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集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15-11-01栾劲松
栾劲松
【摘 要】各学科对集群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在社会认同视角下研究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大学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对集群行为影响的差异和在高低群体认同被试间的差异。研究证实了:1.大学生集群行为意愿显著预测集群行为;2.大学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正向影响集群行为意愿,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3.大学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多元回归方程显著;4.大学生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影响差异显著,对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的考察证实了高认同感被试中,群体目标达成程度和影响决策者程度的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意愿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集群行为 社会认同理论 群体认同 群体效能感
一、集群行为影响因素概述
对集群行为的研究始于法国社会心理学家Le Bon,他将街头抗议活动视为越轨行为,并通过考察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体行为提出了最初的集群行为理论,早期的研究主要强调集群行为的非理性、匿名性、传染性。目前普遍将集群行为定义为,群体成员作为群体的代表参与到群体行动中,行动的目标是改善整个群体的现状、地位、权利或影响(Wright&Taylor,1990)。
1.相对剥夺论
相对剥夺论提出相对剥夺感是集群行为产生的必要前提。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源于目前的状态与他人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该理论假设只有当个体意识到自身地位的相对剥夺才能产生愤怒、不满、憎恨,这样才能进而努力改变命运(Runciman,1966)。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基于社会比较,群体进行的社会比较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理想化的(Leach Snider,2002),也就是说既可以是与其他外群体进行比较,也可以是比较自己的所得与期望。
2.资源动员论
该理论关注的是更宏观层面的集群行为现象,如社会运动组织中的政治权力和权威。集群行为需要动员的资源既包括有形的资源,如事业、经济收入、特定的权利等,也包括无形的资源,如威望、领导力、道德承诺、信任;动员的过程即群体整合各类资源来达成群体目标的过程(Olson M,1968)。资源整合和动员都需要组织的参与,因此,结构良好的组织更易产生有效的集群行为。
3.价值累加论
价值累加论考察的是社会结构对于集群行为的影响,强调社会压力或结构性紧张对集群行为的决定作用,集群行为中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正是释放压力和紧张的过程(Locher,2002)。集群行为的六个决定性因素包括:结构性助长、结构性紧张、普遍性信念增长、催化因素、参与动员和社会控制,这六个因素共同决定集群行为的产生并按既定顺序发生作用,即价值累加过程。
4.社会认同论
社会认同论强调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的产生起决定作用。高群体认同者更倾向于采取集群行为来改变群体地位或表达政治立场、价值观;对群体达成目标的效能感也影响集群行为意愿,群体效能感越高参与集群行为的意愿越高。当个体相信集群行为能够改变现状时才会真正参与到集群行为当中,也就是群体效能感会显著影响集群行(Abramson& Aldrich,1982)。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假设
根据集群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和国内外研究结论,本研究采用社会认同论视角,研究假设如下:
H1:大学生集群行为意愿显著预测集群行为;
H2:大学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正向影响集群行为意愿;
H3:大学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H4:大学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多元回归方程显著;
H5:大学生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影响差异显著,表达价值观维度最显著影响集群行为意愿;
H6:群体认同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在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上差异显著。
2.研究工具
2.1 问卷结构
问卷主要考察群体认同、群体效能感、集群行为意愿和集群行为四个变量。问卷的情境为根据新闻改编的自编材料,根据自变量水平2(群体认同:特殊凸显组、一般凸显组)*2(群体效能感:高、低)设计四种情境材料,根据群体认同特殊凸显组和一般凸显组设置两种问卷问题。问卷的情景设计为校园周边药厂环境污染问题,要求被试阅读情境材料后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回答,采用七点计分法。
2.2 问卷预测试
为确保问卷的信效度可靠,先进行初测,被试为长春市A大学学生,男28名、女32名,年龄在18—23岁(M=20.21,SD=1.74)。
初测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Cronbach α系数达到0.862,信度理想。效度的检验通过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考察,结果显示KMO值为0.715,Bartlett球型检验P值小于0.001,表明可以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题目解释的总方差超过标准值82%,较理想;但群体效能感部分第3题和第6题(总题号的第8,第11题)的因子载荷不理想。为提高问卷效度,保证题目考察的清晰准确,在正式施测时将这两题剔除。
3.研究被试
被试为长春市A大学南校区学生140人,年龄在18—27岁(M=22.67,SD=2.49),男生61人,女生79人,自然科学专业学生48人,社会科学专业学生92人。研究采用单盲设计,告知被试发放问卷目的为“‘环保你我、绿色校园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施测均在学生下课后在教室内进行,施测过程被试之间无交流,无外部干扰,施测时间为15分钟,四种情境材料随机分发给被试,回收有效问卷137份。endprint
4.结果分析
采用SPSS19.0对结果进行分析。
4.1 问卷信效度检验
问卷总信度Cronbach ɑ 系数为0.838,三个分量表信度均大于0.7,信度较理想。对问卷整体进行效度检验,KMO值为0.707,Bartlett球型检验小于0.001,表明可以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分量表的效度理想,剔除初测两道题目后,总体解释总方差从82%上升到88.71%,因子载荷矩阵显示因子载荷结构效度理想。
4.2 操纵检验
本研究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为验证实验材料对被试的操纵是否有效,首先进行操纵检验。对特殊凸显组和一般凸显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群体认同特殊凸显组均值6.57(SD=0.45)与群体认同一般凸显组均值5.78(SD=0.48)之间差异显著,t=0.89,P<0.001。对高群体效能感组和低群体效能感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高群体效能感组均值6.10(SD=0.62),显著高于低群体效能感组均值5.64(SD=0.59),t=4.40,P<0.001。因此证明实验对两个自变量的操纵均是有效的。
4.3 变量间相关
集群行为意愿与群体认同之间显著正相关,r=0.26,P<0.01;集群行为意愿与群体效能感之间显著正相关,r=0.53,P<0.01;群体认同与群体效能感之间显著正相关,r=0.38,P<0.01;集群行为意愿与集群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r=0.57,P<0.01。
4.4 集群行为意愿对集群行为的预测程度
集群行为意愿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引发集群行为,为说明集群行为意愿对集群行为的预测程度进一步做回归分析。本研究对集群行为测量通过有无留下联络方式体现,为二分变量,将集群行为意愿按照平均值分为高低两组,做集群行为意愿对集群行为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B=3.04,卡方值wald=33.40,P<0.01,拟合度理想,证明集群行为意愿能够较好预测集群行为。另外,伪决定系数Cox & Snell R=0.30,Nagelkerke R=0.41,由于伪决定系数代表的是自变量解释因变量的变异占因变量总变异的比例,在logistic回归中不像在线性回归中那么重要,所以这个伪决定系数的值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可以证明集群行为意愿能够显著预测集群行为,实验假设1得到验证。
4.5群体认同、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影响
将集群行为意愿作为因变量,用方差分析考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结果表明群体认同主效应显著(F=3.30,P<0.001),群体效能感主效应显著(F=8.10,P<0.001),证明了实验假设2。同时群体认同与群体效能感交互作用显(F=2.94,P<0.001),证实了实验假设3。
4.6 集群行为意愿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模型对集群行为意愿的拟合度,集群行为意愿作为因变量,将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两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这两个自变量可以解释集群行为意愿28.1%的变异,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显示该模型回归显著(F=27.6,P<0.001),证实了假设4。得到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结果显示群体认同变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t=0.77,P>0.05),群体效能感的回归系数显著(t=6.50,P<0.001),说明本研究中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意愿预测的拟合度较好。回归模型为,集群行为意愿=0.06*群体认同+0.51*群体效能感。
4.7 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
为进一步分析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对集群行为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一自变量的四个维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决策者和表达价值观两个维度能更好预测集群行为意愿,拟合度高(P<0.01),群体目标达成和影响第三方维度的回归分析拟合度较低(P>0.05)。其中表达价值观这一维度对集群行为意愿的贡献最大,证实了实验假设5。
4.8 高低群体认同组在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上的差异
分析群体认同特殊凸显和一般凸显组在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表1)高群体认同组在表达群体目标(t=3.89,P<0.001)和影响决策者(t=2.49,P=0.01<0.05)两个维度上的效能感显著高于低群体认同组;两组在影响第三方(t=0.64,P=0.51>0.05)和表达价值观(t=-1.16,P=0.24>0.05)维度上的效能感差异不显著。结果证实了假设6的一部分。
表1 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在群体认同高低组间的差异
F Sig. t df Sig. MD Std.
群体
目标 0.015 0.903 3.895 135 0.000*** 0.51397 0.13195
影响
决策
者 0.700 0.404 2.496 135 0.014* 0.53113 0.21276
影响
第三
方 0.104 0.748 0.649 135 0.517 0.12772 0.19681
表达
价值
观 11.045 0.001 -1.162 135 0.247 -0.14094 0.12126
注:*,P<0.05;***,p<0.001.
三、研究结论
实验证实集群行为意愿能显著预测集群行为,证明了意愿和行动之间的高匹配,说明大学生能够较好地将集群行为意愿付诸行动,有较好的行动力。endprint
结果证实大学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正向影响集群行为意愿;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该结论同目前的大多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大学生的群体认同越高、群体效能感越高,参与集群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并且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之间相互影响。
群体认同和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多元回归方程显著,这一结论为集群行为研究的社会认同视角提供了实证研究证据。今后的研究可以考察其他因素如情绪、情境等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多角度深入研究。
群体效能感四个维度对集群行为意愿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影响第三方程度和表达价值观两个维度对集群行为意愿的回归显著,表达价值观维度的拟合程度最优,符合近期国外对价值观影响力的研究结果和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点,说明表达价值观这一维度在大学生集群行为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研究证实了高认同感被试中,群体目标达成程度和影响决策者程度的群体效能感对集群行为意愿影响更显著,但影响第三方和表达价值观程度的群体效能感对不同认同水平被试的集群行为意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说明大学生群体不论群体认同高低,均表现出在影响第三方程度和表达价值观上的高群体效能感。该结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在组织大学生集群行为时,如果招募组织性很强、群体认同较高的个体需要强调行动的群体目标和对决策者的影响;如果招募组织性不强、群体认同较低的个体可以更强调集群行为对第三方的影响和自身价值观的表达。
根据实验结果,表达价值观这一维度对于大学生群体更加重要,所以在积极引导和干预大学生集群行为时,需要注重提供顺畅的沟通渠道,以此为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表达提供平台。另外学校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正面价值观的引导,以此帮助同学们形成积极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白亮,金露.近十年来我国社会认同研究评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01):25-29.
[2]薛 婷,陈 浩,乐国安.集群行为诸理论的整合模型[J].心理科学,2010,33(6):39-43.
[3]张书维,王二平,周 洁.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7(03):95-102.
[4]严磊.基于集群行为社会认同模型的集群行为动力机制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5]Runciman, W.G.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A study of attitudes to social inequa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England[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6]Wright,Taylor, Moghaddam.Responding to Membership in a Disadvantaged Group From Acceptance to Collective Prote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8(06):994-100.
[7]Leach C.W, Snider N., & Leach C.W.“Poisoning the consciences of the fortunate”: The experience of relative advantage and support for social equality[M].In I.Walker & H.J.Smith(Eds.),Relative deprivation: Specification, development, integra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8]Olson, M.(1968).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M].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David A.Locher.Collective Behavior[D].Missouri Southern State College,2002.
[10]PR Abramson, JH Aldrich.The decline of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J].1982,7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