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检之神陈向华
2015-10-31张锦堂
张锦堂
1
在铁路人心中,铁道是诗意的韵律,是实现梦想的节奏,是建设者心中最恢弘的那曲交响。
我要写下的文字,是一个普通检车员的故事,写他如何用热爱、责任、智慧,用他人性里的那份坚持与执著,弄出了许多的不平凡。说他普通,是因为他的故事一点儿也不惊心动魄,一点儿也不催人泪下;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居然改写了昆明北车辆段成立以来的检车作业传统,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更省力。甚至可以说是在新中国的铁路史上,无数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千百个列检同行都没能改变的作业标准或零部件的发明、改造,在这个只有普通高中学历的男人身上完成了!
几乎可以这样说,陈向华创造了一个检车作业的神话!
2
我在昆东运用车间见到了安全员、车间教官陈向华。
他不是那种声若洪钟的工人,在他上班的地方,我见到的陈向华,是个健硕而文静的汉子。随着昆明北车辆段工会主席谢玲的介绍,我越过一些师傅的身影,将目光锁定在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身上,他就是陈向华:个儿比我高,却是一副羞涩、腼腆的模样,虽有些帅气,却也是走在人群中不起眼的那种。我在心里“哦”了一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向华。然而,就是这个身穿黄色工作服、说话低声细语的普通男人,在检车员这个岗位上,在他春夏秋冬的工作日志上,弄出了那么多不平凡的声响,写出了属于劳动者的创造之美。
车辆检车员们的工作,多数时候要在阳光下进行,腾腾烈日,火一般炙烤着躯体。雨雪天,一趟趟金属的列车,湿漉漉地开来开去。列车底部很矮,钢铁的部件更是冰冷无比,脚下是布满石砟、枕木、钢轨和机油的轨道。雨点打在上面,一片水雾腾起,白茫茫笼罩着车场,脚踩在上面,不小心就是一个跟斗。检车员每次检车回来,全身上下几乎找不到寸缕干燥的地方。
如何让繁重的检车业务更合理、更科学、更安全,陈向华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很想将检车员们多年来的工作习惯改得更有效。于是,陈向华将车辆运用与构造、红外线、车辆技检等业务理论书籍系统地学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到检车工作中去具体实践,一来二去,陈向华的技术业务在同行中脱颖而出。2004年,陈向华代表路局参加全路货车运用系统基本功大比武,获得“全能第八”的好成绩,荣获全路“百强检车员”称号,被铁总授予“火车头奖章”;2007年,陈向华在云南省职工技术技能大赛铁路系统货车检车员比赛中,以精湛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力克众多好手,夺得“全能第一”,被授予云南省“职工技术状元”,同年被评为全路“技术能手”;2008年,陈向华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5年陈向华光荣地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
以上这些,如果放在以前,陈向华想都不敢想。
3
1991年12月以前,陈向华同他的父母一样,根本不知道铁路是什么。
陈向华的家乡在云南曲靖市,这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的城市。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陈向华,对铁路的认识,也仅限于课本上和校园外传来的火车声。他曾经以为,铁路就是那趟时远时近,来来去去的火车。1991年12月,昆明铁路局到曲靖市招工,陈向华为了能够攀援上那趟在他心目中神往了10多年的神秘火车,告别了父母,兴冲冲来到了昆明北车辆段,成了这个段的一名职工,分配到该段比较偏远的宣威列检车间,当了一名检车员。
刚刚参加工作的陈向华,根本就不知道铁路还有检车工作,还以为是专门来铁路开火车的呢。等弄清铁路检车员是什么样的工作后,陈向华不想干了,假都不请,一溜烟儿就跑回家,朝着父母张口苦诉:他以后要干的工作,就是在车底下钻来钻去。这样的工作,没意思,不干!不干,你想干什么?开不成火车,我回来以后当老板、扫大街、街头卖菜,都行!陈向华的父亲是一位传统而严谨的人。他发现儿子出问题了,盛怒之下,几乎要对着儿子棍棒加身。但这位父亲沉默着,使劲压下那股莫名之火,什么话都不说,只用信任的目光定定地看着儿子。在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难或怕的父亲面前,陈向华突然感到了惭愧,脸红了起来。嚅嚅的话语,不知不觉成了给父母的一篇保证书,大意是一定会努力工作,用最好的工作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4
20多年来,陈向华在很多站场工作过,跟过好几位师傅,他记忆中最清晰的是跟王继忠师傅和秦天坤师傅。他说,王师傅对货车构造非常熟悉,如同熟悉自己的身体。秦师傅却是故障处理的行家,什么故障,到了秦师傅这里,都无法遁形。好学上进的陈向华,也深受带过他的师傅喜爱,他们不遗余力地将独门绝技倾囊相授。以前的宣威列检车间,历年来,参加段上的技术比赛,从未拿过好名次,自陈向华分配到宣威后,在师傅们的悉心传授下,无论参加哪一级的技术比赛,宣威列检车间,都毫无悬念地拿到好名次。陈向华明白,是他在师傅们身上收获了许多,才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年前,陈向华凭着一身好技术,来到了昆明北车辆段工作量最大的昆东运用车间,还干他的本行检车员。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岗,师傅对他强调得最多的话就是安全!师傅告诉他,忽视安全,付出的一定是毁灭性的代价;业务方面,教他最多的也是如何保证安全。陈向华勤奋好学,善于琢磨。每天利用休息的空闲时间,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轨道旁,听汽笛歌唱,看车轮飞旋。短短几年的时间,陈向华就练出了一套切实有效、准确到位的检车绝活儿。
他告诉我,故障检测中,最难发现的是内环折断。但就是这个很难发现的东西,在陈向华这里,却一次也没能逃脱,轻而易举就被他手到擒来。老实说,陈向华1米78的身高,要钻到很低的车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我在现场看到陈向华,却是身手敏捷,甚至是利索如猿,很是麻溜。也就是那天,我请陈向华带我去他工作的站场上看看。我尾随在陈向华身后,一路走着,只见陈师傅不断地前后环顾。我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是规定,是他们必须养成的安全习惯,看前后左右的列车状况。过铁路时,陈向华先是在铁路旁站定,左右看后,确定安全了,才让我通过。
我穿着陈向华给我的“黄马褂”,想学着陈师傅钻进车底,看看检车员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车底部件,却连弯下腰都感觉费力。四脚四手爬下去,头却又无法转动了,无奈,只好放弃。我请陈向华师傅向我演示下他创新发明的货车单车技检“二十三步”检查法和单车故障“156部位”磁钉标识练习检查法。只见他展开专业的身形和步伐,向我展示起那些规范动作。眼前的陈向华,在我眼里,像一个能征善战的战士、将军,更像一个身段协调的模特。
我忽然发现,劳动美的真正含义,原来就在陈向华师傅们工作时的一招一式中,就在一万次不走样的技术规范要领中,这就是劳动者的潇洒,劳动者的自信,劳动者的大美啊!
5
由于陈向华业务技术和业务素质的突出,陈向华成了昆东运用车间的安全员。安全员这个职务在对安全要求非常严格的昆东运用车间,绝对是一个得罪人的岗位。几位前任安全员,也个个认真负责,却是出力不讨好,安全保证了,同事也得罪了不少。陈向华不仅业务强,在他这里,再小的隐患,都无法逃过他的火眼金睛。同时,陈向华也用他的宽厚赢得了该运用车间600多位职工的折服。
作为昆东运用车间自建成以来当之无愧的安全、技术第一人,陈向华应段上聘请,成为了昆东运用车间总教官!从此,他与其他3位教官,在600余人的昆东运用车间,开始了他的授徒生涯。近年,昆东运用车间陆续分来了不少大学毕业生,他们都要接受陈向华总教官的实习培训,为期三个月。
随着陈向华总教官的口令,学员们一会儿登车顶,一会儿钻车底。这些80、90后出生,几乎没吃过苦的大学生们,三个月的训练下来,一个个变黑了,但却更健康了。尽管一个个累得皮塌嘴歪,却人人脸上都带着惬意的微笑。因为,在这三个月中,他们学到了真东西,而且记忆深刻,那些技术要领和操作程序,已深深刻在青春的记事簿里,这将是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优秀检车员的最宝贵的财富。
车间主任单勇悄悄告诉我一个关于陈向华的小秘密:上次培训班结束,聚餐那天,历来颇有些酒量的陈向华,居然有了醉意。也许,他是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徒弟;也许,是徒弟们可以去各自的岗位上独当一面了。他其实是心醉,是幸福的醉。
6
陈向华身上,有一种韧性,这种韧性,是陈向华的人格力量之所在。
检车员这项业务,陈向华毫无疑问是昆东运用车间第一人,各种杰出的检车工作法,几乎都出自陈向华之手。2008年,陈向华以出色的工作表现,当上了昆东运用车间的总教官,从此就有了一片更能施展才华的工作天地,陈向华感到肩上安全的责任更重了。检车工作就是每次都要将车皮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完整地检查一遍。每一个螺栓,每一个接口,每一处部件,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检车员的工作量相当巨大,安全管理,是他这个安全员、总教官每天的必修课,是时时刻刻都要牢记的原则。要干好检车员,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别人不懂的,自己先要掌握。
陈向华知道,只有过硬的业务技术还不行,要想有出色的工作,还需要车间的600多位兄弟团结一心,才可能顺利实现。
休息时,陈向华会约上一些工友去爬山、郊游,在如画的风光里,他们的玩耍,却经常变成了工作业务的讨论。这种氛围下的讨论,少了一些凝重,多了几分轻快。工作中,陈向华做到了让自己每天的安全管理工作滴水不漏。他有一个习惯,班前班后,他都要将当天的工作情况,在脑子里过一遍,仔细回忆是否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如果有,就找车间领导请示、商量,及时将问题解决。多年来,陈向华坚持着这样一个工作理念:任何时候,都要把一切工作做到最好。
工作当中,特别是到了后半夜,一般人可能已经昏昏然、疲惫不堪了,但陈向华却练出了这样的本领:越到后半夜,精气神就越好,就越有激情。
陈向华长期与职工工作在一起,把关心职工,注意掌握职工的思想变化,作为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他几乎对每位职工的脾气性格,都能了如指掌。只要有职工有一丁点儿变化,陈向华可能就会约上大伙儿一起去骑骑自行车,或者聚聚餐。笑谈中,同事之间有什么问题,玩一玩,聊一聊,就沟通了。
职工们喜欢陈向华、佩服陈向华,不仅仅是陈向华的理论、业务技高一筹,更主要的是还有他在工作之余与同事们的交流中,随和、大度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职工的尊重。
有一件事,陈向华始终难以忘怀:一次,组里一位老职工,没按规定程序作业,陈向华当场对这位职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事后,陈向华发现自己在批评职工的态度上,有点过了,就主动找这位老职工赔礼道歉。这位老职工被感动了,对陈向华说:“这件事本来就是我错了,小陈你放心吧,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了。”从此,这位老职工,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工作更积极了,还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协助车间做了许多工作。
7
随着业务技术的日渐成熟,陈向华发现,过去的那种老式列检方法,其实是可以改进得更合理、实用、省力。
于是陈向华凭着扎实的业务基本功,仔细研究了货车车辆结构的特点和检修技术质量要求,去现场实际演练,从起步到止步。最初,陈向华将他的检查法定为27步,随后又开始反复实践,甚至根据季节的特点变化来进行调整。比如,检车员夏天和冬天的着装厚薄不一样,这是否会影响到检查法的正确走位呢?陈向华为弄清这个问题,分别穿上夏装、冬装,备齐所有装备,进行实际操作。最终,陈向华将27步,又减去了4步,将检查法固定在23步后结束作业程序。进一步实际操作证明,陈向华创新发明的货车单车技检“23步”检查法,比之过去相对较凌乱的货车单车技检法,更完美、更科学,并在全段得到推广。
自发明了“23步检查法”后,陈向华又先后发明创造了单车故障“156部位”磁钉标识练习检查法、车辆交叉支撑装置“五”字检查法、制动梁闸瓦厚度差检查法、闸瓦托铆钉故障检查法等方法,竟有10项之多,许多都作为经典教案广泛应用于检车员岗位技能培训。
8
自2008年担任总教官负责车间转岗职工和“三新”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以来,陈向华指导培训新入路大中专毕业生、转业军人6批共计400余人次。2011年,他在全路货车运用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昆明铁路局选拔赛上担任教练工作,对参赛的轴温检测员起玉春进行精心培训辅导,助其在大赛中取得“单项第三”、“综合第十”的成绩。
陈向华总教官实打实的徒弟还有400来个呢,许多现在出类拔萃,成了检车员中的好手。昆东运用车间的职工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当好检车员,向陈向华学一学,一定就会不一般。”
9
陈向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自结婚那天起,陈向华每月只有几天的休假能够陪在妻子、女儿的身边。
是的,女儿出生的时候,他在上班;女儿上一年级了,要去学校报到,他仍然在忙。但再忙,陈向华只要一有空就回家与家人叙天伦之乐。视工作如命的陈向华,同样爱着自己的小家。一有休班,陈向华第一时间就是赶去妻儿身边,只是一次休假两天时间,回到妻子身边的陈向华,很想好好陪陪妻子女儿,却总会因心身的放松,而睡过了头。妻子经常这样和丈夫开玩笑:“我家的工作狂,这一觉睡得舒不舒服?”陈向华在妻子眼中,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也是一个爱家的好丈夫、好父亲。每次出门去上班,妻子知道,这又要过半个月时间,丈夫才会回来了。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妻子总是安静地等丈夫回家,从来不对丈夫道半句埋怨。按陈向华的话说是,妻子已经习惯了。
我想,这不是习惯,这是一个贤惠妻子对丈夫的理解、信任和爱。
女儿大些了,喜欢弹钢琴,陈向华就牵着女儿的小手,去拜师学艺。女儿小小年纪,就已经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拉丁舞也跳得有模有样,经常代表所在地区,到北京、香港等地演出。每次陈向华欣赏着女儿的演出获奖证书,巨大的幸福感,让陈向华深陷甜蜜。
10
2015年5月,陈向华光荣地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载誉归来的陈向华,曾有过这样一句表述:“我喜欢工作,即使是《检车员500题》,我也可以倒背如流”,这是一句普通却与众不同的自信,一个劳动模范的表述。把意思解读出来,就是一首充满着苦干实干加巧干的诗章,一篇劳动者力量与智慧的宣言。
陈向华为检车员这个职业——为劳动者——做了最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