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件在混合式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15-11-02欧阳卫平马春光付小晶
欧阳卫平+马春光+付小晶
摘 要:以网络课件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能够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度、授课时间、环境、对象等限制,使学生灵活掌握课程相关知识,并进行巩固和拓展。如何正确认识并发挥网络课件在混合式教学中的作用,避免滥用、乱用网络课件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
关键词:网络课件;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0005502
一、相关概念和定义
混合式教学(Blendteaching)是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情景认知理论等学习理论,并借助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打造混合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激发更大学习兴趣和潜能,进行更自由的学习方式的选择,最终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最早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介绍引入,并开始在教育技术领域得到广泛传播。
本文所提到的网络课件是指以某门课程为依托,通过网页形式,为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象所提供的网络学习素材和环境。网络能够锻炼学习者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研讨学习等多种学习和交流方式。该类课件可以在单机版课件的基础上满足更广泛的学习对象、更智能化的页面设计、更方便的交流和互动、以及学习跟踪、测试等功能和需求。
二、网络课件在混合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与研讨
情景认知理论是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认知心理学中经常提到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所做的两个著名心理学实验:一个是人类信息获取来源实验。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视觉学习环境,又有听觉学习环境,还能动手实践,那么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将比单一的学习环境效果好很多。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持久性记忆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
%,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网络课件与传统教材、课件相比,具有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内容丰富多彩(课程介绍、教材介绍、课程重难点提示、教学视音频、拓展资料和链接、习题练习、测试、实验模拟等);碎片时间充分利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课程学习);互动功能完善(论坛、兴趣小组)等优势,因此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研讨,并最终提高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
2方便学生课程预习,做好课堂教学铺垫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心理学家,他用科学实验的方式研究学习规律,提出著名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三大规律:准备律、联系律和效果律。其中准备律是指在学习者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本科教育中的一些专业课程(如现代密码学)具有知识体系庞大、学科交叉性强、逻辑推理严格等特点。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如果没能较好进行课程相关知识的预习,听课过程中会由于部分知识点陌生或者没听懂进而影响后续内容学习。有了网络课件以后,学生可以通过查看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标注、前续知识等相关辅助材料、教学视频等进行提前预习,从而减少上课听课过程中的压力,同时便于更深刻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课堂需要重点记录的笔记。
3鼓励学生课后复习,扫除知识难点与盲区
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端是不可重复性,教师很难针对部分知识点、或者部分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重复讲授。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没能较好掌握教师所讲授的部分重要知识点,下课以后也没能及时跟老师进行较好的沟通;还有部分学生由于请假错过部分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而本科教育中由于部分课程(尤其是数理相关课程)知识连贯性比较强,一旦前续知识没有学好,后续学习将会很困难。网络课件中的课程教学视频能够方便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及时跟上课程的课堂教学进度。
4引导学生课外拓展、练习、巩固与提高
练习律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练习律是指学习者已经在脑海中形成的某种联结如果能够在实践中正确重复,那么这种联结就会得到增强。同时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反馈也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纠正。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通常不能将课程的所有相关知识进行比较透彻的讲解,这就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拓展、练习和巩固。网络课件可以收集大量拓展资源,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同时网络课件还会列举课程的研究前沿、专家学者,设置习题、在线测试和学习兴趣小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件进行知识拓展、练习和研讨。教师也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课程进度调整、答疑、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
5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有可能会发生变动(例如老教师退休),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资料等如何才能更好地传给新教师呢?网络课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依托这个载体,老教师可以将课程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以网站的形式提供给新教师进行学习。新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同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想,对网站进行更新和改进,课程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网络课件应用于混合式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建设了许多网络课程网站作为网络课件方便学生学习,尤其是依托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项目,但是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尤其是网络课件的利用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重建设、轻维护;重开发,轻使用;重页面、轻内容。因此,教师在使用网络课件方便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重学生参与度和过程性评价
2007年10月,史隆联盟发布的研究报告《在线全美:在线学习的五年持续增长》中数据显示:美国2 500多所被调查的大学或学院中,过去五年网络学习注册学生人数的增长率为9.7%,在线学生数增长率为21.5%,由此不难看出混合式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混合式教学应不断关注学生的网络学习参与。
网络课件建设好了以后,教师应及时通知学生进行课程注册和学习,定期进行学习进度跟踪与考核。例如查看学生视频学习进度,在线题库练习成绩,论坛提问与讨论情况等,并将此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有了教师的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就会提高,有了过程性评价作为牵引,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加强。
2注重学习内容更新与维护
网络课件不同于传统教材和课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容更新比较方便,可以较好地根据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内容的推陈出新。教师应带头进行课程内容更新,同时还应选出几个学生代表(或者自己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帮忙进行网络课件的维护,确保课件的可用性、实时性。
3及时解答学生提问并给予鼓励
虽然网络课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通常会希望老师和学长能够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目前大学课堂普遍缺乏师生互动)。授课教师如果能够多抽出一些时间关注学生在论坛中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热心解答和鼓励,将极大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下一步研究方向
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希望能够结合一个具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案例进行研究,并通过定量分析对比传统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网络课件中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较好效果的元素,便于后续网络课件建设。
此外,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严莉,等.关于高校教师与网络教学的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9,(4).
[3]韩锡斌,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4]王佑镁,等.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2).
[5]黄荣怀.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