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犬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2015-11-02李川武杨前勇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类动物警犬种业

李川武 杨前勇

警犬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李川武 杨前勇

本文从警犬种业管理模式、分布规划、发展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基础与成果推广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警犬种业及产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难题以及研究重点,供同行参考。

一、警犬种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警犬技术是一项研究、开发和利用警犬的生物特性为侦查破案和安全防范等警务活动服务的技术,是公安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方面可发挥着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警犬以其灵敏的嗅觉识别和追踪能力、敏捷的奔跑能力、凶猛的威慑力以及与人类伙伴的特有生物本能,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警务活动。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安全,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警犬技术在物证搜索、气味识别、反恐防暴、查缉毒品、巡逻警戒、安全保卫、消防救援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中,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凸显其快速、高效、简便、实用的独特作用。它不仅是我国公安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开展警犬种业的综合应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警犬种业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警犬种业发展现状

国外警犬的品种没有专门的规定,犬种培育主要是犬业组织或个人依据特定需要而定制。德国警犬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由已经熟悉并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养犬机构或个人提供;有专门执照的犬销售经营商提供;从私人养犬户购买。购买犬的价格根据犬已接受的训练及训练的程度而有所区别。年龄为1~3岁的公犬或母犬,通过兽医的检查健康状况良好,不受枪声及周围环境影响,具有良好的兴奋性及猎取欲,经过一个月的试用期,才有可能成为警犬。英国警犬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从社会上购买;二是接受市民的捐赠;三是警察厅专门的养犬场自己繁殖饲养。选好的小犬长到约3个月大时,便可推荐给警方。提供给警方使用的犬有4周的试用期,犬被带到兽医那里进行血液检查、尿检和光检查。在试用期里,带犬警察和犬逐渐熟悉,加强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和关系。如果发现犬不适合训练,可以退回。在训练警犬之前,带犬民警需经过全面培训。美国的警犬使用单位和警犬训练基地,不开展警犬的繁殖。需要时,警犬训练基地会通过中介到社会上去购买,选择1岁半左右的育成犬,选取的品种大多是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和荷兰牧羊犬等,国外部分国家警犬现状见下表。

国外部分国家警犬发展现状一览表

在国外,警用犬品种有数十种,常用的有10多种。主要有德国牧羊犬、罗威纳犬、杜伯文犬、拉布拉多犬、马里努阿犬、史宾格犬、苏格兰牧羊犬、大丹犬、寻血犬及各类杂交改良犬等。

(二)国内警犬种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公安机关使用的警犬主要依靠警犬技术机构繁殖培育提供,自1998年警犬技术工作管理体制调整以来,我国警犬繁育工作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公安部拨出专款,从国外引进了七个品种的种犬,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我国警犬技术工作中警犬品种单一、种犬老化、品质退化的状况。其次,建立了以公安部四个警犬基地、所、校为一级繁育单位、省级警犬基地为二级繁育单位的两级警犬繁育体系,成立了公安部警犬繁育工作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与繁育工作有关的规则规程,使我国的警犬繁育工作走上了统一和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此外,通过成立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扩大了警犬繁育工作的社会基础,拓展了训练用犬来源的渠道。目前,我国警犬种业现状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警犬种质来源过分依赖国外品种。随着警犬技术的迅速发展,警犬数量大幅增加,品种更加多样化,我国警犬种质资源和应用矛盾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工作犬种有德国牧羊犬、罗威纳犬、马里努阿犬、拉布拉多犬、杜伯文犬、史宾格犬、荷兰牧羊犬、昆明犬等八个品种,大多来自欧洲国家,只有昆明犬是本土工作用犬种。因风土驯化和使用目的差异,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警犬种质资源和地方犬种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保持警犬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警犬种质资源血系过窄,近交系数高,有退化趋势。随着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种犬的力度降低,种犬在小范围的选育中,遗传漂变可能导致一些等位基因在种群中消失。三是警犬繁育工作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繁殖工作先进技术的使用不足,育种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技术阶段,繁殖障碍问题依然较突出。

三、警犬种业的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

警犬种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针对我国当前警犬育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警犬技术发展的需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发挥已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分别从群体水平、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不同层次探讨警犬主要工作性状的遗传规律,并结合警犬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品系)的培育,将常规育种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建立育种技术新体系,解决常规育种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警犬的育种提供新途径和新方法,为我国警犬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新品种(系)。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警犬重要工作性状标准化测定技术研究;2.警犬主要工作性能的数量遗传学研究和育种研究;3.警犬主要工作性能的分子数量遗传学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警犬繁殖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围绕警犬基础研究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重点突出犬行为遗传学、犬繁殖育种学和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3个重点学科。目前,我国尚无大专院校开设专门的犬繁殖学和遗传育种学课程,尤其是犬行为遗传学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学科,地方院校因缺乏必要的硬件条件、专业教师以及受社会需求量少的限制无法专门开设课程。而公安、军队院校尽管开设一些课程,如:犬行为学原理、犬繁殖学等学科,但因其强调实用性,学科广度和深度远远达不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学科水平。因此,警犬在学科建设方面应与地方院校深入合作,尤其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联合培养方面多下工夫,争取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端人才,从而为我国警/军犬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四、警犬种业的开发与研究成果转化

警犬种业的开发,是警犬技术工作的源头。为了保障警犬技术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扎实做好警犬种业的开发和推广工作。目前采用规范化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中国特色的警犬繁育工作体系,实现警犬种业的集成示范与成果转化。

与西欧和美国等犬业发达国家的警犬技术工作相比,我国在警犬繁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国外警察机构很少开展警犬繁育工作,警用犬主要来源于民间,由于人文环境的区别,我国主要依靠警犬技术单位开展警犬繁育,从而保障警用犬的来源和群体品质。为了确保能为公安机关提供量足质优的警用犬,全面加强警犬繁育工作,成立了公安部警犬繁育工作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相关行政领导和专家组成。代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管理、指导全国的警犬繁育工作。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全国警犬繁育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等,并组织检查、考核;指导种犬资源的开发利用,组织种犬考核认证;开展业务培训。组织认证考核公安部二级警犬繁育单位资格;组织开展警用犬品种、品系的培育,推广警犬繁育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开展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提高警犬繁育技术水平。繁委会下设办公室、四个片区小组。负责贯彻实施繁委会的决策,完成各项具体工作。繁委会每年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总结和研究部署警犬繁育相关工作。

近年来,警犬种业的科学研究依托两级警犬繁育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完成了“昆明犬复壮的研究”、“DNA技术在警犬保纯与繁殖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犬血管性假性血友病DNA早期检测研究”、“全国警用种犬DNA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中系德国牧羊犬培育研究”、“中系史宾格犬培育研究”、“罗威纳犬与杜伯文犬杂交利用研究”等许多项目,其成果的转化提升了警犬技术的战斗力。

五、 警犬种业的发展趋势探讨

(一)警犬育种方法的发展阶段

警犬育种方法的发展将经历了4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常规育种方法阶段;二是数量遗传学方法阶段;三是生物技术方法阶段;四是分子遗传标记方法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建立在数量遗传学基础之上,将基因的作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只能利用表型和系谱信息。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作类动物育种进入了分子育种新阶段,即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和分子遗传标记方法进行动物育种的后两个阶段。

未来发展趋势大体框架是基于先进的育种方法,在巩固和利用国外品种的基础上,发展我国本土警犬品种的资源应用,拓展工作类动物种业的使用空间。

(二)警犬种业的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民间犬业与专业部门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与互作,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开展了会员制度,种犬登记认证,犬展犬赛等一系列活动,拓展了警犬繁育的发展空间,专业部门的警犬繁育工作也在向科研、管理、导向上转型。“以专业部门为导向,以民间犬业为基础”,这将是警犬种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技术路线图

(三)警犬种业产业未来发展重点

以部属警、军犬基地为龙头,以特定品种为特色,建立和完善若干个以警、军犬为主的工作类动物繁育中心和相关种源基地,开展工作类动物新品种和品系的培育;在扩大工作类动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类动物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研究;利用常规育种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和建立优秀工作类动物品系,开展克隆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研究,提高优良动物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满足我国相关领域对工作类动物的需求。

1.重大基础问题

应用DNA遗传标记技术,将基因改良技术运用到工作类动物育种实践,开展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为主体的育种研究,开展犬神经类型、嗅觉、胆量、占有欲、耐力等行为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使分子遗传标记和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警、军犬育种工作中有所突破。开展以基因组学研究技术为核心,涵盖生产性能及相关生理指标的自动测定和采集技术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或重测序)信息开展动物重要性状的精准鉴定与评价技术。应用边际多样性方法优化品种资源保护方法,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前沿技术与核心技术

将基因组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运用芯片技术、重测序技术和传统的育种手段加快警犬品种的中国品系培育节奏。包括胚胎工程育种与繁殖技术,动物克隆育种与繁殖技术,分子生物学育种与繁殖技术等。

3.共性关键技术

包括常规育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性别控制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分子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技术,及信息化技术等。

4.新产品研发

以现有的警、军犬、导盲犬等工作类动物种业为基础,利用现代的遗传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研究开发与工作类动物种犬发展相关的器械设备及检测试剂等检测产品。

5.产业模式

将警、军犬等工作类动物产业的育种成果主要在军队、公安机关及相关领域推广;加强相关领域与科研院校的联合,实现以工作类动物使用机构为主体的专业化育种,探索出一条引、育、繁、推一体化的路子。实现警、军犬等工作类动物遗传繁育研究和训练使用相结合,协调发展,综合提升工作类动物的种质利用效率。

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330100)

(编辑:李 冰)

猜你喜欢

类动物警犬种业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首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培育成功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为何有袋类动物多出现在澳洲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幽灵般的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