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民用级浸渍试验方法

2015-11-02侯智川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试验箱样件水温

侯智川

浅谈非民用级浸渍试验方法

侯智川

浸渍试验是检验电子产品防水能力的一个重要考核手段,本文就浸渍试验在浸渍试验箱中试验和传统的自然条件下试验两种试验方法进行简单比较和探讨。结果,采用自然模拟试验能适应的试验条件有限,不能为试验提供准确的溯源,使用设备等效能很好的控制各项指标,能为试验的再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浸渍试验是确定装备浸泡在水中时,其结构防止水渗入壳体内部的能力。自动化控制发展至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浸渍试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试验方法已无法满足试验要求,浸渍试验箱应运而生。传统的试验方法是将试件直接放置在水中,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浸渍水位越深要求的水温更加不能达到试验要求,这对试验的结果产生影响。而在试验箱中进行试验,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本文就这两种浸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浸渍试验采用的方法有自然模拟试验和设备等效试验两种试验方法

自然模拟试验:在试验样件使用场所能涉及的环境因素,参照试验条件要求,利用户外暴露,水箱浸渍,环境监视等手段开展的试验,以达到预期试验目的的方法。

设备等效试验:收集试验样件环境要素及被试件试验规范要求,利用部分物理等效机理,进行环境管控,温度、湿度、水深压力等指标的控制及监测,以达到试验的目的的方法。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监测和测控。具体如表1所示。

相关标准的区别

GJB150A在GJB150原有的基础上作出了部分的改进与更新,主要是在试验的水温、试验样品温度、以及浸渍试验分类上有所变化,具体如下表2所示。

从表2所述可以看出,影响浸渍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是水深和水温。在传统试验中,这两个因素都不易控制,在试验箱中均能准确的进行控制。下面就试验箱如何进行水深和水温控制做简单阐述。

覆盖深度控制方法:覆盖深度的控制自然模拟试验受场地及试验水箱的限制,试验状态不易受控,采用设备等效试验时覆盖深度要求采用如下公式

P=9.8d

(注:P——压力,Kp;d——水深,m)

例如:一试验样件在浸渍试验时浸渍深度要求7m,产品几何高度为0.8m,在进入水下0.5m设备加载空气压力为:

P=9.8N/Kg(7-0.5)m

=63.7KPa

由此看出设备加压保压的能力决定了设备的浸渍深度程度。

表1 

试验样件温度控制:对试验样件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温时间一般为2hx,加热样件如条件允许可打开样件密封部位,目的是保证试验样件内外温度一致,试验样件温度稳定后关闭所有密封部位及阀门等,如此是为了使试验样件在该温度状态下浸入水中后,在样件内部产生负压差,从而达到考核防水外壳防止水进入其内部的能力。

综上所述,传统自然模拟试验和设备等效试验,各有优缺点。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试验方法的时候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传统自然模拟试验最大的有的在于试验费用比较低,但是一些对温度敏感的试件来说,利用设备等效的试验箱进行试验是更好的选择。

表2 

开展浸渍试验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参试设备及仪器仪表均在有效期内;

(2)采用加压开展浸渍试验的设备属于压力容器,操作安全参照压力设备操作规范;

(3)加热试验箱尽量靠近浸渍试验箱,便于试验件加热后能在最短时间浸入水中;

(4)试验中断后依据相关标准规定确定试验后期进程计划。

结束语

现有的浸渍试验箱,在温度、压力等环节采用程序控制的技术不断增强,试验的准确性也不断提高,为减少对被试产品接受加压冲击的影响设备在加压速率方面都能有效地控制,但是试验标准要求中还没有对该项指标有明确的指示,在以后试验过程中逐渐累积这方面的数据,加强该项指标的规范化。

10.3969/j.issn.1001-8972.2015.10.003

猜你喜欢

试验箱样件水温
论机车散热器出厂前的预膜处理工艺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环境试验箱温度偏差分析及修正探讨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天线罩等效样件的电性能测试
变温过程试验箱温度特性分析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
汽车覆盖件面品质判定限度样件的制作
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引进氙灯耐候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