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会计教育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2015-11-02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商业会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会计人员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一、高等会计教育面临的冲击

会计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商业语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会计人才的作用更加明显。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对今后我国的人才需求进行预测,未来10年,随着不同经济实体的出现,社会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熟练掌握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将成为我国的热门人才。这给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相应地高等会计教育也将面临一定的冲击与挑战。

(一)高级会计人才的短缺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时,会计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企业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简单,主要以财务核算为主,因此,市场需要大量的初中级会计人员,而对于高级会计人员却需求甚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中小企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日益发展成了大中型的企业及集团公司,此时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和多元化,会计人员将逐步发挥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从而替代原有的会计核算功能,这样原有的中小企业传统的“账房先生”就需要适应经济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需要掌握除会计核算以外的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例如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等新知识,才能胜任未来复杂经济环境中的财务工作。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会计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日趋重要,特别是高级会计人才在其中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目前,从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总量与结构来看,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为8万人,中级151万人,初级260万人,高、中、初级比例为1︰19︰33,这表明当前我国初级会计人才已经饱和,中级会计人才相对短缺,而高级会计人才严重紧缺。基于此,我国财政部确立了会计人才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要达到1︰7︰12,到2020年,这一比例要进一步优化为1︰4︰5,会计人才总量到2020年增长40%。由此可见,高级会计人才严重不足,其需求前景十分广阔。

(二)知识结构合理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不足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2014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整体地位的提高必然需要各行各业的综合型人才,会计行业也是如此。要求会计人员突破传统的会计核算的框架,投身于企业宏观发展战略的决策中,更关注企业经营管理。

当今时代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企业管理、预算管理、决策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懂得计算机操作,能够掌握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如领导决策与艺术、组织与沟通等,使传统的会计人员变为当今社会所需的理财专家。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三)国际化会计人才的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跨国业务,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更加速了跨国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但无论是境外企业来中国发展,还是中国企业到国际发展,都需要具有国际眼光、通晓国际业务、掌握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尤其是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对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却远远滞后于涉外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一家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中,大概仅有10%的毕业生能真正符合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高校会计毕业生中,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较低,国际化水平不足,还很难胜任高水平国际业务的工作要求。这也是目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的会计专业人才数量巨大,但其业务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国际化企业用人的要求;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内资企业工作,进入外资企业或者从事国际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较少,特别是既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又精通国内会计准则,既懂会计又懂管理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缺乏,尤其是持有国际通行执业证书的高级会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据统计,在我国目前1 200万的会计从业人员中,仅有6万人符合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而我们需要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约为35万人,由此可见,国际化会计人才在我国的缺口很大。因此,如何培养一批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就成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应对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复杂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对于初级会计人员的需求在减少,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在扩大,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才需具备公司治理、行业知识、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因此未来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该从能力培养着手,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会计本科教育阶段的改革

1.加强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力度。首先,从课程内容上进行更新。对部分课程进行改革,增加国际会计准则等相关课程,加大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课程的课时,同时对于这些偏国际化的课程,建议采用英文教材,或者中英文对照版教材,课堂采取双语教学,以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其次,建立培养机制,加强双语教师的师资培养。学校要鼓励教师定期进行对外交流,出国考察;与国外相关的院校建立长期的师资培养计划,加强会计国际化方面的讨论、学习,从而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第三,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途径。根据国际会计人才的特点,学校可聘请国外优秀教师授课、开设讲座,也可以通过1+2+1、2+2模式等,让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或实习,了解国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逐步熟悉了解国外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及其内容等。

2.知识结构体系的改革。首先,对专业课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合并调整,增设企业内部控制、高级财务会计、社会责任会计、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战略管理等专业课程;其次,逐步加大税务筹划、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课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校应积极开发培训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所需的“软”课程,增加人文、哲学思想、企业家精神、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人文课程,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才。

3.重视实践环节,拓展课外专业知识训练。在会计本科教育阶段,改革要朝着加大实践教学方向发展,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注重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会计综合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建立校外实习或者考察基地,企业与学校相互交流学习,学校主动走进企业,企业受邀进入学校,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水平。

(二)应用型硕士教育的改革

会计硕士MPAcc(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简称 MPAcc)是我国基于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新设立的一种学位类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大MPAcc的培养力度成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建议:

1.扩大MPAcc培养院校的范围。2011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 《中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方案》,建议设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高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EMPAcc)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等四个系列,形成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梯次结构。目前我国已有107家单位获得该专业学位授予权。而在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也将以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主体的应用型高级会计学科建设工程列入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六项重大工程之一,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对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视。因此,我国应逐步扩大对MPAcc培养的院校,加大培养范围。

2.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来培养MPAcc。由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而不同的会计主体所处的行业不同就决定了所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因此作为更侧重实际能力培养的专业硕士MPAcc,应该在实务方面注意各行业的特点,针对不同行业的业务特点,培养适应各行业的会计高级人才。

3.企业与高校合作,调整培养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硕士主要是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专门人才,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复杂实务问题的能力,其实务导向是专业学位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其应用性和实务性。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逐渐加大实务课程比重,例如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充分吸收来自会计实践领域的专家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及实务辅导工作;或者由企业家直接讲授管理类课程,配以校内教师辅导;或者邀请校外的会计师、企业家定期进行企业实务方面的讲座;注重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形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会计人员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