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
2015-11-02张林
张林
摘 要:高中教育的不断普及,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中课堂继续学习。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人数增多,同时由于江苏高考方案对数学的侧重,学困生特别是数学学困生也相应地增多,甚至因此影响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很棘手。摆在大家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寻找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个性差异;沟通;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54-1
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在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的差异以及各种不同的心理因素,造成了对不同学科学习及理解程度有所偏差,在各门功课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困生,尤其以数学学科比较明显。数学学困生的增多,不仅给高中数学的学习带来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们对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探析。
一、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摸清学困生学困的真正原因
《教育学》上关于学困生讲的很清楚:大多数学困生都是由于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上缺乏毅力,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积压问题越来越多,知识点缺失很多,必然影响对该学科的学习造成学困。具体到每一位学生,又有着较多个性差异,特别是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高中数学教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摸清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原因:有的是因为基础较差,随着学习负担加重,学习压力也会不断增加,一步赶不上,就会十步赶不上。再加上方法不当,知识不能环环紧扣。有的是家长的要求过高,对学生的态度粗暴,造成学生心理上无形的负担,影响学生精力投入。还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毅力和自信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用心认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与之相反的是有些学生好高骛远,自以为是,产生骄傲情绪,学习不认真,结果不能踏实学好每章节内容,从而造成学困。
二、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从心理上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依据学习投入理论的原理,学生的学习投入大概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由于个性差异,不同学生的学困原因又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以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调适,克服学生的低落情绪,减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多方面激发兴趣。比如在学习数列,向学生展示数字排列之美;在学习函数时,通过函数图像向学生展示图形之美,这样在展示数学之美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钻研数学,以极大的情感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教师还应该不断地改变教学及评价方式,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实物或图片的形式对数学或数学问题进行展示或对数学现象进行阐述。课堂上更应该多用肢体语言,以面部表情或手势的变化,让课堂由死板变为活跃,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情进行学习,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弟子规》中指出:“读书要用心用眼用口,三者缺一不可。”部分学困生是由于基础较差,学习不得法,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赶上教学的进度和班级内的其他同学,背着沉重的学习包袱。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制定学习目标,既自我加压又不能急躁,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依靠自己的努力向目标迈进。在学习上要注重知识链的完整性,不留死角和盲点,遇到问题时,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和同学讨论,与老师交流。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正确处理好例题与习题,课本与资料的关系,不做题目的奴隶,要做学习的主人。要能够有跳进题海的勇气,又要能够有从题海中跳出的能力。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设计时,目标要相对合理,不能过高,让学生望而却步,选题要有典型性,以点带面,并不断变换条件,通过变式习题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家庭学校经常沟通,在相互督促下促进学生的成长
赫尔巴特说过:“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染,胜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关注。”教师应多和学生及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建立融洽的关系,学生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上他所教授的学科。教师不能纯粹以一种教与学的关系,一副威严的面孔讲课,让学生胆战心惊地听课,师生间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学生因惧怕老师而牵连到惧怕这门学科,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有问题也不能或不敢向教师请教,就会产生较多的学困生。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和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找出学生的不足,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授之以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些学生学困的原因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家长的不合理的要求和压力,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经济压力等因素造成的。在教师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可以进行家校互访,增进相互了解,共同查找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要从多方面着手,不要急于求成。在找到学困的原因之后,凭借教师的一颗爱心,和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寻找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必要时还要和家长进行交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全面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
[参考文献]
[1]潘美林.让个性在“尝试”中张扬[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2]张健.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1(02).
[3]王燊彬.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