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
2015-11-02史美娟
史美娟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目标。九年级是学生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习化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了解化学、利用化学、使化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促进社会的发展。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阵地,初中化学老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启蒙人,如何利用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观,是每个化学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还未真正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学生已了解到了有关化学的一些负面事件:酸雨肆虐、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白色污染、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空气、排放的废水使身边的河流变黑等等,所以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谈谈你眼中的化学时,学生会说出很多化学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件。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智慧,用教育这种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九年级学生一年的化学学习中,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及早启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校每年的暑假前会对即将升入初三的学生提出倡议“初三从暑假开始”意在提醒学生在假期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在休息的同时,认真复习、预习,为初三的中考及早准备。从自身做起,我们的哪些行为有利于保护空气?学生通过小报的形式把自己的调查生动地表现出来,简洁的文字、缤纷的图案、小漫画体现中学生对这一调查的兴趣和收获。类似的调查还有“身边的水污染”“我们的塑料用品”“酸雨的危害与治理”“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等等。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这柄双刃剑,只有合理利用好它,才能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
二、在实验中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从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开始,在药品的取量、废液的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做好示范。初三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演示实验是探究碳酸氢铵的性质,课本演示实验是在蒸发皿中完成,实验中产生的氨气任意扩散到空气中,学生闻到了难闻的气味,对教室的空气产生了污染,于是提出问题:如何改进实验避免这种现象呢?学生在讨论中找到了在相对封闭的容器中完成实验,并用导管导出产物进行探究,一个小小的改进,既给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又渗透了保护环境的意识。类似的实验很多,例如分子的扩散实验、镁条燃烧实验、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酸雨形成的模拟实验等等。随着学习的进行,教师用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改进实验既节约了药品,同时也减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污染,变废为宝。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把环保教育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很多的环保理论,课外的实践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环境保护的价值。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三节《自然界的水》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污水处理厂,黑色的污水让学生触目惊心,污水处理的过程让学生兴趣盎然,最后流出的清水让学生惊奇不已,实地观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生自觉地通过网络、调查收获了更多关于保护水资源的知识,有同学撰写的文章被发表在我们当地的晚报上,学生的调查报告还获得了本市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类似的活动还有调查身边的防锈方法,保护金属资源、调查白色污染等等,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重要性,这种效果是老师的说教远远达不到的。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课标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保护环境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化学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从点滴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