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2015-11-01叶其旺
叶其旺
小学语文阅读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校实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校本研究已多年,我认为有如下几点最值得我们基层学校语文教师关注。
一、注重“情”教“情”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衡量语文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
这一研究结果委实让我们语文老师汗颜。我们谁不想自己的学生愿意阅读呢?那么,究竟如何让学生愿意读呢?我认为关键还是要突出一个“情”字。“情”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更是如此,需要老师对课文着力 “情”教“情”读。
一是教师有情。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使学生可亲近、可信赖、可仿效,没有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这样教师就能得心应手,最佳发挥;学生则如沐春风,其情浓浓。
二是教師煽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地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有老师教学《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时,有老师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
二、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书是靠学生自己去读懂的,教会学生读书可受用一辈子,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个例子而已。但教师仍止步于“我问你答,我启你发”的浅层次上,结果学生的主动性、求异性受到伤害,因为教学本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们不妨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先想、多想。教师给学生引路架桥,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过桥。方法上,可让学生互问互答、取长补短,或改由学生问老师,共同切磋。教师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学生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便于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扫除障碍,解开症结,指点柳暗花明处;矫治思维“盲点”,拨正思维歧途,师生都进入“积极思维的王国”,教学相长。
三、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而小学正是培养语文阅读这习惯的起点时期。
一是预习习惯的培养。老师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
二是培养收集资料帮助阅读的习惯。对有一定难度的课文,老师在讲读课之前,可以让学生从报刊上、网络上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能使课上得更成功。
三是培养阅读阶段性习惯。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四、注重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不知不觉中将朗读与理解脱节了,往往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结果学生或横憋顺憋,或鹦鹉学舌,并没有读出感情来。因此,我们必须把理解与朗读结合起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这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何为“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才行,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综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但突出了情的作用、问题情景的创设、习惯的培养、理解与阅读配合,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做到了,效果基本上就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方法加以细化和创新,则必然更能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