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备粮轮换价差问题的解决途径

2015-11-02芷江侗族自治县粮食局湖南怀化419100

商业会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储备粮价差补贴

□(芷江侗族自治县粮食局 湖南怀化419100)

储备粮是县级以上政府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性粮食。为了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县级以上政府每年都要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等联合下达轮换计划,这对调剂市场余缺、平抑市场粮价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宏观调控作用。近两年来,由于轮换新陈价差不断扩大,储备粮的轮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2013年下达的轮换计划基本难以完成,承储企业困境重重。

一、储备粮轮换模式对承储企业的影响

按照储备粮管理办法,储备粮轮换实行“等量轮换,其值不变,新陈价差定额补贴”。在粮价没有大的波动,新陈价差不大的前提下,承储企业能够按计划定期定量轮换,企业也不会出现大的亏损。如粮价出现大的波动,新陈价差出现大的差额,承储企业会因轮换亏损太大,无力轮换。其结果是粮质更陈,销售更难,新陈价差更大,亏损更多,形成恶性循环。

二、新陈价差扩大的原因

在收购上,国家为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市场粮价较低时,实行托市保护价收购。托市保护收购价的执行,确定了轮入新粮收购价格不能降低。

在销售上,一是受“镉米事件”的影响,销往外省的渠道受阻。二是大批量的越南大米涌入粮食市场,其价格比本地大米价格每市斤低0.05—0.08元,给粮食销售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三是相邻的贵州省储备粮轮换采取了由政府公开拍卖,差价政府兜底,企业不承担轮换价差的政策,轮换粮的价格跌入低谷。四是轮换粮的品质与新粮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口感差、黄粒米多、碎米多是对轮换陈粮的确切评价。五是粮食加工企业为保证大米质量,对轮换粮的需求大幅减少。根据对芷江12家民营粮食加工企业的调查,加工轮换粮的比重由2011年前的37%降到了现在的15.8%,而且在购买时都是选择性的购买,凭关系性的购买,少批量性的购买,先加工卖出后再付款购买。由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销售价格一降再降,收购价格受到最低保护,轮换粮食新陈价差不断扩大是必然的结果。

三、解决储备粮轮换价差的主要途径。

储备粮轮换价差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涉及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扭转轮换价差的问题:

(一)提高储备粮存储费用标准,稳定提高储备粮质量。现行的储备粮费用补贴标准较低,承储企业维持运转已非常困难,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提高粮食质量,改善仓容条件,增加储粮设施。因此,提高储备粮费用补贴标准迫在眉睫。储备粮费用补贴标准提高以后,承储企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储备粮的管理,提高储备粮质量,延缓储备粮陈化速度。一是把好粮食入库第一关,在粮食入库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设备,对入库粮食进行筛选整理,只将筛选整理出的好粮作为储备粮储存,差粮由承储企业按商品粮及时处理,价差从储存费用中弥补,确保储备粮的入库质量;二是粮食进仓以后,要利用先进的储粮设施,通风透气,对储备粮进行实时监测,控制粮温,确保粮质稳定;三是改善仓房条件,制定相应的方案,延缓储备粮陈化速度。只有品质得到了提高,储备粮的轮换价差才会缩小,才能促进储备粮的轮换顺利进行。

(二)缩短储备粮存储年限。现行的储备粮轮换年限是三年,由于种粮农民仓房条件的改善,很多农民当年收购的新粮并不急于出售,而是存在自己家中的仓房中,第二年新粮收购前再出售,承储企业收购的新粮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自存一年的粮食,再在承储企业存三年,存粮时间已超过四年,陈化不可避免。缩短储备粮存储年限,是避免粮食进一步陈化的关键。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时就提出了转变轮换机制,储备粮储存时间对粮食质量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将储备粮保管期限由三年调整为两年,有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价差小。根据与粮食加工企业管理人员的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储备粮储备时间减少一年,新陈价差不大,最大价差每吨只有60元,而且他们收购和加工的粮食85%以上都是两年的粮食;二是轮出的粮食质量有保证,不愁轮换;三是能降低保管成本减少费用支出;四是可以缓解农户卖粮难的问题,能起到帮助农民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

(三)改进储备粮轮换的补贴模式。政府与承储企业应分清责任,各司其职,承储企业只负责保证粮食质量,轮换的盈亏由政府承担。从现行的两种补贴方式来看,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是目前我省实行的定额补贴方式,其好处就在于补贴标准定出后,企业可以自由、灵活、多渠道、多途径快速轮换储备粮,盈亏由企业负责。目前的问题在于补贴标准太低,1994年相关补贴标准出台后就没有再调整过,在新陈价差较大时,企业亏损太大,无力轮换,达不到轮换的效果。二是由政府公开拍卖,定向销售,亏损由政府全额承担。这种方式有利于承储企业一心一意地保管好储备粮的质量,降低了企业承担轮换亏损的风险,也让政府对储备粮的储存质量、储备数量、轮换市场价格等方面的情况明明白白,对今后的粮食储备决策和宏观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利的方面,每轮换一批储备粮,政府都要举办一次公开拍卖会,与承储企业结算补贴费用,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企业也不能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经营。相比之下,定额补贴还是最可行的办法,只需要一年核定一次补贴标准,企业在核定的补贴标准内灵活经营,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储备粮价差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江西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辽宁省地方储备粮存储模式及优化对策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关于地方储备粮轮换业务会计核算处理办法的探讨
财务预算在储备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