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2015-11-01裴英
裴英
【摘 要】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问题。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策略之一,深入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对于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师 专业发展 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经过学习、反思、合作、交流、研究、实践,最终达到职业标准,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标准的达到是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环境支持的。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会使教师成为专门的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最大的需求。
一、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一种自我修炼,自我提升,是向着自我职业目标和专业理想攀登的过程,是始发于内心的。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反思可以使教师不断地超越自我。反思是什么?杜威指出,反思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反思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表面的、肤浅的、粗糙的,反思是一种仔细观察、详加分析、充分考虑、积极预见的过程。反思的方法就是一种解决经验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一种使人明智的行动的方法。一个思维过程完结后,不仅问题解决了,思维者的知识、经验也获得了新的内容、新的性质,思维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反思是教育创新的动力。
二、同伴互助交流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教师灵感的重要来源,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养成了封闭的陋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影响还很深远。再加上这些年来频繁的评比、评优选先及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处于自我防备、自我封锁状态,同事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忽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而且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因此,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校本教研过程中,除要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研究意识外,也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
三、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要学会研究,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代教师往往只是课程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师的独立思想和创造性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有时成为误人误己的“愚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开动自己的大脑,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课程改革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式、新方法等等,不仅需要学习、反思,更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去领悟。对课程改革中层出不穷的“创新”,更需要通过研究去鉴别其真伪。一些教师误以为做研究是专业研究员或大学教授的专利,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高不可攀。其实每一个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都能进行某方面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来说是天然的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就不得不广泛阅读,相互探讨、互相推荐参考书目,进而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通过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的前、中、后等方面获得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
四、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专业引领通常是指通过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引导和带领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态。专业引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引领也不是专家一方的单向信息传输,而是专家与教师双向信息的传递与共振。学校教师充分主动地投入研究和实践,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而指导者适时点拨,即兴发挥,充分施展其聪明才智。更具体的说,这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优势互补,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碰撞产生火花,双方共同成长。因此,专业引领可以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师研究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 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