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绝简单粗暴的中药现代化

2015-11-03陈圣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偏性中医理论热性

本刊实习记者 陈圣慧

中药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智慧结晶。然而由于西药立竿见影的药效以及国人对西医理论的认可度日益提升,导致了中药地位的不断下降,更为严峻的事实是我们国家对中药的研究正在逐步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了挽回这样的局面,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中药崛起之路”要如何进行?中药的研究存在什么样的误区?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中心蒋文跃教授和澳门大学中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万建波博士。

中药研发要基于中医理论

中西药的本质区别在于理论依据,中药的特色是有传统中医理论作为指导而现今有很多科研机构用西医的思想开发中药是个误区。针对这个现象,蒋文跃教授从临床角度阐述了为何中药的开发离不开中医理论。

“中医重视整体,治人以治病。中医治疗强调调节人的状态和体质。使用中药过程中始终不要忘了人,人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天冷的时候人的产热增加是进行自我调节,天热的时候人会出汗降温亦是如此。人需要吃药,是因为自身调节发生了障碍。使用中药治疗调节障碍,前提是不能破坏人的自我愈合能力,可见西医和中医治疗目标有很大不同。西医的优势是按照病因分类治病,在针对病因明确的疾病治疗上,西医比中医厉害。但是在体质方面,西医关注得少,中医则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中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中医药理论,并且要针对特殊疾病的治疗进行开发。不要用中医的短处和西医的长处比。”蒋文跃教授说。

蒋文跃教授进一步说,基于中医理论进行药理研究的最大问题是人体体质的模型难以复制,也不被认可。例如,逍遥丸治疗肝气郁结,肝气郁结主要是情绪影响的疾病,是一种状态,这种复杂状态很难复制。而如果西医与中医研究方法完全一致,中医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中药药理的阐明需要科学的语言

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体内的代谢过程,这对中药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2005 年,蒋文跃教授的论著《从现代科学审视中医学治疗智慧》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药理科学前沿》上,影响因子达13.05,是国内学者撰写中医理论论著首次在国际医药期刊发表,用现代科学语言完整客观的阐明中医治疗科学,指出了中药的作用特点。时隔十年,蒋文跃教授仍然认为,一味强调“气”、“阴阳”是没有用的,中药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交流方式。交流方式指的不是英语、汉语,而是科学的语言。科学的语言不是用西医的思想来解释,不是说吻合西医的思想是对的,不吻合的就是错的。我们应该把中医的治疗思想阐述给对方,如果中医拒绝这样,对发展是不利的。同样,中药现代化不可简单粗暴地进行。要高层次的现代化,不是简单地低水平翻译中药药理作用,而是使用科学的语言阐述。

中药的使用不能被“毒性”困住手脚

蒋文跃教授表示,《中国药典》中对“中药毒药”的使用禁忌是中药发展的缺陷,使中药的发展被困住了手脚。“大毒”的药物,如汞,砷,这些药也是有临床价值的。虽然少量服用就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但是不能因为它们有毒性就排斥,两害相权取其轻。可以挽回性命的时候,对身体造成一些损害是可以接受的,并且适当的配伍,也可以使毒物排出。针对中药的“毒性”,蒋文跃教授进一步说,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脱离了人孤立地评价一味药毒不毒是没有意义的。在中医眼里,老百姓所谓的毒性实际上是指药物的偏性。中医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的偏性,但是当药物偏性和人的偏性一致时,就为毒性。要正确的认识药物的偏性,偏性为热性的药物给体寒的人吃,寒性体质者的产热功能就得到了纠正,热性药物就调节了偏性。但是热性的药物给正常人或者热性体质的人吃,就是毒性了。蒋文跃教授说:“一个人舌头很红,大便干燥,给他吃热性药,症状就会变得更厉害。药的毒性一定要根据人来谈,比如姜,我们没有说姜有毒,但是它是热性的,热性体质的人吃,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产生毒性。但我们不能埋怨姜,而是使用错了姜。老百姓过去都把砒霜当成毒药,但是少量的砒霜可以治疗白血病,所以说毒性还与用量有关。即使是人参这样的名贵中药材使用不当或者过量,也是可以致命的。中药的品种、质量标准的管理不当也会毁掉经典的中药。之前说龙胆泻肝丸的毒性来源于关木通,而不是龙胆泻肝丸这个药方的毒性。关木通和临床上使用的白木通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两个科,这个毒性是科种使用混乱造成的。这一误用对中药的地位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并造成了一味经典药方的陨落。再比如天王补心丸,里面含有朱砂,这个多少量会造成肾脏毒性,吃多久会有肾脏毒性,完全没人管。天王补心丸的说明书也没有写吃多少量会有毒性,这很危险。由此可见,中药产生毒性并不是药本身的问题,中药毒性的问题也可通过医生进行正确的辨证论治,严格控制中药的质量标准等方法得以解决。同时可以施行登记制度等保障“中药毒药”的安全使用。不能因噎废食,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离不开毒药。因此须在临床上加强规范的不良反应监测,准确评估减少风险。

对于“有毒中药”万建波博士也有自己的看法。万建波博士说:“从科研方面讲,活性中药的筛选更应该聚焦在‘下品’ (有毒)药中筛选,从毒性不大的上品(无毒),中品(少毒)药中很难发现活性非常好的药物,除非通过结构改造。因为活性好的药物通常为酶的激动剂、抑制剂,在毒药物中更易筛选得到。在中药研发中,我们应该多去关注下品药,多去从下品药中发现活性单体。”

先继承 再创新

万建波博士说,中药研究有它的特点,不能片面地说从药材中提取新的单体,就算创新。中医药的精髓在于几味中药的合用,中药西药化的后果就是中药的精髓没有了。蒋文跃教授表示,中药里有很多使用了几千年的经典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中药研发存在的不是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继承工作。从临床角度来讲,临床不良反应监测,中药规范使用不完善是发展中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者们需要先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研究清楚,然后深层次地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理论。

猜你喜欢

偏性中医理论热性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独行菜抗逆相关转录因子LaDREB密码子偏性与进化分析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看待中药毒性 厘清三大误区
密码子偏性分析方法及茶树中密码子偏性研究进展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