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合作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015-11-02刘敬涛
刘敬涛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如何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新难题。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在多年以后都成为高科技人才,但是勇于创新的意识不能没有。那么,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该注意做好几个方面:
一、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对于孩子而言,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所以,家长无疑对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比如,美国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师勃朗宁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枪械,他的父亲就时常鼓励他去创新设计制作各种武器,所以才有了后人熟知的勃朗宁枪械系列。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东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能等到孩子大了我们才想到该培养了,每个家庭教育都不能忽视它。
二、加强家校沟通,营造培养氛围
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除了知识的学习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十分重视。既然如此,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更应密切配合,及时交流信息并达成共识,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都会接收到创新的讯息。
三、加大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育的主要方面,学校的教育理念一定要与时俱进。作为直接的授业者,我们科教老师更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并重视和落实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法、带头参与创新活动
多年以来,农村科学教学由于受到实验条件不够的制约,多数教师一直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虽然学生被动获得了科学知识,但是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很少。要想真正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法,利用实验让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创新。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各种创新大赛活动,带头参与,改变以往指导者的角色,给学生做出表率。
2.利用科学科技教学播下创新的种子
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对世间的每一样东西都会感到好奇,如何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每节科学、科技课中大胆思维,利用所学知识,尽情发挥想象,在他们心里播下创新的种子。比如,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科教宣传,介绍各种创新方法,同时还要扎扎实实地上好平时的科学课。记得在“拱形的力量”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有拱形的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使学生对拱的承受力感到很惊讶。于是,引导学生去想:拱为什么具有较大承受力?拱有较大承受力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经过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学生在课上积极实验,课后,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和一些资料的帮助设计出许多巧用拱形力量的有创意的建筑。也许,他们今天大胆设计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还很幼稚,可谁又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设想不会真正的成为现实?
3.辩证地学习,大胆地质疑
真理不是永恒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科学先驱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当时他们的研究是领先的,可他们思维的结果往往会受当时历史环境的束缚而不与今天科学高速发展的研究结果相符。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我认为这才是成功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当然,这种质疑绝不是对前人思维结果简单的粗暴否认,而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科学方法,更深更广地认识前人总结的知识。也许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自己的创新性行为。例如:在本期教学《科学》“放大镜”一课后,学生从书里知道了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功能。当时我班有一个学生徐某,他就向我提问:“老师,您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吗?”我说:“是凹透镜。”他感到十分疑惑:为什么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功能,老师不戴凸透镜片呢?我没有给他答案,送给他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同时给他讲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并让他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进行比较。通过反复的实验观测,他终于自己揭开了其中的秘密。通过这件事鼓舞了班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
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往往会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很大不同。因此,每个人受不同生活环境的熏陶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品质和风格。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行,但是很有想法,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可以让他们与同学合作,受条件限制不能够完成实物制作,就鼓励他们用科幻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创意想法。
总之,只要我们家校携手,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按照创新发明的客观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科学创造发明。我想,我们民族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定会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我们美丽的中国科学梦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