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命题说明

2015-10-31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5年10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学子君子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即将启动,本年度的总主题为“我成长,我担当”。现将全国大赛组委会命题说明公布如下。

一、总主题设计背景

当代中学生成长路上的困惑和烦恼是什么?答案也许千差万别,但角色概念的模糊无疑是最大的困惑和烦恼。有人说过,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难认识的不是世界,也不是自然,而是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认清了自己,厘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实际中,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每个人因所处的生活坏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成长的角色必然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在学校,我们又成了老师的学生;在社会上,我们又成为公民……各种角色的迅速变化和交叉转换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因此,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认清自己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并准确地“扮演”这些角色,其实就是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标志。

曾几何时,社会上对于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总体印象是:任性、自我、孤僻、缺乏担当。不错,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年学子,在蜜罐中长大,在家人“众星捧月”的环境中生活,在所谓“张扬个性”的氛围中交际,在以“我”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在“尊重学生”的教育背景下求学,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行事……这种先天的娇贵和后天的溺爱造成了中学生的责任感不强,担当意识差,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又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认清成长道路上的角色与责任,并学会担当,才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成长是中学生生活的主题。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是这个生活主题所赋予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崇尚君子,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而在孔子勾勒的君子形象中,“担当”总是最为关键的人格标准。古时候是这样,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人来到世间,注定要参与到改变世界中去。你要么把世界变得好一点,要么把世界变得坏一点。而要把世界变得好一点,客观上就要求我们秉承核心价值观,在成长的征途上不断树立担当意识。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在这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生机和挑战的时代,在机会和灾难并存,发展与抵制同生的时代,每一个学子都应该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自己担当的胸怀和勇气。何谓“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行为。作为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之一,面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的使命,不躲避、不推诿、不迷失、坦荡荡,此乃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只有勇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才能在成长的途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学子君子
北在哪?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