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
2015-10-30王长亮
王长亮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运用新理念,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把品牌作为临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更加适合临沂农业发展的新路,也使得“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的口号叫响全国乃至海外。近日,山东省正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临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
立足实际求发展
围绕特色做文章
抓基地建设,推动沂蒙优质农产品规模化发展。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搞好农业布局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县乡村主导产业和产品,推动基地规模化发展,为品牌农业发展夯实了产业和产品基础。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南部粮食蔬菜都市农业、北部林果蔬菜畜牧、西部林果药材、东部粮油茶叶畜牧”的产业布局要求,着力建设沂河、沭河、祊河三条生态长廊。同时,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业一片”原则,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行连片开发建设,扩大基地规模,充分发挥规模效益。
二是培植主导产业。重点做大、做强、做精粮油、蔬菜、果药茶烟、林业、畜牧、渔业、都市农业七大产业,着力建设一批单体面积2000 亩以上的优质农产品露地生产基地和单体1000 亩以上的设施生产示范基地。
三是搞好示范园区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经营和质量管理模式,将资金、技术、管理要素向基地集中,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经济效益显著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
抓体系建设,保障沂蒙农产品质量安全。
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作为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质量标准,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一是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设。2009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3个配套文件,明确提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标准,围绕“三化”( 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要求,达到“十二有”(包括有规模、有产业支撑、有龙头、有良种统供、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技术规程、有速测仪器、有档案、有准入和准出制度、有标志牌、有认证、有品牌),各县区共制定、修改各项标准和技术规程235个。
二是加强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010年,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的目标,建成市、县、乡镇、基地(批发市场)4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涉及12县区已经实现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建设项目全覆盖。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认证1609个,位居全省第一。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将农业执法、畜牧业执法、农业机械执法整合到一起,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成功创建了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河东区、兰陵、蒙阴县创建了“国家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9个县区创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区”,5个县区成为“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三是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品牌农业生产经营,为提升沂蒙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体制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14470家(国家级示范社67家、省级示范社82家),家庭农场2254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8家)。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1999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5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5家(国家级4家,省级63家,市级438家)。全市参入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1%,带起了农业标准化基地200多万亩,带动基地农户138.66万户。
抓品牌培育和宣传,增强沂蒙优质农产品市场认知度。
围绕“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这一主题,依托沂蒙优质农产品良好的内在质量、丰富的文化元素、日益增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全力搞好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宣传。
一是在品牌挖掘方面,注重做好农业品牌与文化、节庆活动的结合文章。结合各县区实际,举办具有地方特色、体现产品优势的农业节庆活动,扩大了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影响,有效推动了品牌挖掘。
二是在品牌认证方面,在沂蒙优质农产品区域概念的引领下,培育了一批强势的企业农产品品牌,支撑一批强势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提升了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沂蒙优质农产品”区域形象品牌。每个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中,重点培育2-3个在国内同类产品中质量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消费者满意程度高、经济效益好、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产品旗舰品牌。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品牌设计、品牌认知、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维护等各项工作的指导,引导企业和合作组织增强品牌意识,帮助企业、合作社及时注册农产品商标,开展“三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和推介品牌,扩大品牌效应。
三是在宣传推介方面,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打包宣传沂蒙优质农产品,在央视一套投放5秒钟的沂蒙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多渠道筹措宣传资金,注重调动企业参与宣传投入的积极性。在市级媒体开辟品牌宣传栏,积极挖掘、培育、宣传全市涌现出的典型,使品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通过网络进行品牌传播,让网络成为农产品供求双方互动交流的快捷通道,扩大了农产品的品牌影响范围和市场销售范围。
四是在市场推广方面,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品牌+超市”以及专卖店、专柜、贵宾配送等直销模式,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国内主销城市设立专卖店、旗舰店,实现了沂蒙优质农产品进高端市场的目标,树立了沂蒙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
抓技术推广应用,为沂蒙优质农产品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合作共建、技术入股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境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园区建设,开展良种繁育、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等,并以园区为核心,向全市辐射推广。全市涌现出了像罗庄区效峰菌业有限公司杏鲍菇工厂化基地、兰陵县向城镇5万亩日光温室蔬菜基地、莒南县牧强良种猪繁育场、沂南县金锣牧业养猪基地及现代渔业产业园等一大批在省内、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全市整建制实施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整体推进市工作,按照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的培训思路,有重点有深度地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回乡务农的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
三是加强基层农技队伍管理。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和村级农技员分批分类指导、培训。工作上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10户左右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员全年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150天。县区农业局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实行定向服务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
四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
抓机制保障,增强沂蒙优质农产品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33个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有关内容列入对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和全市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体制、新机制,积极引导土地向优质农产品基地流转,向特色种植养殖业流转,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流转。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为鼓励品牌农业发展,市财政设立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补助、生产基地创建奖励、品牌创建奖补,2010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9473万元。各县区、开发区全部设立了基地品牌建设专项资金。
效应逐步显现
品牌凸显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临沂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至2014年底,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74.82万亩,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达到203个;蔬菜、食用菌、果品、茶叶等菜篮子产品的“三化率”达到53%。同时,以农业品牌建设为依托,各县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支柱产业、拳头产品,有的县区还有了自己的“国字号”产品。莒南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商品基地和出口贸易集散地;蒙阴成为全国最大的蜜桃基地;沂南成为全国鸭业第一县;兰陵蔬菜、平邑罐头、费县板栗、郯城银杏、临沭柳编、河东脱水蔬菜、沂水生姜等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成为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聚集地。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扎实推进,一批产值高、效益好的高档蔬菜、特色果品、苗木花卉、精品渔业、观光农业园区基地逐渐形成,一条沿河延伸、贯穿南北的沂河高效生态特色产业带初步成型。
据了解,到目前临沂市注册农产品商标4903个,其中驰名商标8件,山东省著名商标67件。“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在全国叫响,重点培育了“苍山蔬菜”、“莒南花生”、“郯城银杏”、“费县核桃”、 “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金锣”冷鲜肉、“孙祖”有机小米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2个、有影响力的企业产品品牌98个;在2013年全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苍山大蒜”、 “蒙阴蜜桃” 、“沂南黄瓜”品牌价值分别为43.09亿元、34.76亿元、23.51亿元,位列17位、26位、55位;在2014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全国共有408个品牌获得评估结果。山东省68个品牌获评,其中临沂31个。
农产品品牌的显现,市场的占有率也越来越大,沂蒙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和“东三省”等区域性大市场,平邑金银花占全国市场流通量的60%,兰陵蔬菜成为上海世博菜,占到世博会蔬菜总量的50%以上;“金锣”冷鲜肉成为广州亚运会唯一指定肉制品;在上海果品市场,每销售4个蜜桃,有3个来自蒙阴;2012年12月沂蒙优质农产品专卖店济南旗舰店正式开业, 2013年1月沂蒙优质农产品直供北京社区直通车启动,2014年蒙阴县通过电商平台,7天时间卖出蜜桃25000单,销售额达200多万元。连续三年兰陵蔬菜北京推介会和全国农展馆精品馆驻展举办。沂蒙优质农产品进大城市、大超市、大社区步伐不断加快。
“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临沂市品牌农业战略的成功实施,极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品牌农产品比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20%以上。蒙阴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9.5亿公斤,产值28亿元,农民80%的收入来自蜜桃,全县人均蜜桃收入5500元;“平邑金银花”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值22亿元,年利税2.4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孙祖小米品牌,发展谷子种植基地6万亩,为山区农民每亩增加收入2500多元;“苍山大蒜”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民总收入由2006年的6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3亿元。201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340.9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4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29元。增幅连续5年高于城镇。
品牌形成动力
不足尚需完善
临沂市在国内较早进行了品牌农业的探索,在实践中也意识到,品牌农业在本质上是现代农业更具生命力的发展形态,是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的得以持续的根本动力,是现代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表现。但在品牌农业的路上,临沂市农业局局长鞠艳峰认为,临沂的实践还有诸多不足尚待发展完善。
首先是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的助推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品牌农业建设中的具体定位,明确市里该干什么?县里该干什么?乡镇又该干什么?市里将继续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以品牌农业为核心,推动临沂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推进完善品牌农业顶层设计。其次是加强系统谋划。邀请专业团队编制《全市品牌农业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对临沂品牌农业建设进行系统谋划。建立临沂市品牌农业发展“智库”,加大品牌农业培训力度,强化品牌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并增加观摩分值,由市长带领各县区县区长参加观摩活动。观摩点打分标准中增加体现品牌的内容。将其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区委、政府的考核。第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明确企业在品牌农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调动本地、外来一切品牌农业建设主体发挥更大的能量,调动各方力量和资金参与临沂市品牌农业建设。
同时,要继续抓好品牌农业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突出产品品质提升的首要作用,奠定品牌农业发展的基础,赢得消费者对沂蒙优质农产品的认可,最终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品牌农业的溢价,让政府的引导推动行为逐渐转变为各方力量创建农产品品牌的自发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临沂农业品牌宣传推广。强化产区和销区媒体场建设,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同步传播。创建临沂市域农业公用品牌自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展会方式,举办临沂品牌农产品网络博览会,以“品牌产品季”的形式,与各大电商平台对接,为临沂品牌农产网络销售搭台;整合临沂农产品现有销售通道,以品牌为统领,联合创建临沂品牌农产品销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