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创园增色粤东“山地农业”

2015-10-30高凤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青枣创园梅州

高凤

2月初,虽是北方的隆冬时节,可在广东梅州梅江台湾农民创业园内,已经阳光明媚,毫无寒意可言,甚至有了初春的感觉,阳光下盛开着成片的格桑花,粉红娇艳,煞是动人。

2010年5月,经农业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梅州市设立广东梅州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2015年1月,因行政区规划调整等原因,“广东梅州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更名为“广东梅州梅江台湾农民创业园”(下称“梅台农创园”),2月1日正式揭牌更名。盛开的格桑花、瓜果长廊、辣木全宴正是梅台农创园里的冬日美景、美宴,吸引不少游客参观品尝。眼下,梅州正通过打造梅台农创园吸引更多先进的台湾农业元素融入,培育梅州“山地农业”产业向更高平台迈进。

台创园情定梅州

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台创园)最早始于福建,2005年,福建漳州漳浦率先开展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试点,由此台创园开始推向全国,目前全国有近30家台创园。众多台创园的建立中,梅台农创园略显与众不同。

广东梅州与台湾中北部处于同一纬度带,两地光、温、水、气、土壤等农业发展先决条件相似,近年来培育了相近的“山地农业”产业,例如果品、茶叶、南药等大园艺产业。此外,台湾地区客家人总数约有500万,约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8%,其中,有200万人祖籍在梅州,而且台湾涉农专家近8成是客家人,梅州正是名副其实的客乡。近年,梅州开通了到台湾地区的直航班次,1小时15分钟从梅州就可飞抵台湾。便捷的交通,将梅台两地的客家人拉得更近,每逢节假日,不少台湾客家人愿意回家乡看看。如上,诸多“亲缘”关系一直以来不断加深梅台两地的农业合作,涉及良地、良种、良法、良品、加工、市场等全部产业链条。

“妈妈,妈妈,帮我拍个照”,一位小姑娘站在格桑花丛中让母亲帮她拍照,在名为“阿鲤廊”的梅台农业合作示范园内,成片的格桑花,园区内结台湾精致的园艺技术,融入客家文化,结合观光旅游打造不同功能的观赏区,有格桑花区、梅花树栽培展示区、瓜果种植区、客家人特产店、油菜花田观赏区,期间还配置一些小动物饲养区,如鹌鹑和兔子同园饲养等,整个园区的构成元素缤纷多样。

据悉,梅台农创园“阿鲤廊”项目占地约50亩,而整个梅台农创园核心区规划面积14000亩,其中山地面积8800亩,水田及旱地面积5200亩。目前梅台农创园已逐步形成一个核心区、七个辐射区的“七星伴月”格局。如当前樱花待放、郁金香已开满园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梅江区城北镇樱花谷、台湾兰花产业良种良法示范基地——城北兰花基地;台湾茶叶良种良法示范基地—— 西阳镇明山农业种养有限公司等,又如梅州知名的度假胜地——雁鸣湖、雁南飞,分别是梅台园艺产业休闲旅游共建基地和梅台茶叶产业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如上都是梅台农创园合作的典范。

梅台农创园还先后引进台湾果树、蔬菜、观赏花木作物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面积2.2万多亩;引进台湾先进栽培新技术20多项,推广面积5万多亩;引进台商注册农业企业26家,注册资本1664万美元,总投资2854万美元,产值达1.0亿美元,辐射带动了周边3万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未来梅台农创园将通过吸引更多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打造梅台农创园大平台,形成梅台农创园长效发展机制。

除了梅台农创园,不少台商已经扎根在梅州山区多年,通过引入台湾先进的种植技术,结合梅州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近日,堪称广东最甜的青枣,糖度在16以上的产自梅州丰顺县埔寨镇的大青枣正值丰收季节,大青枣的种植户,正是一对台商夫妇。从1999年开始,台商黄全峰与妻子张细清(梅州丰顺县人)引进台湾青枣到家乡搞种植,现在面积已到达200亩,发展成为梅州当地有名的台湾青枣示范园。

黄全峰从台湾引进优良品种及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妻子张细清主要负责园区管理工作。他们尝试过种菠萝、释迦、杨桃、葡萄等,虽历经几分波折,但最终通过种植青枣取得成功。为更好地打开产品销路,张细清和种植青枣的村民联合成立了丰顺县五昌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种苗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溯源管理制度,保证上市销售的产品质量。现在,合作社年总产量480吨,销售收入587万元,社员人均收入近万元。带动周边不少农户致富。

一位来自北京的朋友在梅州出差返回途中,带了不少丰顺县的青枣回京。他表示,“真没想到南方也有糖分这么足的大青枣,而且是这个季节丰收,一定要带回去给亲人们尝尝。”虽说梅州的自然山水给了大青枣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但其中少不了的是源自台湾的先进种植技术。两岸人在农业合作领域的携手共进,让梅州“山地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两岸三地博士团助阵

在梅台农创园更名揭牌仪式当日,梅台农业合作博士工作站也正式揭牌。同时,梅台农业合作博士工作站组建过程中,还吸引了以曾赞安博士为团长的香港农业专家博士工作团队慕名加盟。全国首个两岸三地农业博士团成立。

据了解,两岸三地农业博士团由广东省博士团和台湾农业专家博士工作团及香港农业专家博士团队共57名涉农博士组成,阵容十分强大。博士团包括土地改良、良种良法、市场营销、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为梅台农业乃至两岸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又一通道。

两岸三地农业博士团团长刘玉涛介绍,博士团提供涵盖粮油、果树、花卉、茶叶、畜牧水产、蔬菜、中草药等各类农产品,在农资配套、种苗繁育、农业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产业标准化、市场销售、精深加工、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上中下游的技术和服务保障。下一步,博士团以与梅台农创园合作为范本,服务范围将逐步扩展到华南区乃至全国,把与梅台农创园的合作模式与经验推广到全国29个国家级台创园,加强以台创园为载体的农业合作模式,助力两岸农业合作升级。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对两岸三地农业博士团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全国首个两岸三地农业博士团落户梅州,为梅州农业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但为梅州提供农业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平台,而且为两岸开展科技、经济合作和引进、示范、推广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挥桥梁作用。

此外,记者了解到,两岸三地农业博士团在提供服务项目中有几大亮点。其中包含:品牌推广,即通过巩固发展“大宗供销+市场专柜+社区直供+电商平台”四位一体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模式研究,加强对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利用,解决农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探索建立“农业地上附着物评估中心”,解决农民抵押贷款融资难题,探索土地流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社会化等新模式;人才培训,通过举办 “梅州·台湾交流合作论坛”等活动,邀请台湾专家、企业家等前来授课,进行技术交流与培训,针对农产品的种植管理、产业链的培育发展等各方面进行组织化、机械化、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等专题培训。如上几方面,正是当前农业企业、合作社发展急需解决和探索的问题。

台湾的先进农业技术、梅州的富硒生态环境,加上如此强大的智囊团,梅台农创园核心区未来将建成集良种展示、技术示范、科普培训、特色园艺、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中国南方山区特色园艺产业示范园”。

猜你喜欢

青枣创园梅州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火田青枣:带动果农增收
山西农谷青创园次第花开迎春天
难忘的麦可将文创园游记
丰富
梅州,“美州”
福建·东山台湾青枣质优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