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特征、问题与对策

2015-10-31张小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河南

张小莉

(洛阳师范学院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特征、问题与对策

张小莉

(洛阳师范学院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洛阳471002)

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持续增长,并呈现向省内转移的回流趋势,产业集聚区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本地化主要载体,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福利制度以及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应在强化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吸纳更多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力量。农村人口转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经济因素是迁移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人口转移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整体来看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一次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政策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以“就近转移”为主,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伴随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省内为主。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92-201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家允许鼓励农民工的自由流动,加上国内长途交通运输的日益便利,河南剩余劳动力以省外转移为主[1]。中原经济区建设引发了第三次转变,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的更多的工作机会,引导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省内就业。但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是一种“候鸟式”迁移,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并没有改变。

本文利用河南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河南历年统计年鉴、河南农调队重点经济调查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结合河南实际,对目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一、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

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数据,近几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持续增长,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均在 100万人以上。2012年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已达2 570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 119万人(包括境外就业7万人),省内累计实现转移就业 1 451万人,新增转移就业 105万人(2011年河南转移农村劳动力2 465万),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输出300多万人。全年劳务收入达2 810亿元,约占农民纯收入的53%。

(一)人口学特征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年轻化,新生代人口为主体

据河南调查总队对全省4 200个农户的监测调查显示,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中,25岁以下的占35.8%;26—40岁的占36.4%;40岁以上的占27.8%。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51.9%,80、90后的年轻人已成外出从业的主力军。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失衡,男性居多

从2009-2012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以男性为主,2012年转移的男性农村劳动力达到1 816万人,占总转移量的70.7%。男性从事的职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女性主要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随着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预计以后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女性份量会继续增大,随夫转移的农村女性也会增多。

(二)受教育程度和培训情况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学历者为最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城市同龄劳动力。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63.6%,高中文化程度者仅占19.2%,见表2。

表1 2009-20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参加培训比例业低

尽管从 2004 年开始实施“阳光工程”,但由于投资规模太小,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 33.6%,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很少,农民工的素质需要提高[2]。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1. 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步伐加快,呈回流趋势

近几年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等载体建设日趋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尤其是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沿海产业不断向中部转移以及很多大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省内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与沿海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3]。

(1)省内转移人口增多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数据显示,河南省外出农民工省内转移步伐正在加快。2011年河南农村劳动力就业省内转移1 26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26万人,其中约24万人是从省外转移回来的,省外输出1 190万人,出省务工人员下降2.2%,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省外,达到51.4%。2012年省内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 451万人,省外输出1 119万人(包括境外就业7万人),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输出300多万人。

2014年初河南农村调查总队对郑州、洛阳、开封等13个省辖市2 003户农户进行了电话调查和788户农户的实地入户调查以及对 438户农村务工人员的访谈,数据显示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到省外务工的比例2012年为47.4%,2013年下降至43.6%,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39.0%,下降幅度由2013年的3.8个百分点增加至4.6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选择在本地务工的比例从2012年的24.2%上升到2013年的30.3%,2014年进一步上升至38.1%,见表3。表明在河南省产业就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农民工选择就近务工的意愿增强,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向本地回流,“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

表2 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分布情况

(2)产业集聚区成为就近转移的主要载体

对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省内转移的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中,24.8%进入省内产业集聚区就业。对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的调查显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务工人员中85.3%来自本地,这其中来自本县(市)的比例为57.3%;有省外务工经历的务工人员(省外回流务工人员)比例为28.9%。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产业集聚区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钟摆式流动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风险。通过对产业集聚区内省外回流的务工人员的回流原因进行调查发现,离家近、照顾家人方便和产业集聚区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是回流务工人员选择回到本省,见表3。

表3 省外就业人员回流的原因

2. 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体力劳动者较多

河南调查总队对全省41个县(市)的420个行政村、4 200户农民家庭进行了农民工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从事二、三产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分别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7.8%和30.2%。外出人员工作相对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对体力要求较高的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这主要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只能从事体力方面的劳动,游离于低层次的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中[4]。

3. 自发转移多,组织转移少

从输出形式层面上看以自发输出为主。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有三种输出方式:一是通过政府和中介组织积极牵线搭桥,举办剩余劳动力供需见面会,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二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在亲戚朋友的“传、帮、带”下实现就业的;三是通过自发形式出去。据河南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中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外出的占56.3%、自发外出的占38.7%、通过中介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外出的仅占 3.4%。大多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利用农闲季节外出,是“两栖型或候鸟型”转移,这与河南省未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及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有关。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呈现出自发盲目、转移不稳定、不平衡、不可持续等特点。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盲目无序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转移成本增加及就业中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增多,对于劳动力转移有着负面的影响[5]。

(三)就业与劳动保障情况

1. 收入逐渐增长,非农收入为主要来源

根据河南调查总队调查的结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工资由2008年的1 270元增加到2011年的2 108元,增加838元,年均增长18.4%。2012年人均月工资为2 315元,比上年增加207元,增长9.8%。其中月薪低于1 600元的,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5.9%;月薪在1 600 元-3 000元的占60.1%;月薪在3 000元以上的占24.0%。同时,月薪在3 000元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比上年增长48.6%。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大幅增长,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劳动合同签订率依然不高,社会参保率偏低

从劳动合同签订率及社会参保率看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被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占60.8%,签订1年及以上合同的仅占 12.1%。同时,单位或雇主给农民工上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 7.9%、17.4%、8.2%、3%和 2.0%。与 2008年相比,各种社会保险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出农民工的劳动及社会保障不足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有,一是劳动及社会保障与外出从业事项有关,如从事技术生产、教育医疗以及行政服务的农民工个人及子女,他们的劳动及社会保障较为稳定,甚至可以摆脱“农民工”这一范围;二是外出务工地点不同也是一重要的因素,制造业尤为突出,在规模较大、管理较为正规的工厂,农民工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相比之下多数私营企业得不到保障;三是大多数外出农民工劳动及社会保障维权意识不强,忽视自己人身权益的保护。

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质量不高

调查显示,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有一半以上是初中学历,参加过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很少,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劳动。当他们达到一定年龄时,就会失去工作机会,随着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农民工转移领域会逐渐狭窄,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城乡户籍制度及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制约

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成了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户籍制度所依附的身份特权加重了社会不公和社会歧视,农民即使进城务工,也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或作为廉价劳动力受雇于企业,他们不能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城市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现有城市户籍人口为依据,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城市人口的待遇和各项服务[6]。二元社会结构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预期,进城成本过高和不断上涨的房价和物价,使收入较低的农民无法实现在城市定居的愿望,从而延长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由于从事的行业和务工地点的不固定,再加上农民工缺乏维权意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保的比例都很低。大多数农民工无法享受廉租房和公租房,基本排除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参加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比例都很低[7]。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土地是农民工的最后安全保障,绝大数外出农民工无法从根本上切断与土地的联系。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大对已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政府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夜大、电大、函大及各种培育班等,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尤其是要依托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竞争力;逐渐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增加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加大对农民工权力和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督促更多的单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保护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

2. 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渐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渐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门槛,通过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以子女教育、保障性住房为重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工享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在子女教育方面,探索建立就地入学的服务管理机制,统筹做好教育规划和资源配置。加大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支持和扶持,保障新生代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权益。降低异地中考和高考的门槛,增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机会。在住房方面,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的范畴,增加针对流动人口廉租房和低价房的供给。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

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农与非农的户籍界限,完善社会保障在城乡和区域间的转移接续机制,鼓励农民尤其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根据财力情况,进一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并且逐步与城镇低保接轨。逐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统筹救助制度,增加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的信心。

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倡导发展以村或组为单位,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股份合作制,逐步实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收益权归农户,经营权归种植大户的“三权”分离机制[8]。

4. 加大城镇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多的农民工愿意就近就业和转移,因此以城镇化为依托,围绕城市郊区、县城和中心镇,加大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工业集聚区,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有力于促进产业和人口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集中,解决农民离乡务工所带来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1] 李涛,任远.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J].南方人口,2011(3):19-22.

[2] 刘源.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107-110.

[3] 赵翠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经纬,2009(3):62-63.

[4] 刘振杰.河南省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1):42-44.

[5] 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 2010(9):72-74.

[6] 楚香香.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134-138.

[7] 蔡坊.劳动力迁移的两股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46-48.

[8] 何立胜,黄灿.城乡统筹的路径选择:实现农村人口迁移与土地[J].中国农村研究,2011(1):128-129.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

ZHANG Xiao-li
(Politics &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471002, China)

The scal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continues to grow in Henan province. And it shows a backflow trend in the province now.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becomes a main carrier of rural labor force employment localization. But theeducation level of rural labor force, the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its attachment o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of the welfare system, and the im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farmers’ greatly constrain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o realize the orderly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rural labor should be improved;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and the equ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should be promot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per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 industrial park should be accelerated. Then more migrant workers on the transfer of employment can be absorbed.

rural labor transfer; urban and rural dual system; urbanization

C912.8

A

1009-9115(2015)03-010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3.027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SKL-2014-395)

2014-08-28

张小莉(1986-),女,河南郸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河南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