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墨迹
2015-10-31杨云霞
杨云霞
每一次打开家门,总能看到斑驳而随意散开在墙上的墨迹,他们就像记忆的指标和报警器,牵引思绪辗转到那个闷热的暮春午后。
在本不该炎热的春,酷暑的信使早早抵达感知,猛扣夏的门,让我猝不及防。
墙的白,墨的黑。鲜明得不容置疑。方才还在书页上行云流水的笔,就在一秒的时间里从指尖如满弓的箭,飞扑而出,肝胆俱碎,凝聚在笔胆里的种种青春要素,瞬间飞溅四壁,铺天盖地。
我分明看到钢笔的胆汁裹挟着蓄积很久的气愤与无奈,它们如流星雨般急速滑落,黑蓝色的墨水在纯白的墙上汇成立体的叹号、省略号,亦如无声的泪滴,昭示欲言又止的青春烦恼。
愕然。委屈。不解。惊讶。
在青春期的先期表象里,我怀疑自己提前进入了原本遥远的更年期。在我的自信埋伏下,青春的疑惑,青春的稚气,青春的愤怒带着时隐时现的叛逆正在潜滋暗长,步步紧逼。
时间风干了墨迹,可颜色未改,那么倔强地伫在那里,家里最给力的清洁剂也没有一次成功地彻底把它们清除过。
这是青春执意的书写,这些青春的墨迹似乎在告诉我那些崭露头角的不满与隐忍。
所有的墨迹都是那个十四岁的少年之作。那个因愤怒而咆哮,带着绝望表情的少年就是我的儿子——一个十四岁的初中生,一个阔步迈进青春期的小伙子。
他一直都想成为主角,他在奋力地懵懵懂懂地向前奔,学习上想永居榜首,生活中想顶天立地。在他幼稚的字典里,没有编撰着 “服输”、“懈怠”的字眼。尽管他不知在很多的人生场合和剧情里不必做主角。
作为人母,我不想把那些与之年龄格格不入的要求安放在他稚嫩的心灵深处,遮掩他的快乐阳光,成为警醒他,胁迫他,苛刻他的一个刑具。可他还是给自己设一个又一个的高台,无数次地尝试攀越,跌倒的失落和沮丧自然也就成了常客,骗取着他执着的泪水和汗水。因训练引体向上,手上的血泡干成茧,隆成丘。
周末,午饭后。饭饱神虚,加上高温催化,我们都惯常地走进卧室午休,唯有他硬撑着去做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一科又一科,一页又一页。完成规定作业后,他拖着精瘦疲惫的身子斜倚在沙发上小憩,可躺下还不到十分钟,又触电似的一骨碌爬起来,如卧针毯。惺忪着双眼,习惯性看表,神态比烈日下的嫩叶还蔫。用他的话说,那薄薄的眼皮很多时候竟然不受控于大脑,闭上就再撑不起。是沉若千斤的压力在心头啊。他的勤奋在很多时候都让我引以为豪,心安理得。
自上了初中,从早六点到另一天的临界点,他没有一刻的安然歇息,青春本该有的欢愉闲散都被无尽的功利化学习目标所挤占着,困倦成为无休止的叠加,稚嫩的心被预想中光鲜的理想志向撕扯着,负重前行,青春日复一日被蓝黑色的笔墨圈点勾勒成灰色的影像。
“我妈,赶紧再找点习题给我巩固一下。”这是他每天给我下的“命令”。不知不觉,自己竟成熬鹰一族,在他还不够坚韧的肩上加压,不忍却还是坚持。他只想以此来搭架通往成功的云梯,成全成人世故的功名欲望。
我的心一次次被他的自制、自立、自理和孝顺慰藉着,可又一次次地被本真的母爱谴责得无地自容。他在我的心页上书写的是一沓沓高分试卷和荣誉证书,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顺风顺水,我竟忘乎所以,不知道青春期的魔咒藏匿在心的哪个角落。
花一样的年华,却来不及在自己的季节里自由绽放。他和他的同龄伙伴们似一个个被压扁磨光的饼,规则得没有棱角,心被过高的期望值揉碎。
听了那些让人胆战心惊的青春案例,没了他这个年龄其他孩子所呈现出的种种叛逆迹象,我反倒紧张不安起来。那一天,一如往昔,我应声找了张英语试卷递给他,他接过试卷,带着叹息,没精打采地做起来,我有些不知所措,想责备又于心不忍,想阻止又不甘心情愿。我在矛盾中纠结,他在疲惫里执着,这其实已为这场风暴埋下了伏笔。
看着他倦怠的表情,我顺手抽了试卷,撕得粉碎,不想让这一道道难题横亘在青春的安然与自在面前,可我根本没有发觉自己的所为有多愚蠢和冲动,他就在那一瞬间声嘶力竭地愤怒了,愤怒得发抖,愤怒地嗷嗷直叫……他的忍耐彻底冲过理智的防线,把手中那支心爱的钢笔使劲地摔了出去,墨汁飞溅在一切可到之处,整个几十平米的房间狼藉不堪,沙发上、地板上、墙壁上、餐桌上、鞋柜上……泪随之在他扭曲绝望的脸上恣意纵横。
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理智,但懊悔还是在高高在上的长辈资格里退避。我摔门而去,开着车一路疯奔,泪决堤,夹杂着悔恨、内疚和挫败。没想到,他却在我出走不到十分钟里连连打电话哽咽着唤我:“我妈,你在哪里?”哭腔写满担忧。我自欺欺人地冷冷回应:“我去死,这样就不烦你了!”语气假装得坚决如铁,丝毫没有一个母亲,一个长辈该有的宽慰疼惜,反倒是他抛却了之前的怒火,一个劲求我回家。那一时间,我的心被羞怯和自责重重捶打着。
有多少父母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必定也是在这个行列之内的,只是,我那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在他的自觉懂事里一步步沦陷瓦解崩塌,在他勤奋的主角戏里逐渐退隐。所有知情的亲朋好友都夸我命好,养了这么个争气的儿子。我心里的不安只有自己知道,我不过是在收敛自己的期望和忧虑。
儿子的青春期虽不像其他家长口中无法防御的洪水猛兽,但说它是一个底火十足的炸药包也不算夸张。它正顺着时间的藤疯长,一不留神就逾越雷区,在意不在意似乎都会引爆那个无形的装置,一发不可收拾。我以为自己多年积累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提前的心理准备可以得心应手地应对家里这个唯一的青春期。可我错了。青春就是一场场夏天的雨,或许只会带一把预防紫外线的伞,却难料晴空万里也会突降一场暴雨。就如他开心的口哨还是会在那些猝不及防的生活挫折里中断。还好,清纯稚嫩的表情可以明明白白地向我发出喜怒信号。顺着这条明显的线索,我小心翼翼地应对着,也就少有争执,那些青春的悄悄话还是时时会耳畔讲起。
母子连心,亲情是最好的融合剂。我在儿子的再三央求下回了家,饭菜上了桌,看着我的窘相,他对我体贴有加,几个小时前的愤然对峙无从寻觅。其他地方的墨迹都被他清理干净,唯独墙壁上还墨迹斑斑,不是刻意存留,是他来不及也没法抹去。
时隔数月,反观那些墨迹,更像一帧秀丽刚毅的青春肖像,或是一曲青春的交响乐音符。我们还是会在某些时候争执,但看看那些墨迹,母子间的隔阂又降调舒缓奏鸣。
时间久了,反倒没有让它消失的念头了。儿子高了,他即兴摸高的指印围着那些墨迹,构图更加自然丰盈。
没过多久,儿子自发用A4纸编制了他心中的家规,一家三口都签字认可,以示信守承诺。
青春也有规矩。没有油墨的痕迹,没有打印机的规则成体,还是略带稚气的青春笔迹,但我们愿意遵守。
那张纸,被简单地张贴在门上,每次出门,我们都习惯了再一次的温习。在客人眼里,不过是孩子气的冲动创意,殊不知,它是另一种的青春墨迹。成长的印记,成熟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