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的新使命与新探索
2015-11-03谭刚
谭刚
经济特区的新使命与新探索
谭刚
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是中国经济特区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承担的崇高使命。随着全国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在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勇当排头兵,增创特区新优势、再创新业绩,继续为国家种好改革开放试验田,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探索新路径、增添新动力,成为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从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出发,围绕加快构建新形势下的特区改革创新动力体系、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粤港澳湾区枢纽城市两个问题,提出了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方面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若干思考。
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一带一路;粤港澳湾区
一、中国经济特区的新使命
中国经济特区创办成立之日起,一直承担着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崇高使命。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特区通过先行探索和大胆创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快、走得好。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于创办成立35周年的经济特区而言,面临着在全面深化改革条件下的新的历史使命问题。实际上,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经济特区历史使命的表述,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归纳。
首先,在十八大报告中,虽然没有如往届中央全会报告那样直接提到经济特区①,而是在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不但与经济特区息息相关[1],而且赋予经济特区新的使命内涵和更高使命标准:一是从所包含的区域范围来看,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不但包含了改革开放以来走在全国前列的首批经济特区,同时又进一步扩大到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仍然一如以前党的全会报告那样,对包含经济特区在内的先行地区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不论是由东部率先发展区域、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区域所构成的“四大板块”,还是由一带一路区域、京津翼协同发展区、长江经济带构成的“三大支撑带”,不少地区在许多改革发展的领域领先甚至走在经济特区前面,为全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少可喜的贡献和成功探索,客观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的整体发展态势。二是从所处的报告结构来看,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包括经济特区在内的“有条件的地区”要“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新要求时,是在属于总论性质的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来的,这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在具体部署经济建设内容时才提出的表述相比较,显然其地位、份量和作用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加突出地体现出包括经济特区在内的有条件地区在国家总体目标任务部署中的战略意义与作用。三是从所提到的任务要求等具体内容来看,十六大报告强调经济特区和国家级新区重点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十七大报告提出经济特区和国家级新区要更好地发挥其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十八大报告则对包含经济特区在内的有条件地区提出了更为全面、更加系统、更高标准的要求,即“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其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显然要比之前的党代会报告要求更具宏观战略性。因此,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包括深圳在内的经济特区,当然应当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调整的背景下,继续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从而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后第一次离开北京到地方视察就选择来到广东,沿着当年邓小平南巡线路,先后到达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等地考察,既充分肯定特区发展成就,又从全国战略布局高度对特区提出新要求,表明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特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一方面,中央对经济特区发展成就的高度肯定和高度赞扬,可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察期间的讲话得到充分认识:深圳是我们国家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的一个代表作,是一个中国奇迹,也是一个世界奇迹。显然,习近平同志对深圳发展成就做出的“三个最”、“一个代表作”和“两个奇迹”的高度概括,不但是对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极大肯定,而且也是对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高度评价。对此,可从经济特区自身发展对比(表1)及其与国内其他城市比较(表2)等角度,得到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表1 1980-2014年各经济特区发展比较
表2 201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比较
从全球经济特区来看,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在今年4月《不那么特别》一文所分析的那样,[2]目前全球经济特区总数大约4300多个,四分之三的国家拥有至少一个经济特区,其中若干成功典型中最成功的要数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始建于1980年,后来被称为“深圳奇迹”。中国领导人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来做试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投资者,在那里经过检验的政策被推广到其他城市。
另一方面,在充分肯定经济特区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珠海考察时一再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要求包括深圳、珠海在内的广东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毫无疑问,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期间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要求,不但是十八大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精神的明确化具体化,而且为新时期广东及经济特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当然应当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继续走在全国前面进程中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为深圳等经济特区在新形势下赋予了“继续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新的历史使命。
再次,2015年初,也就是在深圳等首批经济特区迎来创办成立3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做出“四个全面”重要批示,要求深圳要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李克强总理在元旦期间视察深圳时,要求深圳继续为国家种好改革开放试验田,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阶段,着力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发展增添新动力,成为包容发展的示范城市。
众所周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治国理政方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和李克强总理的视察讲话,遵循十八大以来经济特区历史使命的总体思路,从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高度,对成立35周年的经济特区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提出了更为明晰的目标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创特区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四个全面”中勇当排头兵、再创新业绩,继续为国家种好改革开放试验田,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探索新路径、增添新动力。
对于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经济特区新使命的明确要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重要批示精神,作为首批经济特区代表的深圳市在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做出了积极回应。[3]一方面是在思想层面上,深刻体会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充分认识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新的历史使命内涵更新、要求更高,由此牢固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继续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是在发展目标任务层面上,围绕“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城市发展目标,提出“二区三市”具体发展任务,②其中首要目标任务就是“努力建成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重点在两个率先上形成引领:一是率先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二是率先建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全方位开放格局,在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中发挥重要先锋作用,从而把经济特区“四个全面”新使命的引领示范作用具体化。
二、加快构建新形势下的特区改革创新动力体系
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以来,全国各地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包括深圳在内的经济特区也不例外,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围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确立了改革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和项目库,力争率先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拿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的改革项目,不断擦亮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的特殊作用,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大胆探索创新。可以说这些探索和实践,正是经济特区在改革领域发挥先行引领作用的题中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经济特区要通过自身的先行探索、率先引领,从而构建起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不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仅需要制定改革创新的总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和项目库,还应当关注改革创新活动的动力体系问题,从而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为系统推进全面改革创新建立有效的制度性保障。相比之下,各地包括经济特区似乎对于构筑改革动力体系关注不够。
在全面深化改革条件下,构筑改革动力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般来说,改革动力体系由改革动力源与传导机制等构成,在改革创新的启动和深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角度来看,动力源及其传导机制始终都是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内容。作为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改革创新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各个群体和个人,既要关注改革创新的具体方案和操作路径,科学把握改革总体思路、合理安排改革路径、明确改革时间进度,又要做好改革项目储备、甄别和筛选;还必须考察推进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构建运行有效的改革动力传导机制。尤其是在改革创新进入深水区之后,随着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要想确保改革创新不停顿,真正做到改革创新工作攻坚克难的理想状态,就必须积极探索并努力形成切实有效的系统性动力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特区在改革创新方面对全国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不但要在改革创新的具体内容,包括改革总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和项目库等方面要率先推动,形成引领性作用;而且更应该为全国探索形成改革创新动力体系方面,通过先行探索、大胆试验形成具有复制推广意义的引领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后者的引领作用丝毫不亚于前者,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可能更具先行探索和示范推广作用。
以2014年1月~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做出的一系列改革部署为例,一年多来深改组审议通过了涉及经济、文化、司法等领域的70余份规则、方案、意见等重要文件,出台一系列改革方案和细化意见。从这些举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改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来看,都十分重视改革动力机制问题。如在第十四次深改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第十五次深改小组会议针对改革方案提出两方面要求,既要符合实际、符合改革要求,切实解决问题,坚定不移抓好落实,不打折扣,对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对策、积极化解;又要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方案,要在有利于建章立制的改革举措上下功夫,确保改革落地见效,依靠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年来的发展历程也表明,构筑改革创新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各个特区面临大致相似的条件下,深圳之所以能够长期处于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形成了明显优于其他经济特区的动力源及其传导机制,这里不仅包括特区掌舵人和建设者干事创业激情所形成的强大主观能动性动力,而且还在于诸如由大量外来人口快速进入特区冲击原有少量居民利益格局而形成的机制性改革动能,[4]此外当然还包括由港澳台外资加入而带来的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引导性动力。正是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从而使得深圳在相同体制机制环境下,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几个特区的改革创新动力体系,由此推动深圳保持了持续快速的改革创新步伐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
构建全面深化改革条件下的特区改革创新动力体系,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针对改革主导者确立精神道义与物质功利相结合的激励导向。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一方面精神道义的引导可用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五破五立”③来简要分析。“五破五立”的实质就是激励特区改革创新的主导者和推动者继续保持改革创新激情,目的在于从思想层面上激励引导特区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通过破除思想束缚、安逸心态、消极无为、粗放思维和漂浮作风,树立开拓勇气、忧患意识、担当思维、较真态度和实干精神,从而切实推动特区改革创新在全面深化条件下持续推进。另一方面,从改革动力机制来看,在强调精神道义的激励引导作用的同时,还有必要通过市级范围内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方式,搭建有助于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的制度环境,形成物质功利性激励导向机制。比如,深圳经济特区十大观念中,就包含“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一条,其目的就是建立既有利于“鼓励创新”又能够“宽容失败”的制度性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为形成或细化针对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时的免责规程和宽容办法,从而以“负面清单”方式消除或降低改革创新的制度性成本。又如,以街道办书记(主任)适度高配等做法,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改革创新者上升通道中的“天花板”现象,从而激励改革创新者通过有效的制度激励不断推动和深化改革创新工作。
第二,通过社会各界有效参与从而形成全社会改革创新的协作合力。新形势下的改革创新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党政干部的事,而是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既有做大蛋糕的一面,更有分好蛋糕的一面,可以说改革创新的一举一动都与全社会密切相关,当然需要各社会阶层、各利益主体参与到改革创新的具体实践中去。在此背景下,当前尤其需要通过制度设计,一方面确保市民意见能够充分表达,既要关注各种主流性意见,也要注意那些沉默的声音;另一方面保证市民能够有效参与到改革创新的各个环节之中,从改革创新方案的咨询、设计、优化,到改革创新方案的具体推进,都应当引导市民有序参与进来。只有全社会充分参与进来,特区改革创新才可能持续深化推进。
第三,通过社会倒逼机制形成刚性约束型规范。如果说上述的民众参与还是正面意义上的参与改革创新,那么通过社会倒逼机制形成刚性约束,则是民众参与的另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这里的社会倒逼机制,既包括民众对改革创新的强烈期盼和关注(如全国和地方“两会”期间所充分表现出来的各种改革要求),又包括以各种方式对社会运行过程所展开的各种监督约束(如各种特约人员等体制内监督制约方式,借助于微博等网络手段而形成的新型监督方式等)。不论何种形式,都会使改革创新方案、改革创新行为、改革创新参与者产生强大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以倒逼方式对改革创新发挥促进作用。
第四,大力消除改革创新面临的各种阻力。换一个角度来观察,构建改革创新的动力体系还需要解决妨碍改革创新的各种阻力问题,着力消除各种阻力也是构建改革创新动力体系的有效途径。在精神层面存在的阻力主要表现为:缺乏或者丧失改革激情、创新不足守成有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得自满、自甘平庸、小打小闹、各项工作等待上级红头文件精神等消极懈怠现象,肯定会对推进改革创新产生伤害。在操作层面所面临的阻力涉及改革创新的方方面面,例如利益格局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都会对推进改革创新工作产生复杂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妨碍改革创新的持续推进。显然,那些妨碍改革创新的各种现象和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深化改革创新的难度,必须也只能通过改革创新的方式加以消除。这就需要以更大的胆识、更强的魄力、更高的智慧、更为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更为精细的制度设计有效处理。
三、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粤港澳湾区枢纽城市
实施“一带一路”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新体制的重大战略,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构成当前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面对国家对外开放新常态,经济特区迫切需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先锋作用,加快探索建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全方位开放格局。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已经对包括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提出了明确方向,即“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国际一流湾区的情况来看,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主要特征,已经成为集聚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应当成为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和追赶目标。对深圳而言,不但要推动湾区经济发展,更应当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粤港澳湾区的枢纽城市。
其实,粤港澳湾区并不是一个新提法,学术界和政府层面近年来早有相关讨论。早在20世纪末,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教授就提出“深港湾区”设想,随后学术界尤其是粤港澳地区的理论工作者,已就粤港澳湾区、环珠江口湾区展开了不少研究分析,形成了诸如香港/深圳湾区、粤港澳发展湾区、珠江口湾区、珠三角湾区等若干划分方法。④在政府层面,2004年广东省政府颁布《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正式提出建设环珠江口湾区的设想。2011年广东省发布《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提出以东京湾、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为师打造环珠江口湾区,2020年将发展成为经济规模超越纽约、东京、伦敦等三大国际都会区的、经济实力及影响力名列全球最前沿的世界级规模的湾区城市密集群。
从深圳的角度来理解粤港澳湾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级:(1)深圳湾区,陆地面积1995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1062万人,GDP超过1.6万亿元。其空间构成呈现典型的“两湾+半岛”特征,即深圳东湾区由大鹏湾、大亚湾和大鹏半岛构成,西湾区由前海湾(珠江入海口)、深圳湾及南山半岛构成,中湾区由深圳湾、大鹏湾及深港半岛构成。(2)深港湾区,陆地面积3095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1800万人,GDP3.34万亿元(约5054亿美元)。(3)环珠江口湾区,由广东省珠三角9市和港澳构成(小“9+2”地区),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2014年GDP达到7.86万亿元(约1.28万亿美元),其中珠三角9市经济规模为5.78万亿元。(4)泛珠三角湾区,由内地泛珠三角地区及港澳构成(大“9+2”地区),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46亿,2014年经济总量达到22.62万亿元,约占全国内地经济总量35.5%左右,与京津翼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相比毫不逊色,在全国经济发展占有重要作用(表3)。就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而言,自2004年启动跨区域合作以来,泛珠三角所涉及内地9省(区)累计签约项目近2万个,签约金额近3.8万亿元,有力推动了各区域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粤港澳湾区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表3 泛珠三角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比较表
2013年以来,深圳不但在推动粤港澳湾区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行动目标和具体举措。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深圳市于2013年提出发展湾区经济的战略性构思,2014年出台相关文件正式推出湾区经济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深圳还主动把湾区经济设想上升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最终推动将其写入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之中。在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又系统总结在发展湾区经济方面已经开展的部署和行动,明确了强化湾区经济形态和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城市的总体行动目标与若干具体举措。
围绕粤港澳湾区战略枢纽城市目标,深圳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第一,以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同时结合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战略层面上努力推动粤港澳三地取得共识,加紧开展粤港澳湾区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重点应以粤港澳合作为动力,立足泛珠三角广阔区域,遵循国际一流湾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法治筑基、生态优先,形成“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框架下的“特区+湾区+自贸区”的行动方案。第二,发挥集自贸区、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综合优势,依托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打造粤港澳湾区门户枢纽。重点推动粤港澳率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不断拓宽交流合作领域,积极引进港澳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要素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第三,以海港、机场和信息枢纽为节点,推动湾区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深港世界级海港枢纽功能为依托,进一步增强深港组合港的全球航运中心功能,形成粤港澳超级港口群,强化湾区国际贸易集成功能;协同深圳机场与香港、广州机场,构建湾区内多层次航空运输体系,拓展航空配套服务市场,增强和扩大国际空港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深圳及周边城市信息技术领先、信息企业密集和产业发达等优势,加快规划布局一流信息基础设施,增强粤港澳湾区国际信息港节点功能。第四,以厦深铁路沿线重点城市为依托,以深莞惠经济圈、深汕特别合作区为支撑,推动形成深圳——惠州南——惠东——汕尾沿海城市发展带,进而构建深圳东向发展轴线。在此基础上,推动汕尾市、河源市按“3+2”模式参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促进区域的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服务中心,共同构建形成珠江口东岸新型都市区。
注释:
①十六大报告在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第三节“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提到经济特区的任务:“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十七大报告在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第五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特区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大报告则在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②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僵经济中心城市、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③进一步破除“老框框、老套路”的重重束缚,树立敢破敢立的开拓精神;破除盛名之下、志得意满的安逸心态,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破除“为官不为、当官做老爷”的消极状态,树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树立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破除“光说不练、做而不实”的漂浮作风,树立一抓到底的实干精神,以优良作风把深圳的工作做实、把深圳的事情办好。
④这方面的论文可参见:胡兆量,珠三角港澳化及中心湾区化,《城市问题》2009(9);陈德宁、郑天祥、邓春英,粤港澳共建环珠江口“湾区”经济研究,《经济地理》2010(10);路旭、李贵才,珠江口湾区的内涵与规划思路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1(1);刘艳霞,国内外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与启示,城市观察2014(3)。
[1]谭刚.深圳新使命:继续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基于十八大报告相关论述的分析[M]//张骁儒主编.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55~169.
[2]参考消息网,2015-04-04.
[3]马兴瑞.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15-6-16.
[4]樊纲等.中国经济特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钟晓媚
F127
A
1673-5706(2015)04-0026-07
2015-08-10
谭刚,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