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业要为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作贡献

2015-10-30李新一曾诗淇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饲草料草业种草

李新一 曾诗淇

草业是以草地资源为基础,开展资源保护,进行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经营,获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具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生产环境和饲草料,消纳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等功能。今年6月份农业部在山东聊城召开了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对畜牧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作了安排部署。草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草业的重点是促进畜牧业发展

草业最早是由钱学森院士较为系统地提出来的,把草业定位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此后,任继周院士给“草业”作了定义,把其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前植物(初级)生产层,体现为草地景观和环境效应;植物生产层,生产植物产品;动物生产层(次级生产层),生产动物产品;后生物生产层,包括草畜产品的加工、储藏和销售等,由此可以看出,草业涵盖了与草有关的旅游业、环保业、饲草料业、药用植物业、草种业、草食畜牧业、草产品加工业、草坪业等。

虽然草业包括的内容较多,但无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还是从别国发展的横向角度看,草业的主体功能都是为畜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人类最早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可以驯化牲畜和种植牧草,出现了家畜和人工草地,而在种植牧草的过程中,又发现某些植物的籽粒可以采集储藏,从而出现了以收获籽粒为主的种植业,此后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出现了草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景观旅游、草坪、草产品加工等副产业或延伸产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我国逐步从草原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积极发展农作物生产,渐渐忽视了草地资源保护和种草养畜工作,导致了牧区天然草原超载过牧后的生态恶化、农区发展耗粮型生猪和家禽后的饲料用粮紧张等问题;西方国家对农业的认识要广泛的多,他们认为农业包括动物、植物生产及其产品加工,以及相关的科学、文化等,对食品的理解也更加宽泛,包括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等,而不是像我们以粮食为主,因此,他们较好地处理了种草与种粮,畜牧业与农耕业的关系,多数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80%,而饲草料产值又占到了畜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尤其是美国把紫花苜蓿作为四大作物之一加以扶持,不仅保证了本国奶牛等草食畜禽的需求,而且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对草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实施了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草种基地建设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退耕还林(草)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等措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农业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了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支持鼓励下,我国草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恢复和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为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支持开展了人工种草、草原改良、飞播种草、划区轮牧、牲畜棚圈和青贮窖等建设工作,提高了牛羊等草食畜禽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保证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发展草业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我国畜牧业发展中既有优质畜禽牧草品种资源不足,饲料转化率低、动物疫病种类多、科技成果研发推广不够等内部问题,也有饲料用粮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经营主体过多等外延问题。内部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外延问题受到我国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人口数量的影响和制约,需要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畜产品结构等改革措施才能得到较好解决,草业既是畜牧业发展中的短板,也是解决这些瓶颈问题的有效手段。

资源方面,我国畜产品以猪肉、禽肉和禽蛋为主,占用了大量粮食。近年来,我国饲料粮供给不足问题开始显现,2014年进口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薯类、玉米DDGS等粮食及其副产品达到1亿吨,除了少量用于调剂口粮花色品种余缺和生产大豆油外,剩余约6500万吨都是用于畜禽饲料,如果国内生产这些进口的粮食产品,大约需要新增5-6亿亩耕地,这是难以做到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猪肉、禽肉和禽蛋的需求保持基本稳定,对牛羊等草食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增加,我国草地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北方天然草原禁牧面积1亿公顷,蕴藏着约1亿吨的干草产量;南方草山草坡约7000万公顷,每1~2亩即可饲养1个羊单位,已利用面积不到50%;农闲田面积1300多万公顷,利用率仅有13%,此外还有丰富的湖田水面资源可以生产青绿饲料,如果充分开发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增加畜产品供给,还可以减轻对粮食生产的压力。

环境方面,我国畜禽年饲养量200多亿头(只),年产粪尿和污水近50亿吨,除了羊粪和鸡粪含水量低、肥效高,基本上都被用作肥料,以及少量猪粪、牛粪等生产沼气外,剩余约40亿吨粪尿和污水被随意排放,既浪费了有机肥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从国内外的实践看,种养业循环发展是解决养殖污染的根本出路,饲草料作物对水肥的需求量大,相比较粮食作物而言,施肥的方式和数量要求也没有那样严格,可以较好地消纳畜禽粪尿和污水,近年来,辽宁辉山乳业、安徽蚌埠秋实草业和现代牧业集团等企业推行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种植牧草为畜禽养殖提供饲草料,畜禽粪尿污水经过堆肥或沼气发酵后成为人工草地的肥料,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今后,随着土地流转以及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农牧结合模式会更加普及,可以较好地解决畜禽粪污处理问题,实现种草养畜和环境治理的双赢。

人口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农村、农业人口多,导致农牧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上不去。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并没有融入城镇生活,没有改变他们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种植业和养殖业仍是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主,而小规模大群体生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也是造成农产品供需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即使我国今后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仍将会有几亿人留在农村从事农牧业生产,家庭农场和专业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规模会比现在有所扩大,但还是以中小型为主,现代畜牧业建设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谋划和布局,一方面要健全和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草牧业协调发展,改变目前种草的不养畜、养畜的不种草,供需不平衡、效益不稳定、附加值不高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发挥草地资源优势,推进草业多种经营,加快草地旅游、药材开发等产业发展,减轻牧业人口压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推进草业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认识水平。人们对草的认识不到位,很多人认为草是生于天然、用的自然,对草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不够尊重,对草在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够重视,这就是造成我国牧区草原被长期掠夺式开发利用、农区种草养畜长期处于副业地位的重要思想根源。解决认识问题是发展草业的前提和基础,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首先,要从伦理道德上指引人们敬畏自然、热爱草原,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保护草地资源;其次,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草地资源的多样性,尤其是我国草地丰富的植物、动物、景观、人文等资源,提高人们对草地资源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第三,要详细地核算草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使种草养畜成为农牧民和企业的自觉行为。

树立科学理念。理念就是理性化的想法,是指导和决定事物发展的思想和规则。理念应与事物的客观实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比如建国后提出的“以粮为纲”理念,就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迫切需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国情所决定的,只是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过分地强调发展谷物生产,甚至在草原地区也提出了粮食自给的要求,虽然增加了粮食产量,维系了庞大的人口规模,但是也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农业部 《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坚持理念创新,树立大生产、大食物、大市场、大农业、大科技理念,为加快草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创造了条件,草业自身也要遵循“生产生态并重、生态优先”和循环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等理念,促进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加大支持力度。我国草原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和生态脆弱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发展草业关系到民族和谐、边疆稳定、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特征,国家应当给予积极扶持,一是强化现有政策,给农牧民群众吃下“定心丸”,提高他们保护草原生态和发展草业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完善政策体系,逐步把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纳入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购置补贴、农民科技培训等政策扶持范围,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饲草料生产能力和水平;三是增强发展动力,运用金融、税收、保险、期货等手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草业领域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提升草业经济活力和产业素质,为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农村杂志社)

猜你喜欢

饲草料草业种草
考虑饲草料质量的家庭牧场水土草畜平衡计算方法与应用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青海草业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Cut off my Hands!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