决策问题。使用ANP方法的步骤依次包括:构造ANP结构模型、构造超矩阵、构造权矩阵和构建加权超矩阵及求解。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可知,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当中管理因素最为重要,其次是技术因素,最后是环境因素。因此可以说一个建筑企业当中的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于其安全管理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建立健全这些《安全生产法》及其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这样有助于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控制,降低事故率,减小事故带来的损失,进而大幅提升其安全管理能力。

三元区间数是利用三个数值对对事物进行客观描述的方法,其可以明确的体现出决策者的偏好和取值概率间的差别。利用三元区间数对一个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是十分有效且可行合理的方法,结合ANP方法确定出的各指标权重,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开展研究设计工作,旨在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其能力所处于的区间和水平,并能够依据评估的结果对企业未来开展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方向性参考和建议。

4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上文中结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ANP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而后建立了建筑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为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因此以某建筑施工企业为例,对其安全管理能力开展评估工作,对评估结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某建筑施工企业于1996年成立,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额为5000万元。该企业建筑施工能力突出,工程质量可靠,所有承建项目的项目优良率达70%以上,合格率100%。结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以该建筑施工企业为评价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三元区间数对其开展了评估工作,得到了相应的评价结果,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据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处于等级3——规范级,显示出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各类安全生产标准和制度都得到了较为完善建立,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其的工作流程已形成较为系统化的规范,安全方面的责权划分清晰,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并能够较好的抵御因内外部环境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但还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找出企业各安全管理关键中的薄弱点,针对这些薄弱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改进工作,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和精力投入,有针对性对企业安全管理的薄弱点进行强化,最终使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得到整体的提升,以最大限度上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由此可以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以用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为其他领域的开展安全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流程图

5 结论

我国建筑工程数量及从业人员数量不断突破新纪录,然而安全生产事故还经常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因此,在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及对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分析,构建了层次结构化的评级体系模型,基于网络分析法对和三元区间数建立了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此过程之中,得到了如下几条主要结论:①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及操作流程”、“大型设备装拆安全控制和“建筑工程的作业环境”,这三方面对其安全管理能力影响最为强烈;②开展建筑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估需经3个主要步骤:a.确定评价对象,进行问卷设计和方法;b.进行问卷会是,开展分析计算;c.开展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论;③通过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可为其他领域提供借鉴。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S].2014

[3]牛跃林,黄新兵.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建筑安全,2012,27(5):50~52.

[4]杨世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及比较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TU714

A

1673-0038(2015)43-0134-02

2015-10-10

程晶(1982-),女,重庆人,建筑工程师,本科,从事工程技术专业。

猜你喜欢

事故建筑工程评估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学中文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