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

2015-10-29于希军王玉凯王志

科学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影响

于希军 王玉凯 王志

摘 要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过程中,对生态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及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各国开发了风力发电工程。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为构建风电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然而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现阶段加强风电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恢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 TN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5)09-0049-01

近年来,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得到了人们的充分利用,我国也在风电建设项目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我国各地风电建设项目具有装机灵活和工程耗费时间短等特点,不仅能够为当地提供稳定的电能,同时也极大的节省了发电成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项工程在建设及后期运营中对当地生态产生了破坏。现阶段只有对这些破坏进行分析,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恢复当地的生态。

1 风电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对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判断不同地区土壤肥力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对其有机质含量的测量,土壤包含的不同成分中,有机质并不是含量最多的,然而功能却最大,它能够为当地植被提供充足的营养,因此也起着维护当地环境的重要作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将对有机质含量产生直接而严重的影响。

某区域在构建风电项目的过程中,塔基、电缆钩和检修道路都需要对土地进行充分的利用,而它们也会分别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具有效数据显示,塔基的构建将导致土壤丧失原有有机质含量的百分之七左右,电缆沟将导致有机质含量降低百分之一之多,而在检修道路的过程中甚至丧失百分之二的有机质含量。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风电建设项目将对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众所周知,植被及微生物的分解物质是土壤中有机质的基础,因此,首先在构建风电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将地表植被铲除,这就切断了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其次,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将会加大风蚀力度,促使原有的土壤养分流失更快;最后,风电建设项目的后期施工中,需要进行土壤回填,当地土壤被压实会导致土壤丧失透气性。这样一来,当地植被和微生物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养分转化等。种种原因导致风电建设项目严重破坏了当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1]。

1.2 对当地植被的影响

本文以某风电建设项目为例进行了植被影响调查,经调查发现,当地植被分别受到塔基、电缆沟和检修道路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减少。

1)在塔基构建的影响下,范围内的植被多为一年生植物,多年生的植物明显减少。在当地的一年生植物中,数量最多的为猪毛菜,数量第二多的是灰绿藜,同时还伴随有毛委陵菜的产生,数量较少。种种迹象表明,在风电项目工程中,塔基的建设会导致当地出现草地退化现象,但是这一影响不是非常严重。同时,当该地区经过了四年的自然恢复期以后,一年生植物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的多年生植被如克氏针茅等虽然开始生长,但是数量有限[2]。这种现象表明当地的植被正在向原始状态恢复,但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2)电缆沟的构建对植被的破坏程度明显高于塔基的构建,猪毛菜等一年生植被是当地的主要植被,但是其优势要远远低于传统的一年生植被。同时在经过四年的自然恢复期以后,该区域的主要植被仍然以一年生植物为主,然而却也出现了羊草等多年生植物,并且有成为当地优势植物的可能。

3)对检修道路周边区域植被进行调查发现,植被的种类并没有减少,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却没有产生像塔基和电缆钩一样严重的影响。一年生植被是主体,如猪毛菜等,多年生植物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在构建检修道路的过程中,不会对当地植被产生太大的

影响[3]。

2 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2.1 加强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土壤的保护

1)施工过程中的土壤保护。在构建风电项目过程中,对当地原始地表的损害是由升压变电站、集电线路和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对其原始地貌进行扰动以后,会创造出新的地貌,例如临时推土和基坑等。要想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土壤的保护,就要尽最大努力缩减建材摆放、灰土及混凝土搅拌等占地面积,同时尽量将这部分用地控制在风电场中的永久征地的范围中。同时,在实施以上工程环节的过程中,必须单独留出部分区域来堆放表土,并将纤维布苫盖其上,促使这部分土壤中的养分能够得到更长时间的保

持[4]。在工程施工以后,应立刻实施回填工作,并在这部分被破坏的地表上大范围的播撒草籽,做到最大限度的固定土壤,减小因土壤扰动造成的水土流失程度。同时要想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土壤的保护,应选择合适的季节,也就是说该项工程应在植物生长季节之前实施并完工,这样一来就能够促使播撒的草籽在第一时间得到生长的机会,促使当地生态得到良好的恢复。

2)加强运营过程中对土壤的保护,此时指的是在检修道路的过程中,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应采取的措施就是严禁踩踏操场,并积极进行围栏的构建,不仅加强对为受扰动地区的保护,更能够起到保护新生操场的

作用。

3 加强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植被的保护

在进行风电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在在道路修建、风机基础等构建的过程中,对土地的使用基本上就会对植被产生永久性的破坏,同时施工中产生的大量粉尘会严重阻碍植物的生长,如果部分环节是对某块区域的临时占用,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恢复期才能够促使植被重新生长[5]。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植被的保护。首先,在施工开始以前,严格的检查工程所需设备,积极选用先进仪器,达到减少占用土地的目的,同时又能够极大的满足施工需求;其次,在施工以前,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充分的掌握,明确土地使用面积,不准随意扩大土地占用面积,同时有效清理植被;再次,项目施工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品不能够随意乱放,产生的污水不可以直接向当地河流进行排放;最后,在塔基、电缆沟等环节的施工过程中,应首先将区域内的表层土进行妥善保管,这样一来,可以在工程竣工以后,更好的进行回填工作,促使当地表层土壤更快的恢复原状,同时加强对表层土的保护。

当风电建设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以后,其运营是不会对当地植被造成直接影响的,这一时期对当地植被的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延续而来的,因此这一阶段对植被的保护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设计规定,保护未被占用的土地,在维持现有生态的条件下逐步实施恢复工作。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实施风电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尽管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对大气的破坏程度,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破坏和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因此新时期,我国应针对这两种现象,积极的从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寻找对当地生态的维护方法。

参考文献

[1]高琨.乌兰伊力更风电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云南省加强风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J].风能,2014,07:9.

[3]颜剑波,张德见,楚凯锋,李璜,康家瑞.关于加强陆上风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J].四川环境,2015,02:133-137.

[4]唐斌斌.基于流域梯级开发的水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4.

[5]杨城.大唐太阳山二期风电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