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生命”的科学课堂
2015-11-02秦青武
秦青武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使其体验科学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通过降“身价”交朋友、换“角度”同前行、重“生成”引道路、带“问号”指方向等策略建立平等、民主、活泼、上进的师生关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构建和谐、高效、富有“生命”的课堂。
关键词:身价;角度;生成;问号
一、降“身价”——学生的伙伴
科学课的前身是自然常识课,以了解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小学毕业时会像语数学科一样进行自然知识考试。教师是施教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者,教材就是灌输的内容,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时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学生迷信老师、书本的权威,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在学生幼小的心里扎下了“师道尊严”的根。这与“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相悖,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放下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身份,降低“身价”,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交朋友,一起活动、倾听、对话,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换“角度”——学生的同行者
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精心预设高效的教学过程。小学科学探究的每个问题就犹如一个个“小山包”,我们坐着飞机鸟瞰它,感觉它是平的,没什么高度;但如果我们站在山脚仰望它,会觉得高险,攀登起来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去挑战、去攀登是一定能到达顶峰的。小学科学的探究问题对老师来说都是已知的,没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是些日常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设什么好探究的,一看就知道,因此上课时就变为传授式。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些是未知的、新奇深奥的东西。虽然许多现象都是自己身边的,但是没有在意,就是在意了也没有去细心观察过,更没有去思考其中的奥妙。因此我们在“预设”时,就要换换“角度”,“板凳打个调”,站在学生的经验、需求层面上,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把自己当成小学生,从他们的思维角度、方式出发,多方面“预设”,一步一步地探究眼前“未知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锻炼能力,培养兴趣,提升素养。
三、重“生成”——学生的引路人
教科书和教师预设的教案都是静态的,然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思维的生成却是动态的。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一味地注重教科书和“预设”,不关注学生的生成,那就是“照本宣科”,就会使课堂程序化、教条化,课堂将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生机。我在上“辨别声音”时,按照书上提供的材料和我的预设,学生细心听鸟叫和牛叫的声音,找出其中有什么不同,来感悟、体会声音的高低不同,从而得出音调的概念……这样学生对音调的感知深刻、效果好,对概念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一堂普通的科学课,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让他们自由畅谈个人真实的想法,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课堂也会萌发个性化的气息,听到学生灵动的表达。
四、带“问号”——学生的导航者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要探究就必须有问题,没有问题是不可能探究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大胆地提出(发现)问题。比如:在观察鱼时,我把孩子们带到学校的水族馆去观察鱼,并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鱼的什么?为什么?把它记录下来。学生在观察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鱼的全身要长满鱼鳞?为什么鱼鳞是一片一片的,摸起来很滑?”“鱼的嘴不停地一张一合,是在喝水吗?”这一个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就成为他们探究的题材。课堂上我们不能一一探究,但可以利用最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探究,让他们体验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感受探究的乐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一个个自己未解的有趣的问题犹如“导航”,引领着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广阔的大自然,独自或结伴探究自己的“未解之谜”。
总之,降低“身价”与学生交朋友,平等对话,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常见的自然问题,倾听、关注课堂生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发言、思考、实验的机会,在一个个有趣问题的驱动下不懈地猜想、实验、思考,在一次次成败喜悦的激励下不懈地探究问题、磨炼意志、培养能力、提升素养,科学课堂将成为和谐、高效、富有“生命”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2.
[2]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