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麦价格上行空间有多大

2015-10-30杨进山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新麦贸易商制粉

杨进山

近几日,随着主产区新麦收获区域逐渐扩大,国内新麦上市量不断增加。据农业部的最新消息:截至6月8日17点,全国已收获小麦1亿7千零47万亩,麦收进度过四成半。当天,投入联合收割机46.2万台。截至目前,全国共完成小麦机收面积1亿4993万亩,机收比例达87.9%,机械化收割也让新麦收货进度大大提高。虽然新麦上市量大大增加,但市场主流收购价格并没有下降,反而在近一周内不断上行。近期新麦价格涨得这么快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面的支撑,各地中储粮公司及时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并已经开始大面积挂牌收粮。

以往贸易商、制粉企业、各地粮库等小麦市场收购主体在新麦上市时会大量收购并囤积新麦,但最终获利者并不多。这就使得今年新麦上市后,收购主体观望情绪浓重,纷纷推迟收购新麦的时间,也就使得新麦早期开秤价普遍较低,大部分地区的新麦开秤价都低于政府公布的小麦最低保护价,使得各地小麦种植户收益较低。面对新麦价格低开低走的局面,各省各级政府和中储粮总公司及各地分公司积极协商并及时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稳住了小麦行情,并使得部分地区容重较高的优质麦价格逐渐上涨。

据笔者了解,江苏、湖北、安徽、河南南部在小麦收割期间均出现了阴雨天气,使得部分区域出现病麦、芽麦比率较大的现象,甚至个别地区的芽麦比例高达20%。另外,今年大部分区域反应单产不如去年,且预期今年质量好的小麦数量可能会减少,让市场看涨心理得到恢复,使得部分小麦市场收购主体转变收购思路。一些资金充裕的贸易商、大型制粉企业等率先开始提价收购,趁着新麦集中上市的机会以更合适的价位“抓”到好粮,这也成为近期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不过,大家也不要盲目看好后市。笔者认为在今年全行业相对弱势运行,农产品市场整体偏弱的情况下,小麦不具备单品种大幅走高的可能性。在国储库容有限的背景下,预计国家收储力度恐难持续发力,并且会对托市资质、价格、品质等要求更严。预计今年托市收储总量不可能超过去年2500万吨的水平,虽然国储拍卖量和国外进口量都比较少,但后期市场可流通粮源仍将较为充裕。制粉行业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处于生死边缘,需求总量或将弱于往年,再加上下游消费及面粉销售无激增因素,使得制粉业小麦需求增加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而饲料用麦方面,小麦饲用替代预期较往年大大减弱,饲料厂需求疲软,国内玉米供应充裕,且高粱、大麦等进口替代品较多,数量大且价格较低,使得饲料企业可选择面较广,新季小麦的替代利用率不大。

因此,笔者认为今年国内小麦抢粮现象只能在局部发生,且各地收购价差较小,跨地区调量现象也将少于去年。预计未来小麦购销仍将围绕容重较高的好麦进行,且近期市场主流收购价位在1.17-1.20元/斤,水分12.5-13.5%,容重770-800g/l,未来预计价格也很难达到去年的高位,预计在1.24-1.26元/斤之间,恐难超过1.3元/斤的价位。因此,建议贸易商能够根据远期合约制定合理的收购计划,尽可能少囤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囤些优质粮,一定程度上控制储粮成本。作为制粉企业最好是在近期粮源充足的情况下,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补充库存,使自己的安全库存有保障,做到手中有粮心不慌。

猜你喜欢

新麦贸易商制粉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330MW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优化
超强筋小麦新麦26 及其衍生品种新麦45、新麦58 的品质分析
疫情致前期麦价波动 新麦上市价以稳为主
鱼粉:2020年秘鲁A季考察已开始,国内贸易商新货到港落袋为安
互联网环境下煤炭贸易商供应链流程管理研究
小麦制粉企业实用检测技术概述
燃煤电厂制粉系统防爆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